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美術館:地平線上的低吟、未完成之作、雙鉤廓填、痕跡悄悄話

陳穩-avatar-img
發佈於陳穩看人生 個房間
更新 發佈閱讀 9 分鐘
今天去了台北市立美術館。那是一種久違的靜謐,彷彿城市的喧囂都在門外止步,只剩下風與思念在廊道裡迴盪。

〈地平線上的低吟〉——思慕的緩行者

2025 台北雙年展的主題是〈地平線上的低吟〉。

「思慕——不只是欲望,而是燃燒於內心的需求。」

這樣的句子像一根細線勾起每個人內心那處無以名狀的渴望。

「思慕」這個詞,在這個展裡被重新定義。它不是對某個人的懷念,也不只是對美好的執著,而是一種存在於時間縫隙間的情感,對未竟之事、未被理解的歷史、尚未抵達的地平線。 它讓人意識到:我們活著的每一天,其實都在練習與「未完成」共處。

那些被稱為「容器」的物件——李天祿的戲偶、陳映真的日記、吳明益筆下那台失竊的單車。 它們靜靜擺放,卻比任何語言都更有力。

「我們都曾為了某種不可及的事物而奮力活過。」

我想到台灣這片土地的氣質,介於放手與執著之間的溫柔頑強。 我們總是在告別與重生之間擺盪, 在歷史的陰影裡尋找光, 在世界的邊界裡尋求被看見的可能。 而「思慕」也許是共通語言,讓我們仍願意去愛、去創造、去嘗試理解那些不能被理解的事。

低吟來自畫布之間、光影之中,也來自自己心底。 我們都在思慕著一個更柔軟的世界,一個仍願相信的自己。 也許地平線難以靠近,但我們正踩在地上? 那聲音微弱卻真實,提醒著:

「不為抵達,只為繼續前行。」

無像崇拜作為具象化的迫切性

raw-image

肉桂粉、辣椒粉、洛神花粉、椰殼碳粉的香氣散落在展間。莫尼亞.班.哈穆達汲取伊斯蘭傳統(非偶像崇拜:禁止描繪有生命之物)及阿拉伯書法,創作了在兩種文化中成長的經驗。

小室

raw-image

小室具備雙重指涉:監禁處所、生物體最小單元。莫那.哈透姆成長於黎巴嫩,在戰亂時躲進避難所,對被壓在建築下感到恐懼。

海濱印象

raw-image

鄭桑溪光影系列作品,一名男子坐在海邊凝視地平線。

陳澄波《夏日街景》《展望諸羅城》

raw-image

《夏日街景》日本統治下變遷中的台灣風貌。

raw-image

故鄉嘉義。

陳澄波的作品強烈體現台灣意識,但他的生命已二二八事件遭公開處決收場。

羊之歌

raw-image

銅鈴。法國南部的羊鈴聲觸動創作者邦尼‧羅傑斯,於是她想讓每個人都有專屬自己的音樂。過去她的作品多聚焦於失落與疏離,這次則是轉向生命本身。

澤拓

raw-image

作品結合彩色亞麻布上的影像投影與雕塑,交織出多重時空記憶。

Airplane

It carries countless dreams, crossing boundaries with ease, roaming freely through the sky. On one day, it may stir a young soul to rise for a cause, sending them off with a smile whose reason no one fully knows.



失竊的太陽

raw-image
raw-image


摧毀你家,造一條船,拯救生命

raw-image

地毯:流離失所時可以捲起隨身攜帶的物件,成為家的象徵。

raw-image

作品傳達脆弱與生存、離別的苦痛,以及人們隨身攜帶的記憶、慰藉與身分中蘊含的靜默力量。

加重停頓

raw-image


光之檔案


如水中茶葉

穆罕默德.阿法拉傑相信「我們所做的一切,如水中茶葉,最終都會消逝或轉化。」

想到一張梗圖,有人對阿拉伯人說"I don't speak noodles."

