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經─蠱卦與彖傳

更新 發佈閱讀 3 分鐘

前言:易經包括「經」跟「傳」兩個部分內容。「經」是全書的核心,「傳」則是解釋「經」的。一般認為「經」是周文王和周公共同著的,「傳」則是後人累計並由孔子整理而成的。

 

原文:

蠱卦卦辭:元亨;利涉大川。先甲三日,後甲三日。

彖曰卦辭:

蠱,剛上而柔下,巽而止,蠱。蠱,元亨而天下治也。利涉大川,往有事也。先甲三日,後甲三日,終則有始,天行也。

 

本章開始講易經卦,周文王是聖人,孔子是聖人,相差幾百年,勘為聖人講聖人的經典之作,可惜了後代學者多有不解其意,參雜其中,使得後世,一統天下無法順應天地,福澤天下蒼生。所有的易經之卦都是由乾坤兩卦所組合而成的,在繫辭傳裡有說大衍之數五十有五,三五數變,二四變數,懂得乾坤兩卦的變化,就幾乎懂得卦象的變易了。

 

這個蠱卦是改革之路,天下由惑亂變成太平,不好的事情要變成好的事,我們要大刀闊斧,堅守中道,不會有危險。

繼續說社會霸凌事件,近日看到一則新聞有人去賣場買東西,發現自己買的物品不見了,一直針對隔壁停車位的車主叫囂說隔壁車主偷了他的東西,一陣混亂之後,有人報警處理,當這個掉物品的人要離開,發現不見的物品竟然在車子下方找到。當他任意說別人偷他的東西,算不算是一個社會霸凌?換句話說,當我們遇見有人隨意指控自己沒有做的是算不算霸凌?霸凌不只是身體上的霸凌,言語上的不實指控都算是霸凌,為什麼這些人無端地,無緣無故地隨便指責他人,說穿了是家庭的問題,家庭的教育出現了隙縫,接受學校教育的時候有沒有即刻的補強,導致日後在社會上造成這樣大的缺失,社會教育又來自媒體公眾人物的導範,當公眾人物做了最不好的示範,如此人性之差永遠不會得到改進,當我們知道霸凌的源頭,要即刻補強,加強人性教育,德行的教育。但是,似乎這個社會對於品德的教育遠遠不如經濟發展。

 

講到校園霸凌,難免會出現一群網上說的:「吃瓜群眾」。往往這一群吃瓜群眾就是助長校園霸凌的開端。當有同學無意間被指控的時候,明明知道事件的真相卻掩蓋真相,明明知道誰對誰錯卻選擇站在錯誤的一邊,繼續看著同學霸凌同學。這一群吃瓜同學無非是看到對自己有利,亦或者害怕自己變成下一個被霸凌的人,不得已只好選擇掩蓋真相,製造更多謊言把霸凌事件製造成弱者的假象,這是什麼原因?人性?品性?當我們知道了又如何,只有改正觀念導正人品才能使霸凌減少,降到最低,傷害最少。是謂:「往有事也。先甲三日,後甲三日,終則有始,天行也。」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謝立婷隨寫人生沙龍街
53會員
474內容數
1.各類自然文化與社會政治議題 2.各類生活關察文 3.講不完的教育專題文章 4.各類主題徵文 5.菩提道次第廣論 6.現代詩 7.現代小說
2025/11/10
接著說下去,在寫作與工作之間拔河,發現台灣這個社會真的不只是校園霸凌,社會霸凌也不遑而見,這些社會霸凌多數來自職場,大公司對於職場霸凌有一定的制度約束,這個約束力短期會實現,長期還是有限。相對於中小型公司的職場霸凌,更不用多說。
Thumbnail
2025/11/10
接著說下去,在寫作與工作之間拔河,發現台灣這個社會真的不只是校園霸凌,社會霸凌也不遑而見,這些社會霸凌多數來自職場,大公司對於職場霸凌有一定的制度約束,這個約束力短期會實現,長期還是有限。相對於中小型公司的職場霸凌,更不用多說。
Thumbnail
2025/11/07
本篇初示著萬物隨著卦象顯示出世間盡善盡美的境界,到達到人間和平共處的生活狀態。調整這樣的生活讓萬物處在無災無難的時代裡,萬物如何發展?唯靠一個中道之行,萬物的德行主宰了萬物形勢的發展,順著這個形式發展下去,既和平又安詳,無災無禍,反之,災難上升,因此圍著萬物順勢發展的生活,真的不能不省思其義啊!
Thumbnail
2025/11/07
本篇初示著萬物隨著卦象顯示出世間盡善盡美的境界,到達到人間和平共處的生活狀態。調整這樣的生活讓萬物處在無災無難的時代裡,萬物如何發展?唯靠一個中道之行,萬物的德行主宰了萬物形勢的發展,順著這個形式發展下去,既和平又安詳,無災無禍,反之,災難上升,因此圍著萬物順勢發展的生活,真的不能不省思其義啊!
Thumbnail
2025/11/07
本文深入解析易經「豫卦」的卦辭與爻辭,結合現代生活觀念,探討過度享樂、財務失衡以及對「幸福」的迷思。透過「鳴豫,志窮,凶也」與「冥豫在上,何可長也」等爻辭的警示,引導讀者反思過度消費、預支享樂的後果,並提出真正的幸福在於自由自在、內心富足的生活態度。
Thumbnail
2025/11/07
本文深入解析易經「豫卦」的卦辭與爻辭,結合現代生活觀念,探討過度享樂、財務失衡以及對「幸福」的迷思。透過「鳴豫,志窮,凶也」與「冥豫在上,何可長也」等爻辭的警示,引導讀者反思過度消費、預支享樂的後果,並提出真正的幸福在於自由自在、內心富足的生活態度。
Thumbnail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