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流行音樂,可以說是最接近普羅大眾的藝術形式之一。或許我們不見得看得懂畫作、也不一定讀得懂文學作品,但是每個人或多或少都能哼出幾句流行歌!
今天想推薦的展覽,是關於1930年代台灣流行音樂的故事。
一起來看看台灣流行樂的誕生,以及透過音樂,窺視那個在傳統與現代化價值拉扯與碰撞中,多元絢麗的摩登時代。✨文末有展覽資訊和推薦書籍✨
台灣第一首流行歌曲 -〈桃花泣血記〉
1900 年代左右,留聲機傳入台灣;而約在1911年,唱片公司也隨之進駐台灣。台灣最早的錄音紀錄,是1914年日本蓄音器商會邀請台灣藝人到日本東京,錄製客家音樂唱片。
有了留聲機、有了錄音技術,歌手與表演者不再受到時間與空間的限制,透過這些「曲盤」,將音樂傳進台灣的每個角落。
1932年,搭配電影《桃花泣血記》所譜寫的同名歌曲,由古倫美亞唱片公司錄製成唱片發行,這首歌和電影皆紅極一時,而歌曲〈桃花泣血記〉也普遍被認為是台灣第一首流行歌。
摩登時代的自由戀愛
1930 年代,對台灣而言,是個新舊交替的年代。
除了硬體設施的建設發展,在思想與社會風氣上也有所轉變。
女性受教育機會增加,並且有機會成為職業婦女,有一筆能自由運用的財富;加上西方價值觀的影響,「自由戀愛」成為一種新潮風氣,也出現在當時的流行歌中。
(延伸閱讀:「女人上班,其實是近一百年來的事。」- 讀蔡蕙頻《好美麗株式會社》、一百年前的台灣人怎麼談戀愛?)
最具代表性的,就是這首〈跳舞時代〉:
阮是文明女 東西南北自由志
逍遙佮自在 世事怎樣阮不知
阮只知文明時代 社交愛公開
男女雙雙 排做一排
跳トロット 我尚蓋愛
從音樂中,就能感受到那個年代的女性,對愛與自由的嚮往。
流行的中心 - 大稻埕
1930年代的大稻埕,是台北的商業中心,也是流行的中心。
喫茶店、酒樓、電影院林立,無論日夜,都熱鬧繁華,是當時年輕人約會、消遣的熱門地點。當時許多唱片公司也選址在大稻埕一帶,流行音樂與藝術的中心當之無愧。

〈大稻埕行進曲〉
這首日文歌描寫的是大稻埕的四季,作曲家鄧雨賢也是因為寫了這首曲子,受到古倫美亞唱片公司的注意,進而延攬他進入公司。
〈夜半的大稻埕〉
這是一首悲歌,反映了戀愛中的思念與寂寞。
來珈琲店喝一杯
當時台灣十分流行「珈琲店」文化。珈琲店主打的不是咖啡,而是酒精飲品;並且顧客其實醉翁之意也不在酒,而是店內提供類似「限時情人」服務的女給,帶給客人一種短暫的戀愛幻象。
展場外的孔雀珈琲店,復刻當時大稻埕同名珈琲店,這裡不賣咖啡,而是各種調酒,在此小酌一杯,體驗獨特的珈琲店文化。

〈珈琲!珈琲!〉
這首歌描寫的是珈琲館女給的故事,演唱者青春美是當時大稻埕太平町的藝旦,是和純純同時期著名的歌手,後來她也加入了古倫美亞唱片公司。
歌詞:
燒酒珈琲滿廳香
紅灯綠灯照花窗
美人肉白酒色紅 痴呆不醉是誰人
珈琲!珈琲!痴呆不醉是誰人
為著酒醉真多款
有的過榮袂得喘
也有憂鬱心不寬 到尾氣喘攏不寬
珈琲!珈琲!心內親像吞鉄丸
笑聲杯聲相合奏
喝聲拳聲十全到
人生快樂盡頂頭 女給暗中目屎流
珈琲!珈琲!女給暗中目屎流
目屎流落可比雨
面上歡喜心內苦
客官飲酒身著顧 不可酒茫不知路
珈琲!珈琲!不可跌倒滿身土
好書推薦!
- 洪芳怡 《曲盤開出一蕊花》| 遠流出版 | 2020
✨ 一句話:對這個主題有興趣的話,這本必讀!
內容超級豐富,史料考據鉅細靡遺,最重要的是,隨書還附上音樂專輯,根本物超所值(重點誤)!只看文字無法體會,一定要聽音樂才有臨場感。
- 林良哲 《台灣流行歌日治時代誌》| 白象文化 | 2015
以日治時期台灣發行的唱片為主軸,深入介紹當時流行音樂的發展。雖是學術論文改編,但經過改寫後,一點都不難讀,圖文並茂,像在聽故事,輕鬆認識台灣流行音樂史。
展覽資訊
《摩登時代:唱片轉動・流行誕生》
- 地點: 台北流行音樂中心 文化館
- 時間: 2025/05/24 - 2025/08/10 每週二至週日10:00-18:00
購書連結
✨ 哪一首老歌讓你最有感?歡迎留言分享👇
✨喜歡以上的心得分享嗎?歡迎透過購書連結購書,同時也能支持我繼續創作!
😸 追蹤我看更多展覽與好書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