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2012年緬甸若開邦(Rakhine State)發生幾起大規模佛教徒攻擊「羅興亞人」(Rohingya people)聚居社區事件之後,「羅興亞人」的議題就一直受到國際社會關注,並且一面倒地指責緬甸政府迫害「羅興亞人」。
只不過當時的政府是軍政府變身的文人政府,對於國際的譴責相應不理,一般人都能理解。現在,緬甸已經是民選而出、如假包換的文人政府,實際上掌權的更是舉世聞名的民主、人權鬥士翁山蘇姬。可是呢?
去年10月9日,若開邦西部靠孟加拉邊界的數個警哨遭到不明份子有組織地襲擊,共有9名警員喪生,是近年來十分嚴重的事件。緬甸國防軍隨即封鎖地區進行掃蕩,不僅新聞記者禁止進入,國際援助團體也一概禁止。這也是2012年以來,首度有政府軍隊針對「羅興亞人陰謀份子」掃蕩的情況。
緬甸國防軍的掃蕩導致相當程度的傷亡,越界逃往孟加拉的難民已多達4萬餘名,國際人權團體通過衛星照片,顯示許多「羅興亞人」村莊遭焚燬,逃到孟加拉的難民,也都指證歷歷述說緬甸國防軍的殘暴,指稱很多「羅興亞人」婦女遭到強暴。
這些指控如果屬實,當然是不折不扣的人權迫害。可是翁山蘇姬至今沒有說過一句聲援「羅興亞人」的話,只在12月上旬邀集東南亞國家協會(東協)成員國的外交部長,在緬甸前首都仰光開了一個特別會議,名義上是要為解決「羅興亞人」問題找出方案,但實際上就是要作個樣子,表示「我們確實有在想辦法」。事實上,那個會議也沒有總結出任何可行的辦法。
之所以會有這種困局,就是因為在緬甸國內,「羅興亞人」的問題十分複雜,並非國際社會或國際媒體所簡化成的「人權」而已。
翁山蘇姬為「減輕」自己的「負擔」,還特別邀請聯合國前秘書長安南擔任一個針對若開邦的調查委員會主席。結果安南在會見緬甸國防軍總司令敏昂良時,後者就當面不客氣地告訴他,要他仔細關照一下歷史,因為緬甸沒有「羅興亞人」,他們是早年英國從孟加拉引進的農民,以及隨後這麼多年從孟加拉越界而來的非法移民。
根據資料,英國人在1826年開始在緬甸實施沿海農業開發政策,同時引進孟加拉穆斯林進行墾殖,到了1926年若開邦(當時稱為阿拉坎)的孟加拉人已由最初的3萬人暴增為1925年的22萬人。現在,若開邦人口約300萬,自稱為「羅興亞人」的孟加拉穆斯林就佔了一百餘萬。
最重要的是,當年英國人引進的孟加拉穆斯林對阿拉坎本地的佛教徒曾經有過不少「鵲巢鳩佔」的欺壓行為,兩邊關係本來就不好,等於是有「世仇」。在這種情況下,緬甸的政治人物敢貿然跟「羅興亞人」站在一邊嗎?翁山蘇姬寧願被其他十幾位同為諾貝爾和平獎得主指責而不吭一聲,也就不奇怪了。
封面圖片來源:DFID@flickr CC BY SA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