緬甸25年首次民主選舉:翁山蘇姬領導的反對黨勝利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長長的人龍,仰光的居民們頂著熾熱的太陽,準備投下他們神聖的一票,選出自己屬意的議員。在軍政府的控制下,緬甸將自己隔絕於國際社會數十年,但就在8號,他們開始了世界矚目的大選,準備脫掉綁在身上多年,並且已經生鏽的枷鎖,走向世界的懷抱。

 

緬甸的國父,同樣也是翁山蘇姬的父親翁山將軍被暗殺後,軍人奈溫掌握大權,將緬甸帶入了漫長的黑暗時期。但在經過國內民眾多次的衝撞,以及國際社會的壓力之下,緬甸政府終於意識到,再封閉下去不是辦法。因此政府從2010年開始,慢慢開始對外開放,也為自己贏得了不少掌聲。但大多數的輿論都認為,這次的選舉軍政府支持的鞏發黨將會大敗,改變緬甸長期以來一黨獨大的政治版圖。

 

 

軍政府= 穩定?

 

那緬甸軍政府為什麼要開始改革開放呢?引進網路或是新聞自由,不是會危害到自己政權的合法性嗎?一位在緬甸在旅行社上班的闐(Ten)認為,其實還是有人會支持軍政府的原因是因為,雖然政府從2010年開始改革開放,都是因為現在的選舉。他們想要向國人及國際社會表示,他們不是保守的獨裁政權,所以引進了各式各樣的物質享受與商品,讓緬甸人感受到國家的進步,然後將票投給他們。闐越講越大聲:「之前跟武裝團體簽的和平協議也是一樣啊,他們都是要對人民表示,只有軍政府跟鞏發黨才可以帶領國家向前進。」

 

在仰光的投票所除了一些公民會館之外,也會在各個不同宗教的寺廟舉辦。位於唐人街的龍山堂寺廟裡,許多民眾在8號6點一大早就前往投票。雖然大多數的緬甸人都表示會支持翁山蘇姬的政黨全國民主聯盟(全民盟),但還是有一些較年長的長輩傾向支持國家鞏固發展黨(鞏發黨)。一位在緬甸出生長大,家族在緬甸已經有146年歷史,同樣也是仰光第六區區長的緬華曾大哥表示:「雖然現在民意走向是支持翁山蘇姬的全民盟,但是我們比較年長的人們還是比較偏向維持穩定,我們應該要像中國或越南一樣,一步一腳印慢慢改革開放,不應該一下變化太快,緬甸會受不了的。」可以看出來,緬甸軍政府推動的改革開放,已經引起了部分人士的共鳴。

 

raw-image

投票說明。Photo Credit: 楊智強

 

raw-image

民眾看選舉名單。Photo Credit: 楊智強

 

 

政治受壓迫的記憶,仍未消失

 

在火車上,一位身穿紅色上衣的緬甸大哥以不流利的英文表示自己支持翁山蘇姬,而一起同行的香港記者繼續問到:「為什麼呢?為什麼會想要支持蘇姬?」但不知道大哥是因為無法以英文表達自己的想法還是害怕在公眾場合談論政治,開始支支嗚嗚無法表達,並且忽然轉移話題大喊:「喔!我們的站到了,下車吧。」這段尷尬的談話,也就匆匆結束。

 

在90年代獲頒諾貝爾和平獎的民主鬥士翁山蘇姬在1990年的大選中,她的政黨獲得了超過85%的選票,但軍政府不但沒有承認選舉結果,還將她軟禁十幾年。為了向這位不屈不饒的鬥士致敬,我也找了一天前往翁山蘇姬在仰光的住所。

 

raw-image

翁山蘇姬居住地。Photo Credit: 楊智強

 

拜訪過翁山蘇姬居住的地點之後,跳上計程車,企圖暫時逃離這個熱死人不償命的太陽。在長長的車站中,我開始跟司機大哥攀談,「你會去投票嗎?」「會啊!我要去支持翁山蘇姬啊!」坐在悶熱的計程車中,雖然窗戶吹來陣陣涼風,司機大哥還是不耐煩的猛按喇叭。雖然仰光還沒有泰國曼谷先進,但是忽然湧入的西方物質文化,讓每天道路上的塞車,已經變成仰光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了。

 

 

「鞏發黨在鄉村地區買票」

 

