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費限定

【釀電影 2017 年 8 月號】主編的話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文/張硯拓

 

時間飛快,【釀電影】度過了精采萬分的試刊號,來到令我加倍期待的第二個月。這一期的專題緣起於今年五月,在坎城影展的閉幕記者會上,評審之一的女星潔西卡.雀絲坦(Jessica Chastain)發言表示,她在看過了理應是年度最優秀的一眾電影之後,對於大銀幕上的女性形象感到憂慮。很顯然從她的觀察,不論是女性出現在畫面上的戲份和對白、或是角色對應於故事的功能性、又或是形象的呈現本身,都是有偏差的。

 

那段發言讓我思考,一方面清楚她的觀察無誤,一方面又期待更多的查證和探討。隨即《神力女超人》上映了,片中乾淨的女性視點,和電影本身意外的叫好又叫座,帶來讚賞的同時,更引起討論;接著來到七月底,《極凍之城》和《魅惑》同一天上映,前者是帶來突破性的女/反英雄,後者是女性導演掌握的女性心事波濤;而再向前望去,還有奧斯卡最佳導演凱瑟琳.畢格羅(Kathryn Bigelow)的《底特律》(Detroit)來勢洶洶……

 

於是我們策劃了這次的專題:〖待妳開斬的荊棘路——大銀幕上的女性形象〗,七位作者從不同的視角、多重的類型切入,談他們所看到的女性形象投影,其中有周芷萱的〈為什麼我們需要更多《神力女超人》?〉,看英雄片中的女聲缺乏,以及這讓多少小女孩失去了可以投射的對象;有雀雀爬梳〈好萊塢企圖消費女力的風向輪廓〉,在商業大片和甚至全球的電影工業裡,看到契機、也點出弱項;而 Pony 的〈許鞍華電影中的女性柔情〉一文,細細地跟隨單一創作者的系譜,從中找出深藏在背後的敘史柔情;陳芷儀的〈那些站在男人身旁的女人〉則是從三部響噹噹的中國電影《一代宗師》、《師父》和《老砲兒》裡,看到堅毅女角的崛起。

 

另一方面,林巧棠的〈少一分直覺,多一分理解〉帶我們回到一百年前的美東,在《大亨小傳》的原著和改編電影中,辯證著女性角色的虛浮,是創作者的刻板?還是時代的淚痕?吳曉樂的〈恐懼上菜:那些攝人的女孩們〉則是透過對類型的熟稔,召喚出另一種屬於陰性的靈/怨之力。最後,郭怡利的〈以愛出擊的神力女超人——是突破還是包裝過的刻板?〉再度回題《神力女超人》,提醒我們其中的史觀以及「愛」之元素,反映出什麼樣的、值得更進步的可能。

 

在專題之外,本月份的【影評人私釀】單元邀請到筆色溫潤的艾莫西,寫下參與他生命關鍵時刻的十部電影,〈從看電影到寫電影到發行電影〉一文不但動人,更隱含著一個影癡的培養過程。【釀影評】單元則有 Lizzy 和鄧九雲以評析/散文的雙向形式,分別寫下《魅惑》的觀後文,前者的〈「惡」女背後的情非得已〉回溯歷史,後者的〈千禧粉的魅與惑〉翻映個人的生命經驗,而這樣大有不同、卻同等可觀的書寫風景,正是再適切不過地,體現了【釀】作為一個電影文字匯集平台的理想。

 

【釀電影】上線至今,支持者的愛護持續在成長,而我們不斷在粉絲團感受到大家的熱情,也在訂戶限定的影癡社團裡,一步一步規劃著各種贈禮。此同時,試刊號的實體書已經接近完工了,全新設計的新網站更是即將面世——【釀】的第二個月將會有一連串的大躍進,敬請抱著期待的心情,跟我們一起往前衝!

 

【釀電影】2017年8月號(訂閱方案請看這裡)(系列文章即將陸續上線!)

《待妳開斬的荊棘路——大銀幕上的女性形象》專題

英雄片中的女性形象:為什麼我們需要更多《神力女超人》?〉by 周芷萱
好萊塢企圖消費女力的風向輪廓〉by 雀雀
許鞍華電影中的女性柔情:個人、家庭與國族〉by Pony
《一代宗師》《師父》《老炮兒》:那些站在男人身旁的女人〉by 陳芷儀
少一分直覺,多一分理解:撕下《大亨小傳》黛西的拜金女標籤〉by 林巧棠
恐懼上菜:那些攝人的女孩們〉by 吳曉樂
以愛出擊的神力女超人——是突破還是包裝過的刻板?〉by 郭怡利

《影評人私釀》專欄

〈從看電影到寫電影到發行電影:十部參與我人生上半場關鍵時刻的電影們〉by 艾莫西

《釀影評》專欄

《魅惑》:「惡」女背後的情非得已〉by Lizzy Lin
《魅惑》:千禧粉的魅與惑〉by 鄧九雲

 

※                 ※                 ※

 

raw-image

張硯拓,《釀電影》主編,曾任香港國際電影節費比西獎評審。經營【時光之硯】部落格及粉絲頁十年,著有電影散文集《剛剛好的時光》。時常辦講座,也多次訪問電影工作者,在SOSreader執筆專欄【美好的回憶是我的神】。

