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氣機不斷傳出運轉的聲響,不算寬敞的小餐廳裡可以聞到淡淡的檳榔味,坐在附近的幾位緬甸青年酒酣耳熱之後,音量也漸漸提高。一臉斯文、在緬甸出生長大,看著緬甸興盛衰弱超過半世紀的華僑高瑞宗大哥一邊熟練的用筷子夾起炸墨魚送入嘴中,一邊興奮的對我說:「讓我來告訴你緬甸華人的一切吧!」
與華僑高大哥(左)合照。Photo Credit: 楊智強
高大哥是我在一家南洋餐館用餐時,攀談後發現我是台灣人,馬上熱情的為我介紹當地的建築與風景。而他在我表示希望可以了解更多緬甸華僑的歷史與現況後,馬上一口答應受訪,甚至還約我一起吃早茶聊天。
「緬甸華人也有像其他東南亞地區的華人一樣受到歧視嗎?」我們在幾口啤酒下肚後,馬上切入主題,希望高大哥可以帶我走過華僑在緬甸的歷史。「有啊,我們在這裡是少數中的少數,常常會有不公平的待遇。」
在緬甸的華人除了在曼德雷(瓦城)緬北的國民黨早期留下的孤軍後裔之外,在仰光也有大量的華人移民。高大哥的家族(爸爸跟叔叔)就是在二戰初期,為了逃避被抓去當兵,兄弟兩人跟大批華人一起逃難到仍是英國殖民的緬甸討生活。當時到緬甸仰光的華人大多都是客家人、福建人跟廣東人。而緬北的雲南華人則是在國共內戰之後才移居進入緬甸,背景歷史完全不同。
緬甸當地早餐。Photo Credit: 楊智強
「小時候聽父親說,那時候大家都一窮二白,客家人賣中藥、廣東人做木工而我們福建人就是經營商舖了。」高大哥語重心長喝口啤酒慢慢說,「原本大家生活都過得不錯,但從1960年代初期軍人掌權之後,將全國的外國人(包括印度人、華人跟歐美人士)的財產都收歸國有,那時候就有不少華人移民出國,不少人都回去大陸或是台灣了。」
緬甸是一個多民族組成的國家,至今在許多地區仍有零星的反抗軍佔地為王,不斷向政府要求獨立或是更多的自治權。而屬於更加少數的華人移民當然就更加不受到政府的重視了,因此在60年代後期,緬甸政府也將所有的外國學校關閉,禁絕所有外來的文化。
現在每天晚間會到仰光中國城教授中文的高大哥說:「雖然那時候學校都被關掉,在緬甸北方的華人比較有辦法,他們都還是會用其他的方式繼續教導中文。一般學校九點上課,他們就六點上到八點。然後緬甸學校三點放學之後,他們就從四點教到六、七點,繼續在緬甸傳承華語文化。但是在首都仰光就只能用打游擊家教的方式,比較困難。」高大哥喝了一口啤酒繼續說:「現在我教的中文班也適用佛經班的名義上課,不然他不會讓你開課的。」
仰光唐人街景。Photo Credit: 楊智強
禍不單行,一直到了60年代後期,在印尼的蘇哈托(第二任印尼總統)開始懷疑當地華人與中國的共產黨有勾結,開始進行排華運動。而緬甸的軍人政權也開始效仿,在1967年6月27號,最早從學校開始,政府開始找當地華人麻煩。那時候去學校的華人學生,因為胸前都別了大陸共產黨毛澤東的胸章,被政府抓到小辮子,懷疑當地華人跟共產黨勾結,要求華人學生將胸章拿下來,但卻遭到華人學生的抵抗。
「我那時候才10歲左右,我也跑到華人會館裡去唱愛國歌曲,反對緬甸政府的政策。」但最後的結果卻很慘,很多緬甸人受到政府煽動,開始濫殺華人,讓許多無辜百姓遭到殺害,所以造成了另一批的移民。「但是你知道嗎?那時候逃到大陸的人很少,因為那時候他們在鬧文革,所以大多數的人都跑到台灣,我叔叔他們就是其中一批,直到現在他們都還住在台北耶。」
「還有另一件更讓人感到不可思議的事,我18歲就像政府申請了緬甸身分證,但我一直到32歲才領到證件!」我瞪大眼睛問:「真的嗎?那你在這段時間怎麼辦?」高大哥倖倖然的回答:「沒什麼啊,就是一個沒有身份證的人罷了,習慣了。」
緬甸政府為了不讓華人得到跟一般緬人一樣的公民待遇,不會阻止你申請證件,但是會用各式各樣的藉口拖延,讓你無法享受跟一般公民一樣的福利。這件事情連很有可能透過選舉贏得政權的全國民主聯盟發言人也表示無奈,「其實我對你的問題避不感到驚訝,我們國家常常會有這種事情發生,除了官僚體系不健全之外,還有貪污等問題。所以不是只有中國人會遇到這樣的事情,很多人都會遇到。」雖然我並不滿意他的回答,但看到排在我後面一長串來自世界各地的記者等著訪問發言人,我也就轉向換問另一個問題了。
仰光市政府。Photo Credit: 楊智強
文章最前頭提到,在緬甸北方跟仰光的華人分別屬於高大哥中的紅派(共產黨)及白派(國民黨)。尤其是在冷戰時期或兩岸還是處於緊張狀態時,緬甸北方與南方的華人移民也會有類似的比較。無論是在僑界的比拼或是在文藝發展上的競爭,兩邊一直都鬥得相當火熱。
「但現在兩岸關係好轉之後,以前是紅白對抗,但現在大家都融合在一起,變成沒有攻擊性的粉紅色了。」隔天我們來到緬甸的傳統早餐店用餐,繼續著昨天的話題。「大哥有空可以來台灣玩啊,不是有親戚在那裡嗎?」高大哥喝了一口奶香濃郁的緬甸奶茶後,回答我說:「其實台灣政府對緬甸華僑沒有很重視,我們要去台灣跟去大陸比起來困難多了。」因為台灣在緬甸沒有辦事處,所以我們要到泰國去辦,而且不是馬上辦馬上有,要在那邊等兩個禮拜之後才拿得到簽證,這樣麻煩的程序讓很多人打消前往寶島的念頭了。」
聽完大哥的抱怨之後,開始為自己的政府的無作為感到慚愧。雖然台灣政府對美國、日本等地之外的華僑愛理不理早有耳聞,但直接聽到華僑的抱怨還是第一次。緬甸華僑在台北一直有不少居民,以中和的華新街為例,就有很多從緬甸移居到台灣的華人,不少人在當地開設緬甸餐館,讓華新街變成有名的緬甸街,成為台北一處特別的光景。在道別時也跟高大哥表示,下次再訪緬甸時希望可以一起到緬北看看,更進一步的瞭解緬甸華僑的生活現況。
延伸閱讀:
記者:楊智強
核稿編輯:蔡宜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