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11-29|閱讀時間 ‧ 約 3 分鐘

網路訊息搜尋與閱讀

到底閱讀網路上的資料與印刷出來的書到底一樣不一樣?
我想,首先得先區分書的媒介,不管是用紙印刷,或者用竹簡,用羊皮,或者是電子書,只要經過編輯處理過正式發行的書,都算是書,與網路internet搜尋的資料是不同的。
不管是用什麼媒介,只要經過處理的書,都有成本,除了作者憚精竭慮的寫作之外,還經過層層的編輯篩選與討論,修正校訂然後才會出版發行,基本上是有構架、有層次、有基本想法與目標,即便百科全書,只要經過編輯處理發行,都會有特別的獨特想法與架構。
當我們要學習一個新的學門,一個新的領域,必須找到那門學問的幾本經典書籍,仔仔細細地從頭讀到尾,在腦中建立起完整的輪廓,這種輪廓也可以稱做知識的基本架構,有了這樣整體的認識之後,後續找到的許多資料與瑣碎的細節才能適當地安放在那個架構裏,形成有意義的了解與記憶。
沒有對那個領域的整體了解,網路上搜尋到無窮無盡的資料不儘沒有幫助,浪費時間之外,甚至有害,會使我們淹沒在訊息的大海中。有許多在大學任教的朋友就感慨,現在學生所交的報告,內容似乎非常豐富,旁徵博引找了許多資料,但是卻抓不到重點,結論也非常模糊,甚至搞不清楚作業的問題到底是要他們回答什麼?換句話說,沒有自己的觀點,也不清楚問題的來龍去脈,前因後果,花了一大堆時間在網路上漫遊,剪剪貼貼,但是其實沒有真正的收獲與了解。
當然,網路搜尋最大好處是當我們很明確地知道想找什麼資料時,幫助最大,以前可能要耗費數周埋在圖書館與積滿灰塵的古老文獻或期刊奮鬥,現在可以舒舒服服且很省時間的透過各種網路的資料庫找到答案。但是這前提是我們知道要找什麼,知道該提出什麼問題時,我們都知道,對一門知識沒有徹底瞭解,很難提出有意義的好問題。
資深出版人詹宏志就曾比喻:「internet就像是一本非常大又豐富的書,有一萬頁,但是沒有編碼又散落一地,沒有好的訓練,網路的幫助其實很小,只會讓人迷失。」真正要透過網路做學問,需要高階的訓練(與利用網路購物或查那裏有好吃的餐廳這種低階的使用需求完全是不同的),這些訓練必須從閱讀一本又一本的書本來建立,沒有捷徑可以走。
網路上的訊息你可以找得到的,別人也可以找得到,真的能讓我們勝出的重要的關鍵在於你如何去介定這些訊息之間的關係,如何用自己的想像與專業知識去利用這些訊息,因此,還是要一步一腳印的從書本閱讀起吧!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牙醫師,作家,環保志工。生命中最期盼獲得的禮物是「慈悲」與「智慧」;智慧的追求透過閱讀,慈悲則靠號召朋友從事公益服務人群來實踐,因此生活的重心是「閱讀、朋友、大自然」。曾擔任童軍團長,與朋友們成立了荒野保護協會;並將診所變成了可供社區民眾借書的圖書館。 著有《電影裡的生命教育》、《與荒野同行》、《我在黃昏的日落前趕路》,以及童書繪本《陪鍬形蟲回家》、《幫青蛙找新家》等書。
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

發表回應

成為會員 後即可發表留言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