幸運餅乾

raw-image

掰開餅乾,秘密隨之揭露;不掰開,謎團得以存續。作品探討價值、文化身分與隱藏歷史等概念。

轉譯瓷瓶

raw-image

以瓷藝家因細微瑕疵而棄置的碎片製成。

raw-image

李受徑重組這些碎片,並以24K黃金填補裂痕,呼應韓文금兼具黃金、裂痕的雙重意涵。

感激在我們眼前點亮又熄滅的一切事物

個人私密性與集體記憶,藝術家希望祖先智慧能夠綿延不斷。艾德加.卡萊爾的作品植根於喀克其奎人的宇宙觀(靈性世界觀),並在瓜地馬拉持續存在的種族歧視脈絡中,反思社群與歸屬的深層命運。

偽飛行場

raw-image

邱子晏的靈感源自於日本軍事基地的碉堡和假飛行場,最初為了欺敵而建。

反思歷史如何被銘記、隱匿或重寫。

raw-image

探索台灣複雜的身分認同、島嶼的破碎歷史與政治關係。

《未完成之作》:彭弘智個展

介於神聖與荒謬之間的張力,創作核心關注宗教、文化、權力與身分的交錯關係,擅長用幽默與象徵的方式挑戰觀者對信仰與秩序的想像。彭弘智的風格似乎遊走在東西方文化符號之間,以多重媒材建構出如夢境般的語境。

展覽的前半部以黑白影像呈現,記錄他與靈媒對話、試圖連結亡靈的過程。後半段,畫面轉為彩色,根據與三位亡靈「討論」後的靈感,轉化為一場表演性影像作品。那是他與逝者共同完成的創作,一種跨越生死的合作。彭弘智說,這並不是在「重現」他們,而是讓他們的創作能量在另一個時空裡繼續發光。

在展場裡,那些影像、聲音與裝置彼此交錯,如同召喚的迴音。觀者站在其中,很難分辨哪裡是藝術、哪裡是靈的現身。彭弘智讓死亡變成一種創作方法,也讓「完成」變成一個無限延伸的概念。

會飛的牆

一面看是越來越黑:

身歷其中,即使奮力追逐著光明,到頭來還是無路可逃的夢靨。
(個人感想,非原作本意)

一面看是越來越亮:

卻終究有個盡頭?(個人感想,非原作本意)


《雙鉤廓填》:柯良志個展

這個名字來自古代書畫的摹本技法。「雙鉤」是先用細勁墨線描出字的輪廓,「廓填」則是再在輪廓內填上墨色。看似只是技法,其實在概念上很有意思:它講的是「形式」與「內涵」的共構。柯良志把這個傳統的筆法拿來當成一個當代的思考模型——我們怎麼鉤勒出社會的形象,又怎麼去填補那些空洞與荒謬?他的創作不只是延續書法的精神,而是在問:「當代還能怎麼書寫?」

展場裡的作品介於書與畫之間,有秩序也有偶發。筆觸的節奏、留白的呼吸、墨色的暈散,讓人同時感覺到「寫」這個動作的力量與脆弱。那不是為了美感的書寫,而是一種觀察社會的方式——鉤勒、填補、再鉤勒、再填補。每一次的筆劃,都是對這個世界再一次的理解與修正。柯良志讓「書法」從歷史裡走出來,重新回到當下生活的流動之中。

歷史與書寫

raw-image

鐵皮書寫計畫

會心一笑的展廳,展中之展,與窗外完美契合!

《痕跡悄悄話》

有一種溫柔的詩意,談的是那些平常不太注意、卻無處不在的生活痕跡。這些小東西,看似微不足道,卻記錄著我們剛剛存在過的事。藝術家們用各自的方式,讓這些幾乎要消失的痕跡重新被看見。

從不同角度探索「我們做過的事、感受過的心情,可以留下什麼?」這些作品像一種低語:輕、緩、卻真實。提醒我們:被忽略的細節,其實都藏著故事。

它不大聲,但會在某個瞬間讓我停下腳步,去感受那份幾乎聽不見的呢喃。或許在那個過程裡,你會突然想起某個瞬間、某段記憶——那些不經意留下的痕跡,其實正慢慢構成我們的生活日記。

