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還沒聽過podcast股癌,倒是先看了謝孟恭寫的《灰階思考》, 當時連股市開戶都沒一撇,概念真的是懵懵懂懂,只覺得他文筆不錯、很厲害,年紀輕輕就有相當的資產累積跟洞見;看完書後,開始聽他的podcast,只是尚未付諸行動。
2021年底領了年終獎金,手上可以動用游資多了一個月的收入,那時沒有想到孟恭,倒是身旁從事保經的朋友在吹捧"安聯收益成長基金",一個朋友也說因為買了這檔每個月都拿到多少錢。那時我的投資經驗幾乎為零,覺得朋友的經驗比我多,聽別人說也沒認真研究商品,單純想著每個月拿到的配息可以拿來貼補大樓管理費好像不錯,加上2021年這檔基金剛好處在高光時期,朋友還說美南非幣還可以避險、賺匯差等等,所以真的無腦的在2022年一月初投入了10萬。
初期幾個月,帳上每個月有有近千元的配息,但自從買入這檔基金之後,淨值一直往下探,半年之後配息降到八百多元;本金也在縮水,從一開始的十萬到七萬多,投資小白的心臟有點弱,心想不能這樣下去,於是我終於想到指數型金基金ETF!

當時知道0050和S&P500是所謂的指數型基金,至於怎麼買、去哪裡買壓根還搞不清楚;加上還沒有股市帳戶,只能先用銀行app交易。於是在2022年8月果斷地將這檔基金轉換成0050的連結基金(當初也不知道連結基金有什麼不同)。轉換後的基金如今在寫這篇文章的11月,報酬率已經來到130%以上(可惜本金較少),著實演繹了單筆投入、長期持有和時間複利的結果。
這個經驗也讓我認知到投資要謹慎以對,畢竟小資族投資都是辛苦賺的錢,要了解自己投資了什麼,不要道聽塗說、亂跟風,否則就跟把錢送給詐騙集團沒兩樣。我人生中第一筆ETF投資,開局雖然有些顛簸,所幸應變止損的早,沒有在驚嚇中離場,最終贏來不錯的結果,算是幸運地學到一堂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