經過一天的投票之後,下午來了一陣即時雨,將悶熱的氣溫跟人們等不及想揭曉投票結果的心情降溫。在全民盟總部的門口,擠滿了支持翁山蘇姬的民眾,大家除了盯著電視牆上的各地計票轉撥之外,也不時地發出歡呼聲,慶祝螢幕上出現勾選全民盟的選票。在仰光旅行社工作,同時也是全民盟支持者的譚跟我說:「這次的選票應該會有超過60%的選票會落在全民盟,而鞏發黨應該只有10%上下,但再加上他們無條件保留的25%,所以他們在國會中還是相當有影響力。」

 

闐全家人都是相當忠實的全民盟支持者:「我在曼德勒的親戚跟我說,他們那邊有不少鞏發黨的人明目張膽買票。」譚越講越生氣,「一張票10美金左右,但其實城市裡會被收買的人比較少,只有在鄉村地區,生活較貧苦的人才會被收買,但我想他們還是無法扭轉這次的民意。」另一位緬華高大哥也跟我說過,只有在鄉村比較窮苦的人才會去當兵或當警察,一般受過正規教育的緬甸人都不會加入軍隊。

 

 

對翁山蘇姬的批評?

 

雖然多數的國際媒體對翁山蘇姬的評價相當正面,但是在緬甸國內,還是有人對她的作為不滿意。「因嘎拉吧(緬語你好)!你去投票了沒啊?」在青年旅社工作的緬甸青年巴給回答我說:「 沒有,我不想投!」我聽到這個答案嚇了一大跳,睜大眼睛問他:「真的嗎?你們好不容易爭取到這個權利了?為什麼不投呢?」巴給回答我說:「雖然我傾向支持全民盟,但其實他們沒有推出清楚的政策,只有說要改變要改變,讓我感覺很不好,好像把我們當笨蛋一樣。」巴給手上拿著英文報紙在空中比劃,滿臉自信的表示,「但是我當然是不會去投鞏發黨,但是要我把票投給全民盟,其實也沒這麼容易。」從巴給的臉上我看到年輕一代緬甸人的未來,除了對外面世界的渴望之外,也漸漸有了自己獨立思考的能力。

 

從緬甸東部鄉村地區來仰光討生活的巴給手舞足蹈地補充,「我們全家都是農民,我跑來仰光工作就是想要存錢,在未來紐西蘭或是澳洲打工賺錢,我聽說他們給的薪水超高,我再過不久就要過去了。」緬甸政府從2010年開始慢慢的打開自己的大門,讓外界的事物進入緬甸,仰光城市的面貌也一點一滴的慢慢改變。

 

一位在世界各地到處跑的韓國戰地攝影師仲希表示,「我五年前來的時候,在馬路上跑的車都是超級老的老車,甚至根本沒有幾台車在跑。但是現在仰光街頭都是閃亮亮的日本新車,而且每天會塞車塞到煩死人。」他抽了一口從日本買來的卡斯特香菸繼續說,「真的,改變真的很大,雖然對他們來說有了更多的選擇,但是也讓他們原本純潔的心靈,漸漸可以看到一絲陰影。」

 

raw-image

Photo Credit: 楊智強

 

緬甸投票在8號正式結束,經過幾番打探後,大多數的民眾都認為,選舉結果在一兩天內就可以知道大概,但是緬甸政府表示官方結果會在兩個禮拜後才會出來。有不少人擔心,如果民眾一般認知的結果跟官方統計的票數有相當大的出入,不曉得會發生什麼事。而越接近選舉投票的這幾天,緬甸的網路系統越來越不穩定,甚至還會出現一整天無法連上線的狀況,許多人都認為是政府搞的鬼,管制民眾及外界接受訊息的管道,各式各樣的謠言隨即滿天飛。

 

在經過五年的改革開放之後,緬甸跌跌撞撞終於來到全國大選這一步,無論是支持鞏發黨希望穩定改變的民眾也好,支持翁山蘇姬全民盟的人民也罷,兩邊都不希望有暴力衝突發生,希望國家能夠平安的邁向民主與繁榮,讓每一個緬甸居民無論在國內或國外都可以自由表達自己的想法,不受拘束。

 

想看更多國際報導嗎?一起來支持SOS國際報導計畫吧!