漫遊者

raw-image

劉書妤用雙手壓印記憶,把回憶與感受變成心理地圖。

裊裊:或者目送一顆蘋果

raw-image
有些記憶靜靜升起,留下無聲記憶。

劉書妤在外公告別式上,注視香菸在空氣中飄散,感受時間悄悄流動。以蘋果為主角,看他從新鮮到腐壞,像時間在他身上留下痕跡,是與親人不言而喻的告別。

敏捷

raw-image

軟綿綿的身體跌倒在訓練器材。身體不是完美地表演,而是在努力、失敗、甚至累癱的瞬間,也留下真實痕跡。

後記

raw-image

走出北美館,天色剛好在銀灰與藍黑之間。忽然覺得,也許「看展」不為理解什麼,而是讓那些作品(光影、氣味、聲音)在思緒裡留下。它們會在不經意的時候回來,像晚風撫過皮膚。(正想起了多年前看到的:如果把心跳定義為一秒,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時間的鐘擺。)

這次的《地平線上的低吟》是一場長長的思慕練習。每位藝術家都在以自己的方式,與「未完成」共處:有人與亡者對話,有人用碎片重組歷史,也有人只是靜靜聆聽時間留下的痕跡。我們依然不小心地還活著,可以去理解、去懷念、去等待那些不一定會有答案的事。關於愛、關於失落,也關於繼續。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陳穩生活恆穩人生
156會員
221內容數
進入一間咖啡廳,落地窗外時晴時雨,在寧靜的空間歇息、思考人生。 看似簡單的理論可能具有延伸道理;看似平凡的關係也能藏著深切領悟,我們一起在生活探索、了解自我、尋找人生。
2025/11/07
台北幾乎所有知名吃到飽——從雲端景觀饗A Joy、日式旭集、高空饗饗、景觀泰市場、新開幕Urban paradise,再到到老字號饗食天堂、彩匯、栢麗廳、大倉久和與欣葉。整理十家我自助餐廳,包含必吃餐點、餐廳亮點與整體氛圍。是高空景致取勝,還是海鮮征服,讓人默默回味、吃完還想再訂位的餐廳是哪間?
Thumbnail
2025/11/07
台北幾乎所有知名吃到飽——從雲端景觀饗A Joy、日式旭集、高空饗饗、景觀泰市場、新開幕Urban paradise,再到到老字號饗食天堂、彩匯、栢麗廳、大倉久和與欣葉。整理十家我自助餐廳,包含必吃餐點、餐廳亮點與整體氛圍。是高空景致取勝,還是海鮮征服,讓人默默回味、吃完還想再訂位的餐廳是哪間?
Thumbnail
2025/10/09
鼓起勇氣挑戰狙擊手遊戲,卻屢次失敗,讓人挫敗不已。面對選擇,是繼續努力還是改變戰場?
Thumbnail
2025/10/09
鼓起勇氣挑戰狙擊手遊戲,卻屢次失敗,讓人挫敗不已。面對選擇,是繼續努力還是改變戰場?
Thumbnail
2025/10/03
大直英迪格的泰市場,以泰式海鮮為主的自助餐廳。從迎賓的薄荷青檸椰子水一路延伸到螃蟹、天使紅蝦、干貝三大生食王牌,還有冠軍爐烤牛肉與清蒸檸檬魚,每一道都展現鮮度與香料的靈魂。我用生食級干貝與甜蝦升級成「究極海鮮湯」,驚艷到想再來一碗!最後以摩摩喳喳、泰奶布丁與煉乳咖啡收尾,像在台北偷渡一場小旅行。
Thumbnail
2025/10/03
大直英迪格的泰市場,以泰式海鮮為主的自助餐廳。從迎賓的薄荷青檸椰子水一路延伸到螃蟹、天使紅蝦、干貝三大生食王牌,還有冠軍爐烤牛肉與清蒸檸檬魚,每一道都展現鮮度與香料的靈魂。我用生食級干貝與甜蝦升級成「究極海鮮湯」,驚艷到想再來一碗!最後以摩摩喳喳、泰奶布丁與煉乳咖啡收尾,像在台北偷渡一場小旅行。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本文深入探討量子運算技術的發展階段、現況以及其在未來可能造成的產業寡頭化趨勢,涵蓋雲端平臺、半導體、金融、製藥、材料、國防與資安等多個關鍵領域。從概念驗證到商業化應用,分析技術門檻、資本投入與市場結構的演變,並點出對應的潛力公司,旨在為讀者描繪量子時代的產業藍圖。
