在 ISD 練習裡,我看見了曾經那個努力保護自己的我

更新 發佈閱讀 3 分鐘

在 ISD 練習裡,我看見了曾經那個努力保護自己的我

一、在練習裡,看見「舊版的自己」

今天在做 ISD 的練習時,我和一位朋友進行了深度對話。

他是那種一開口就能帶動氣氛的人,笑著、鬧著,讓人覺得親切。

但在那份熱鬧的外表下,我感覺到一絲防備——

他幾乎沒有談到內在的情緒,只用理性的方式描述事情。

像是說到父親今年過世這件事,他只是輕輕帶過:「喔,那是今年啦。」

我聽著,心裡突然一震。

因為那不就是以前的我嗎?

那個害怕讓別人看見脆弱的我;

那個以為「我自己可以處理就好」的我;

那個笑著堅強、其實內心孤單的我

二、保護自己,也可能是在築牆

ISD 的練習讓我再一次意識到:

很多時候,我們以為是在「維持邊界」,

但其實是在「築起牆」。

我回想以前的自己——

總是很會傾聽別人,問問題、接話題,

卻很少真的表達自己的感受。

我以為這樣別人會喜歡我,

因為我懂事、不麻煩、情緒穩定。

但其實,這樣的我,讓人「靠不近」。

後來我才明白:

當我只是一直問對方問題、卻不分享自己,

那份交流看似流動,其實沒有能量交換。

因為對方感覺不到「真實的我」。

三、分享感受,而不是只講故事

在練習中,我開始試著不只問,也分享。

分享自己的經驗,更分享那背後的感受。

我告訴他:「我以前也會這樣耶,覺得表達脆弱很可怕,

但後來發現,不說,反而更孤單。」

那一刻,他靜了一下,然後微微笑了。

氣氛開始變得柔軟,

他也漸漸願意多說一點自己的想法。

我突然意識到——

原來當我們勇敢打開一點自己,

也同時在邀請對方靠近。

四、讓真誠成為連結的橋

這次 ISD 練習帶給我的收穫,是一種很深的覺察。

成長不是要變成「更會說話的人」,

而是成為一個「能真誠交流的人」。

我們不需要一次就全然敞開,

只要願意多說一句真實的感受,

就已經在讓關係前進。

我想,這就是所謂「自我覺察」的力量——

它不只是讓我們了解自己,

更讓我們在與他人互動時,

能用更柔軟、更真誠的方式,去靠近彼此。

💬 延伸觀看|艾琳的療癒日常 🎥

其實,我們並不是不會社交,而是還沒學會在安全的關係裡,真誠地做自己。

在這支影片裡,我分享了自己從「防備與疏離」到「敢於被看見」的過程,

也聊到如何在互動中練習信任——

不再只用理性說話,而是讓情感有被聽見的空間。

👉 點這裡看影片:《原來我不是不會社交

📅 每週日晚上8PM|【艾琳的療癒日常】

讓我們一起練習,把「被理解」變成一件溫柔又自然的事。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艾琳的療癒日常
5會員
93內容數
大家好,我是艾琳 我的上班日常是一個提供客戶資訊解決方案的偽PM, 非上班以外時間是一名生活療癒師 很喜歡用心生活即是旅行的概念態度去體驗生活、享受美食、了解自己 做個閃閃發亮、豐盛的自己:) 語音陪伴 × 療癒日常影片 服務項目: 1.潛意識探索1對1諮詢 2.靈氣療癒 有需求可私訊或點擊網站 了解服務詳情
艾琳的療癒日常的其他內容
2025/11/06
那天下著雨,公司決定改叫外送。 我點了蝦仁炒飯——那種看起來油亮亮、香氣撲鼻的庶民美味。 一入口,熟悉的幸福感湧上,份量多到幾乎可以兩人分食。 我以為這頓飯能撐我一整天。 沒想到六個小時後,身體突然像被抽空。
Thumbnail
2025/11/06
那天下著雨,公司決定改叫外送。 我點了蝦仁炒飯——那種看起來油亮亮、香氣撲鼻的庶民美味。 一入口,熟悉的幸福感湧上,份量多到幾乎可以兩人分食。 我以為這頓飯能撐我一整天。 沒想到六個小時後,身體突然像被抽空。
Thumbnail
2025/11/05
因為早餐吃得晚,到中午其實我還不餓。 下午兩點多,他們回到家,帶著幾盒給外婆準備的素菜。爸媽一邊放東西、一邊問:「你們吃飯了沒?要不要吃這些菜?」 我幾乎是下意識地回答:
Thumbnail
2025/11/05
因為早餐吃得晚,到中午其實我還不餓。 下午兩點多,他們回到家,帶著幾盒給外婆準備的素菜。爸媽一邊放東西、一邊問:「你們吃飯了沒?要不要吃這些菜?」 我幾乎是下意識地回答:
Thumbnail
2025/11/04
有時候,不是機會太少,而是身體在提醒你:先照顧好自己,才能接得住更多美好。 在上班的最後一天,我收到一則臨時的活動通知。
Thumbnail
2025/11/04
有時候,不是機會太少,而是身體在提醒你:先照顧好自己,才能接得住更多美好。 在上班的最後一天,我收到一則臨時的活動通知。
Thumbnail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