 

編註:翁山蘇姬領導的最大反對黨的「全國民主聯盟」(全民盟,NLD)已獲得70%的選票,代表執政黨的軍方「聯邦鞏固與發展黨」(USDP)9日已承認敗選。

 

延伸閱讀:
緬甸民主大選:暴風雨前的寧靜?

 


 

記者:楊智強

核稿編輯:蔡宜蒨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SOS國際報導的沙龍
3會員
5內容數
<p>「台灣人不看國際新聞、沒有國際觀」幾乎是媒體圈許多人的共識,但真的是如此嗎?SOS平台已有多位報導國際新聞的作者受到支持和喜愛,我們深信,台灣讀者們一定有這樣的知識需求。我們會努力匯聚更多元的知識能量,提供的視野與觀念,讓讀者有更多機會看懂世界的眉眉角角。</p>
2015/11/24
<p>明札畢業於仰光大學醫學系,但放棄從醫的他,拿起相機進入一般人不會想去的地方,將世界上不為人知的緬甸揭發出來。他想讓世人知道,稀有珍貴的緬甸玉,其實就跟獅子山共和國的血鑽石一樣,是當地居民冒著生命危險,用血汗挖出來的。</p>
Thumbnail
2015/11/24
<p>明札畢業於仰光大學醫學系,但放棄從醫的他,拿起相機進入一般人不會想去的地方,將世界上不為人知的緬甸揭發出來。他想讓世人知道,稀有珍貴的緬甸玉,其實就跟獅子山共和國的血鑽石一樣,是當地居民冒著生命危險,用血汗挖出來的。</p>
Thumbnail
2015/11/12
<p>這個在1990年就已經應該實現的民主夢想,遲了25年才兌現。在仰光全民盟組部前面,上千名支持者將馬路擠得水泄不通,將這口憋了四分之一世紀的怨氣,一口氣發洩出來。在大螢幕上官方一個地區一個地區的公布票數,只要是全民盟獲勝的地區,支持者每聽到一席獲勝的消息,紛紛手舞足蹈,歡喜之情溢於言表。</p>
Thumbnail
2015/11/12
<p>這個在1990年就已經應該實現的民主夢想,遲了25年才兌現。在仰光全民盟組部前面,上千名支持者將馬路擠得水泄不通,將這口憋了四分之一世紀的怨氣,一口氣發洩出來。在大螢幕上官方一個地區一個地區的公布票數,只要是全民盟獲勝的地區,支持者每聽到一席獲勝的消息,紛紛手舞足蹈,歡喜之情溢於言表。</p>
Thumbnail
2015/11/10
<p>60年代後期,在印尼的蘇哈托(第二任印尼總統)開始懷疑當地華人與中國的共產黨有勾結,開始進行排華運動。而緬甸的軍人政權也開始效仿,在1967年6月27號,最早從學校開始,政府開始找當地華人麻煩。那時候去學校的華人學生,因為胸前都別了大陸共產黨毛澤東的胸章,被政府抓到小辮子,懷疑當地華人跟共產黨勾結,要求華人學生將胸章拿下來,但卻遭到華人學生的抵抗。</p>
Thumbnail
2015/11/10
<p>60年代後期,在印尼的蘇哈托(第二任印尼總統)開始懷疑當地華人與中國的共產黨有勾結,開始進行排華運動。而緬甸的軍人政權也開始效仿,在1967年6月27號,最早從學校開始,政府開始找當地華人麻煩。那時候去學校的華人學生,因為胸前都別了大陸共產黨毛澤東的胸章,被政府抓到小辮子,懷疑當地華人跟共產黨勾結,要求華人學生將胸章拿下來,但卻遭到華人學生的抵抗。</p>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緬甸作為東南亞的第二大國,卻因為軍政府長期的獨裁,成為全世界最低度發展的國家之一。在2010年緬甸軍政府開始逐步走向開放之後,緬甸經歷了10年的民主化與經濟發展,軍方卻在今年2月無預警發動軍事,再次試圖建立軍事政權。為什麼經歷了10年的民主化跟經濟發展,緬甸卻走上了軍事政變的回頭路?
Thumbnail