Thumbnail
本文深入探討量子運算技術的發展階段、現況以及其在未來可能造成的產業寡頭化趨勢,涵蓋雲端平臺、半導體、金融、製藥、材料、國防與資安等多個關鍵領域。從概念驗證到商業化應用,分析技術門檻、資本投入與市場結構的演變,並點出對應的潛力公司,旨在為讀者描繪量子時代的產業藍圖。
Thumbnail
8/7 - 關稅百趴免台積 股市開趴來同慶 攻到萬四就如意? 空軍殲滅怎投機 -
Thumbnail
8/7 - 關稅百趴免台積 股市開趴來同慶 攻到萬四就如意? 空軍殲滅怎投機 -
Thumbnail
雷虎公告一個月賺贏去年一整年 要追嗎?? 還是在更早就能看出端倪呢?? 教練分享 埋伏以及短打策略 並開放訂閱的朋友留言交流 首月只要1元 學到這招就划算!!
Thumbnail
雷虎公告一個月賺贏去年一整年 要追嗎?? 還是在更早就能看出端倪呢?? 教練分享 埋伏以及短打策略 並開放訂閱的朋友留言交流 首月只要1元 學到這招就划算!!
Thumbnail
7/10 - 川普發信還沒停 市場不理自升級 六月營收續進擊 趕著出貨有止盡
Thumbnail
7/10 - 川普發信還沒停 市場不理自升級 六月營收續進擊 趕著出貨有止盡
Thumbnail
本文提供7月3日臺股市場分析,涵蓋美股動態、臺積電相關消息、臺指期貨分析及個股表現,並包含作者個人觀點與風險警示。
Thumbnail
本文提供7月3日臺股市場分析,涵蓋美股動態、臺積電相關消息、臺指期貨分析及個股表現,並包含作者個人觀點與風險警示。
Thumbnail
2025 年的美妝市場充滿變革與機遇,從企業併購、品牌拓展到可持續發展與 AI 技術應用,各大品牌正積極佈局全球市場,以迎接下一波增長機會。本篇文章將總結近期美妝業界的重大新聞,涵蓋 企業動態、產品創新、全球擴張戰略,以及 2025 年 Alles 大獎的入圍名單,為您解析美妝市場的最新發展趨勢。
Thumbnail
2025 年的美妝市場充滿變革與機遇,從企業併購、品牌拓展到可持續發展與 AI 技術應用,各大品牌正積極佈局全球市場,以迎接下一波增長機會。本篇文章將總結近期美妝業界的重大新聞,涵蓋 企業動態、產品創新、全球擴張戰略,以及 2025 年 Alles 大獎的入圍名單,為您解析美妝市場的最新發展趨勢。
Thumbnail
美國1月CPI升幅超出預估首次降息的時機延後到7月 今日自選及盤後觀察:昆盈、台光電、志聖、川湖、世紀 前一週投信大戶佈局個股觀察:台光電、文曄、高力、聯亞、鈺德 1月營收快報:已公布營收數據近1400家公司,41家營收創歷史新高
Thumbnail
美國1月CPI升幅超出預估首次降息的時機延後到7月 今日自選及盤後觀察:昆盈、台光電、志聖、川湖、世紀 前一週投信大戶佈局個股觀察:台光電、文曄、高力、聯亞、鈺德 1月營收快報:已公布營收數據近1400家公司,41家營收創歷史新高
Thumbnail
每日自選及盤後觀察:加捷生醫、振發、廣寰科、建通、迎廣 AI伺服器需求大,美超微飆漲36%,關注台股供應鏈反應 上週選股觀察:文曄、群創、光鋐、勤誠、訊達週漲幅約1成 個股QA與觀察:誠美材、州巧、信紘科、仁寶、安國
Thumbnail
每日自選及盤後觀察:加捷生醫、振發、廣寰科、建通、迎廣 AI伺服器需求大,美超微飆漲36%,關注台股供應鏈反應 上週選股觀察:文曄、群創、光鋐、勤誠、訊達週漲幅約1成 個股QA與觀察:誠美材、州巧、信紘科、仁寶、安國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