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股不是憑情緒走,而是憑「企業獲利」走。
S&P500 為什麼越漲越高?
答案不是估值,而是 EPS 正在連續三年加速
很多人把焦點放在 P/E,認為美股估值偏高、風險加大。
但市場真正的底氣不是估值,而是:
未來三年企業實際要賺多少錢(EPS)。
根據 Bloomberg(彙整所有賣方分析師預估):
📌 S&P500 EPS 預估:連三年成長
- 2025:263 美元(預估)
- 2026:296 美元(預估)
- 2027:325 美元(預估)
注意:這不是某一家機構的數字,而是 所有覆蓋 S&P 成分股分析師的「共識」。
2026 合理區間(EPS = 296)
P/E 指數 18× 5,328
20× 5,920
22× 6,512
25× 7,400
28× 8,288
30× 8,880
👉 若 AI 獲利驗證,指數走到 7,000–8,000 屬正常多頭。
2027 合理區間(EPS = 325)
P/E指數18×5,850
20×6,500
22×7,150
25×8,125
28×9,100
30×9,750
👉 若破 9,000,意味著市場進入 AI 估值泡沫後段。
S&P500 要崩,必須 EPS 崩(至少掉 10–15%)——但目前沒有任何跡象。
市場會震盪,但 EPS 上升讓「中期下跌」變得有限。
2026 的震盪可以視為「AI 萬里長城」前的調整。
未來三年,美股最關鍵的不是估值,而是「AI 如何轉化為實際獲利」。
從目前資料來看:
AI 正在把 S&P500 推入 連續三年的獲利加速週期。
-------------------------------------------------------------------------------
結論:
未來三年,美股的方向取決於「獲利」,不是「估值」。
Bloomberg 的預估顯示:
S&P500 的 EPS 在 2025–2027 是 連續三年抬升(263 → 296 → 325)。
只要 EPS 沒有反轉崩落,市場的下跌就有限,指數自然往上推動。
換句話說:
S&P500 的真正風險不是現在的高估值,而是未來 EPS 是否會大幅下修。
目前為止,我們看不到 EPS 轉弱的訊號,反而看到:
- AI CapEx 持續擴張
- 科技巨頭獲利再加速
- 企業利息成本下降
- 供應鏈與生產力全面改善
這些因素讓 AI 成為 S&P500 的獲利引擎,而不是泡沫引擎。
因此:2026 可能震盪,但方向仍然向上。
真正決定多頭壽命的,是 EPS,而它仍在持續上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