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拿到第二版的樣品書,因為是霧膜的,所以整體的感覺又不太一樣。現在主要還是在亮膜和霧膜之間做最後的決定,看看哪一種呈現會比較好。
紙張的部分,印刷廠可能有點搞錯,他們在處理時用了不對的紙,所以成品偏黃,並不是我原本要的紙張,因此也需要再調整。
現階段還需要等 CIP 碼。CIP 碼出來後就可以直接放進版權頁,那個部分就能算是完成。目前的主要問題在於頁面設定,所以還需要做第三版。第三版主要是調整頁面設定,因為發現整份樣品書的內容偏右,尤其是雙數頁明顯靠右。左邊的間距可能設得偏大,如果能再縮小一點、往左修,整體排版應該會更好。不過這裡也有一個疑慮:如果把雙數頁往左調,單數頁的內容也會跟著靠左,那單數頁就可能太靠近書背,也就是內側的位置。這部分需要再拿捏,看看怎麼調整比較剛好。可能還要再向印刷端請教,或是多爬文找相關的資料參考。
先講做得好的地方。第一個就是封面。封面的比例已經調整過了,整體的感覺不錯。原先的封面在作者名稱下面有留白,但第一版良品書的版本沒有留白。這次調整後,我覺得視覺上會更舒服。
另外也嘗試了霧膜的呈現,我覺得效果很好。所以現在就是在比較兩種膜面,看看哪種對作品的呈現更好。畢竟書是一個商品,也是一個作品,怎麼呈現會讓讀者或消費者感受更好,這部分還需要再仔細拿捏。
然後我覺得最棒的一點,就是內文字型的更換。更換之後,閱讀的感受變得非常好。如果單純以閱讀文字的感覺、內容呈現、排版結構,以及粗體字的顯示方式來看,整體的效果都非常優秀。閱讀起來很舒服,不會有什麼問題,所以我認為這部分是做得好的地方之一。
另外,封面與外部設計的磅數也加厚了,因此折口頁變得更紮實。折口頁變厚、變穩固後,整體呈現感覺確實更好。再加上折口頁的顏色有做更換,所以視覺上也比之前更漂亮,這部分我覺得非常不錯。
不同的嘗試我也覺得很好。目前就只剩最後的考量——到底要選擇亮膜還是霧膜。至於設計與磅數的部分都已經確定,所以整體來說,已經算是相當完整了。
我來快速整理一下目前明確需要調整的部分。
第一個當然是內容頁的紙張。因為他們可能選到了偏黃色的紙張,所以看起來會比較黃一些,這部分需要調整。
第二個是頁面排版的部分。雙數頁看能不能再靠左一點、單數頁再靠右一點,或是看看整體間距要怎麼拿捏,才能讓最後的版本更剛好。
第三個是 CIP,要等到編目完成。CIP 一拿到,我就可以定案。因為目前暫定是下個月,也就是 12 月份出版,所以只要 CIP 到位,資料就算是全部完整了。
其他部分我覺得都還好。整體閱讀的感受非常好,很像是一個完整、成熟的作品。所以再快速整合一次,一定要調整的項目就是:
- 內容頁的紙張需要更換。
- 頁面設定需要調整。
- 等 CIP 下來後就能定案。
這幾個調整完成之後,就會再印出第三版樣品書。第三版如果沒有問題,定案,那整個製作部分就等於完案了。
完案之後,下一步就是行銷了。要開始做行銷、推廣與銷售,並把目標設定在 12 月 10 日。設定好目標後往前推進,達到設定的數量後就會進入印製階段。
整個大方向大概就是這樣的流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