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開篇
秋冽海住家-客廳
鉛筆摩擦著紙頁,發出細微的沙沙聲。
還在上幼兒園的孩子趴在矮桌前,小嘴唸著拼音,專注地一筆一畫描著字。
廚房傳來水流聲與鍋鏟輕碰的清脆聲響,妻子哼著不成調的歌,薑片在熱油裡炸出辛香與甜氣。
這片尋常的家庭光景,發生在一間登記在妻子名下的公寓裡,是秋冽海刻意劃出的領土。
一塊不讓「秋家」標記的淨土。
有了秋冽泉那場慘痛的離婚教訓,秋冽海向家主請示,最終獲准:
妻小不入族譜、不進內網、不碰任何帶「秋」字的檔案。
那場離婚,差點動搖了秋家的金融佈局。
秋冽泉的妻子,那個曾經發誓守密的外族女人,在關係破裂後,試圖用「秋家的秘密」交換鉅款與他國的絕對庇護。
最終,她無聲無息地消失,沒有人再提起。
秋家到秋爸這一代,仍保留族內通婚的潛規則。畢竟,能陪秋家人活下去、又守得住祕密的伴侶,本就不多。
秋冽川的母親是標準外族配偶,理所當然地沒能在秋家撐不去,在他十二歲那年便離開秋家,遁入山林修行。
突然,終端輕微震動。
桌面上,一枚秋家徽記亮起,強行覆蓋所有畫面。
這不是普通通知,是家主層級的指令。透過家族多層加密網段下達,僅對授權終端的安全晶片解封。
秋冽海心中一沉。
他快步走進書房,指尖在終端上一滑,點開那份加密文件。
是秋爸發來的《執行計畫書》。第一行字像鋼釘,靜靜釘進空氣裡:
「第十七代整合者任命:秋冽川。」
指尖再次劃過,家徽與文件瞬間隱去。
秋冽海走回客廳,靜靜坐下,等著開飯。那是妻子訂的家規——晚餐前,全家人都得聚在一起,讓氣息慢慢沉回生活。她說,這樣飯才會有家的味道。他聽著,卻覺得那更像一場溫柔的監察。
腦海裡仍回響那行字句。
不是因為震撼,而是早該發生、終於發生的靜默命運。
秋本家,即秋冽川所屬的嫡系,承繼了近代家主系統。他和秋冽泉,一直是秋冽川的備選,從小就在秋家大宅一同接受整合者教育。
無論最終是誰,都有應對方案。
秋冽海沉默了很久,世界彷彿被抽離了聲音。他甚至沒察覺,廚房的水聲與歌聲何時停了下來。
他原以為,在國策顧問推行「去秋家化」後,秋爸會順勢收手,徹底隱去秋家內核。
誰能料到,秋爸竟會把「整合者」這頂荊棘冠,扣給了那個最沒威脅性的技術宅頭上。
那個整天窩在實驗室、戴著銀框眼鏡、連家族核心會議都只用遠端投影,甚至乾脆不出席的秋冽川。
外界說秋爸「寵溺過頭」,內部說他「不諳世事」。
所有人都被騙了,包括他自己。
直到秋冽川因「去秋家化」政策,從核心技術委員轉為「外部技術顧問」後,秋爸便啟動計畫的下一步。
他探詢了秋冽川的意願,但更像是一種告知。
問的不是「要不要」,而是「你準備好了嗎」。
身為秋家一份子的責任和義務,在秋家教育下,早已是銘刻在骨血中的本能。
在第十七代中,秋冽川是唯一沒沾染過任何家族產業的純白棋子。
---------------------------------
這場「去秋家化」的應對方案,從來不是撤退,而是更深層的潛伏。
秋家的產業網路猶如一張巨大的神經系統,深植於社會的骨骼與血脈。即便政策推行後,分家成員仍在各自領域活動。表面劃清界線,實則以一種低頻穩定的方式維持著連結。
從近代家主秋盛鉞那場驚人的技術革命開始,秋家才浮上檯面。
秋爸這一代,族人多在國家單位擔任要職,是明面上的第二代權力核心。而到了他們第十七代,家族早已刻意退到聚光燈之外,鮮少插旗。
秋家的版圖,從不顯山露水。
旗下產業橫跨國際數據安全、金融資金調度、能源供應鏈,乃至基礎建設、軍工系統與戰略製造。其觸角甚至延伸至媒體輿論、醫藥生技與全球物流中轉。
更不用說,那些早年為了避險而被切割出去,在黑市與地下系統中活動的旁支。
這些公司規模適中、商標低調,鮮少成為新聞焦點。但若深究其股權結構與資源流向,總能在產業鏈的中游找到秋家的影子。
秋家,早已不需要名號。
它只需要「連接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