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去過高雄流行音樂中心,回台北後就想來臺北流行音樂會看看唱 我們的歌 流行音樂故事展。
共有3 個樓層,13個展區,1400 件展品,大家來觀展時留充裕的時間和穿好走的鞋唷~
入場就會發給每個人一副耳機導覽,這耳機很酷是感應的不需要按任何按鈕,走到哪聽到哪,只需要依照自己的聽力調整大小聲就好,我覺得這樣很棒!沈浸式的觀展體驗可以更專注在展品上。接下來就跟著我的腳步一起來觀展囉~
臺北圓環

台北圓環
臺北大稻埕、圓環是臺北最早開發的地方,1960-1970年代建成圓環因匯集各式小吃、雜貨等攤位,曾經臺北最輝煌的地方見證臺灣早期流行歌曲的發展。
時代電器行
這區堆放著各品牌的映像管電視,有黑白到彩色的電視機,完全陷入回憶~還有以前每到晚上電視台收播的彩虹畫面(這可能是要30歲以上的人才會有感觸吧XDD)!
臺北戲院

臺北戲院
臺北戲院充滿了臺灣電影史的變遷,電影業的全盛期也是唱片業景氣最好的時候,當時膾炙人口的經典作品有望春風、港都夜雨等,你們有聽過嗎?
火車火車
以前交通不方便,當時的人為生活、追尋夢想離鄉到遠方,火車也看著臺灣從農業化走向工業化再到現今的現代化社會。
唱自己的歌
一把吉他開始了自己的歌,民歌時代開始了~在沒有串流平台的時代,大家聽歌的管道都是透過廣播來得知新歌資訊,記得小時候我的收音機記錄了兩個頻道,FM107.7和FM92.1,你們知道是誰嗎?
年輕人的精神世界

年輕人的精神世界
1980後隨著臺灣政治氣氛更開放,臺灣流行音樂放開枷鎖,更多了自由。
音樂愛情故事

音樂愛情故事
我的串流平台上有許多自創歌單,有失戀聽的、熱戀聽的,還曾經有一個約會對象,我的告白方式是為他打造一個歌單,這份歌單放著我想念他的心情的歌。
唱片的出生
從企劃、創作、錄音到行銷,每個環節都需要專業的工作者。
音樂的魅力
臺灣這片土地融合了多元的文化,不只臺語、客家語、原住民母語歌曲外,香港、新加坡、馬來西亞等地的華語歌手把臺灣視為重要的流行音樂基地。
看到病歷用紙我愣住,原以為是哪位醫師歌手,沒想到是我們大熱狗哥!!!他是在住院期間寫下差不多先生嗎?!

下樓的樓梯間牆面的歌詞
音樂現場

音樂現場
這個展區展出源於臺北的音樂節,臺北的音樂節我只去過簡單生活節和秋Out。
HIP POP大事 台灣嘻哈
看到這區心中很感動耶!我是大嘻哈時代2,總冠軍賽還進北流現場為我支持選手加油,看到冠軍戒指、外套,當場回憶起當時在冠軍賽現場的感動。
生命的現場

生命的現場
因演唱會體驗區是不可拍照、錄影的,這邊我就用文字介紹囉~裡面採用四面投影,精心規劃的燈光、雷射,用最新的技術重現演唱會現場讓大家感受現場的震撼,每天的演唱會都不同,可以上官方網站看有沒有自己喜歡的歌手的演唱會。
📍台北流行音樂中心 交通方式
觀展後為了寫文章查了「什麼是民歌?」畢竟我沒聽過啊XDDD,發現了一篇文章,把早期台灣音樂的演化有更深的見解,也一起分享給大家:唱自己的歌:臺灣民歌創作的自由與枷鎖(作者:許峰源)
喜歡我的文字,歡迎加入我的沙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