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11-30|閱讀時間 ‧ 約 4 分鐘

尋找最知名的未知之地:沸騰的河流推薦序

          若非知道這是曾經在TED演講過的真實經歷,還會以為這是一個虛構的精采傳奇故事,畢竟如同作者所說的,在這一切似乎都已經被探勘測量繪製成圖,事事盡為人所知的時代,居然還有這麼一條存在於傳統與現代,科學與泛靈之間的沸騰的河流?
      一個正在研讀地質的博士研究生,依循著小時候聽來爺爺的故事,就這麼到祕魯亞馬遜叢林追尋這條長達六公里,某些河段深達一百八十公分,有些河段寬達二十多公尺,河水湍急滾燙冒煙,一路上還有巫醫以及如偵探般追查沸騰的原由,也有如推理小說般扣人心弦。
      因為作者為了確定沸騰的河流是否來自附近廢棄油井曾經發生事故所造成,還是天然的地質現象,他鍥而不捨地查考資料,最後在大學圖書館裡,由私人捐獻的史料中,找到一份八十多年前,從未發表過的原始手稿報告。這些歷史文獻與原始資料竟然都還完整地保存著,甚至還會做成標題目錄索引供人查考,美國這個國家能夠對第一線研究人員研究成果的尊重與費心的典藏,實在令人欽佩得五體投地。
      書中令人最感慨地是當作者一次次回到叢林,卻看到那些原始林被盜砍濫伐而不斷消失,傷心之餘作者訝異地發現,老百姓仇視的大企業與石油公司反而化身為叢林的保護者,反而是當地窮苦的老百姓以及忘記傳統利用叢林滿足一己私慾的原住民,是叢林消失的最大威脅。
      因為大企業在全世界監督的眼睛下,會負責任的開發與經營,但是那些盜砍林木的山老鼠,以及任意焚燒叢林變成牧場的牧農,不用承擔後果,因為一有麻煩人立刻就搞失蹤不見踪影,也不必負責。
      我相信作者寫出這個故事,將這個最知名的未知之地曝光,是希望能吸引全世界的眼光以及監督守護的力量來保護這個地方。記得多年前台灣棲蘭檜木園區為了要設為國家公園或自然保護區或原住民保留區的爭議,生態保育團體主張用更多的資源與關注設為國家公園的動機也是如此。
      當初努力多年後,功虧一簣沒有達成理想,所以看到作者這段描述不免令人唏噓,也更盼望作者相信的「環境責任與經濟繁榮可以攜手並進」能實現。
      「你有你相信的科學,我也有我的!」薩滿的巫醫這麼跟作者說,在經過「作法」,將作者介紹給叢林認識,叢林也接受了作者後,原本塗抹防蚊液也沒用的作者,之後不用噴防蚊液居然蚊子也不會咬他了?!非常神奇,但是這世界上原本就有很多事情很難用我們現在所謂的科學來解釋。
    總覺得我們面對這個世界有兩種態度,一種是自以為很理性,覺得太陽底下沒有新鮮事,另一種是懷抱著好奇,對這個世界抱持著開放的心情。就如同作者所說的,「我們的世界隱藏著太多的驚奇,被日常生活所掩蓋,有的存在於未知當中,有的卻是在我們自以為瞭解的事物裡」。
      我所學的專業來自於嚴謹的科學與理性,受的訓練也是理所當然地以為萬事萬物都是條理分明,可以控制的,但是多年來在大自然行走,我知道,這個世界常常不是我們所想的那個樣子,生命還是充滿了令人驚嘆的神祕。
      從「沸騰的河流」這個精采的真實故事中,讓我們重新看見這個世界。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隨著歲月遞變,我自己還是有些主題想比較有系統地寫,另一方面也知道自己需要外力督促,不然恐怕會沉溺在書本裡,懶得動筆。剛好vocus找我進來寫作,或許對我而言,這是個好機會,可以更有效率地把幾個主題整理出來。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