緬甸作為東南亞的第二大國,卻因為軍政府長期的獨裁,成為全世界最低度發展的國家之一。在2010年緬甸軍政府開始逐步走向開放之後,緬甸經歷了10年的民主化與經濟發展,軍方卻在今年2月無預警發動軍事,再次試圖建立軍事政權。為什麼經歷了10年的民主化跟經濟發展,緬甸卻走上了軍事政變的回頭路?
Thumbnail
7日,在首都奈比多舉行的法庭庭訊,遭到軟禁的緬甸國務資政 #翁山蘇姬, 請求法律團隊 #提供現金、#醫療需求及糧食補給。 一同監禁的還有八位囚犯及愛犬。 翁山蘇姬告訴法律團隊,她拒絕軍方協助,向律師尋求可能扶助。 委任律師敏敏索(Daw Min Min Soe)表示,「媽媽(翁山蘇姬)說軍方願意給予
Thumbnail
7日,在首都奈比多舉行的法庭庭訊,遭到軟禁的緬甸國務資政 #翁山蘇姬, 請求法律團隊 #提供現金、#醫療需求及糧食補給。 一同監禁的還有八位囚犯及愛犬。 翁山蘇姬告訴法律團隊,她拒絕軍方協助,向律師尋求可能扶助。 委任律師敏敏索(Daw Min Min Soe)表示,「媽媽(翁山蘇姬)說軍方願意給予
Thumbnail
數位時代的獵巫行動,可以短暫的填補憤怒,卻不見得能解決問題。下令鎮壓的軍方是冷血的,但當民怨難以改變現狀,需要發洩出口時,群眾亦是無情的...
Thumbnail
數位時代的獵巫行動,可以短暫的填補憤怒,卻不見得能解決問題。下令鎮壓的軍方是冷血的,但當民怨難以改變現狀,需要發洩出口時,群眾亦是無情的...
Thumbnail
不知道大家對翁山蘇姬的印象是什麼?對大多數的台灣人來說,不會特別去關心這號人物,即便有投以關注,很多也是透過國際媒體的引述...
Thumbnail
不知道大家對翁山蘇姬的印象是什麼?對大多數的台灣人來說,不會特別去關心這號人物,即便有投以關注,很多也是透過國際媒體的引述...
Thumbnail
緬甸政變距今已經兩周,民間的抗議不因為軍方越來越高壓的動作而停息,讓人更加擔心1988、2007年的血腥鎮壓會再度重演... 在近十年改革開放後的緬甸社會,面貌已和軍人統治時期大不相同,而且也被捲入了美中在亞洲角力的棋局中。究竟緬甸是如何再度走到一場新悲劇的路口?本文將會分三篇細說重頭。
Thumbnail
緬甸政變距今已經兩周,民間的抗議不因為軍方越來越高壓的動作而停息,讓人更加擔心1988、2007年的血腥鎮壓會再度重演... 在近十年改革開放後的緬甸社會,面貌已和軍人統治時期大不相同,而且也被捲入了美中在亞洲角力的棋局中。究竟緬甸是如何再度走到一場新悲劇的路口?本文將會分三篇細說重頭。
Thumbnail
  二零一一年以前的大約二十年間,緬甸最為人畏懼的人物,莫過於軍政府的最高領導人丹瑞大將。他之所以令人畏懼,主要的原因就是他在緬甸遂行鐵腕統治,對於反對人士甚至於他認為懷有異心的同志,處理起來絕不手
Thumbnail
  二零一一年以前的大約二十年間,緬甸最為人畏懼的人物,莫過於軍政府的最高領導人丹瑞大將。他之所以令人畏懼,主要的原因就是他在緬甸遂行鐵腕統治,對於反對人士甚至於他認為懷有異心的同志,處理起來絕不手
Thumbnail
知名的人權鬥士翁山蘇姬近日因為羅興亞人事件名聲低落,遭受國際間的各大組織大肆抨擊,認為她不替弱勢團體發聲,爭取應有的權利,然而,事實真的是如此嗎?也許在現實的政治世界,想要實現所謂的正義和公平相當困難,背後隱含著許多你我都沒看見的故事。
Thumbnail
知名的人權鬥士翁山蘇姬近日因為羅興亞人事件名聲低落,遭受國際間的各大組織大肆抨擊,認為她不替弱勢團體發聲,爭取應有的權利,然而,事實真的是如此嗎?也許在現實的政治世界,想要實現所謂的正義和公平相當困難,背後隱含著許多你我都沒看見的故事。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