 

※                 ※                 ※

 

看更多專為影癡而生的好內容,就一起來支持【釀電影】吧!

raw-image

以行動支持創作者!付費即可解鎖
本篇內容共 1866 字、0 則留言,僅發佈於釀電影:專為影癡而生的媒體你目前無法檢視以下內容,可能因為尚未登入,或沒有該房間的查看權限。
我們知道影癡如你,要的不只是「N 分鐘看完一部電影」。《釀電影》有最精心慢釀的深度電影專題,一解你挑剔的味蕾。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真實的記憶也關乎五感,在視覺之外仍有聽覺、觸覺、味覺與嗅覺,若身在更南邊的卡布里島與阿瑪菲海岸,空氣想必會瀰漫當地盛產的檸檬清香;但《羅馬假期》於不起眼處喚醒的記憶,便是那街頭巷尾尋常的昏黃路燈,瀑布般從屋頂傾瀉而下的紫藤花,以及夜裡閃耀糖霜色澤的石子路,洋溢著浪漫、甜美而自由的氣息。
Thumbnail
三十年前,作家艾倫.萊特曼寫下《愛因斯坦的夢》,為那位上一世紀的人類天才做了三十個「夢」,夢見不同運行規則的時空,及其中人們的心思。那之後,此書的討論度始終不墜;也有越來越多劇作者透過搬弄時間,探索人性可能的角落與極限。也一如《愛因斯坦的夢》,所有這些故事到最後,真正想談的還是我們這只有一次、人人公
Thumbnail
克里斯托弗.斯托勒敢於直面人與議題的複雜性,並作為《大熊餐廳》的主旋律,將目光放在大城市底下不起眼的小人物身上,透過一間餐廳的變化,我們看見這些人經歷了無盡的挫敗,以及些微的進步。一、二季的結局都似「未完待續」,難關沒有盡頭,但彷彿予以我們更多勇氣
Thumbnail
無疑地,這是《釀電影》創刊以來,分量最重的一個專題。 今年稍早,當得知國家影視聽中心與臺北市立美術館在籌備楊德昌大展,我們就知道這期的主題非此不可了。作為一個台灣的影評媒體,楊德昌導演其人其藝,是我們遲早要挑戰的題目;作為一個影迷,本次放映的楊導作品之完整、見世的無數件文物之豐富,都讓這個時機再看
Thumbnail
若論是枝裕和以往的風格,或許會覺得他「太溫柔」,柔化了許多人性的自私與自利,因其透過電影質問的往往是體制,而非價值觀,時常將真正殘忍的衝突藏在世界背後,目光放在各個不起眼的社會角落,關注人與傷痛共存的狀態,緩緩影響觀眾心中擺盪的道德天秤。
Thumbnail
<p>但願有一天,我來到《幸福路上》的林淑琪的年紀,還是能接受自己有質疑幸福的權利,也要大方地給自己一部電影的時間,好好逃避、沉澱,然後邁出下一個步伐。</p>
Thumbnail
<p>電影中,有些特別的隱喻類別是與人物及物件有關聯的。例如,一看到緊身外套、寬大的長褲、帽子和手杖,人們就會想到卓別林。他以這個奠基於《流浪漢》的造型,繼續出現在《孤兒流浪記》、《淘金記》等作品中。</p>
Thumbnail
<p>每次回想起這些軌跡總會覺得這是電影與書寫帶來的驚喜,也讓我相信文字會領著書寫當下的自己遇見該遇見的人,只要文字足夠真誠。</p>
Thumbnail
儘管我們於電影內皆感受到許鞍華導演的人性懷柔,但同樣地,她也透過溫柔的手筆將政治隱喻包裹在電影裡的女性身上。從過去回述,一路開展至現在及未來,描摹關於香港的整體全貌。
Thumbnail
<p>其實寫影評的生活看似光鮮實則經濟非常不穩定,如果人生可以再來一次,雖然不確定我還敢不敢衝著我先生那一句「妳就繼續寫電影文章吧」就這樣義無反顧地寫下去,但至少我敢確定的是:這輩子,我都想跟電影在一起。</p>
Thumbnail
真實的記憶也關乎五感,在視覺之外仍有聽覺、觸覺、味覺與嗅覺,若身在更南邊的卡布里島與阿瑪菲海岸,空氣想必會瀰漫當地盛產的檸檬清香;但《羅馬假期》於不起眼處喚醒的記憶,便是那街頭巷尾尋常的昏黃路燈,瀑布般從屋頂傾瀉而下的紫藤花,以及夜裡閃耀糖霜色澤的石子路,洋溢著浪漫、甜美而自由的氣息。
Thumbnail
三十年前,作家艾倫.萊特曼寫下《愛因斯坦的夢》,為那位上一世紀的人類天才做了三十個「夢」,夢見不同運行規則的時空,及其中人們的心思。那之後,此書的討論度始終不墜;也有越來越多劇作者透過搬弄時間,探索人性可能的角落與極限。也一如《愛因斯坦的夢》,所有這些故事到最後,真正想談的還是我們這只有一次、人人公
Thumbnail
克里斯托弗.斯托勒敢於直面人與議題的複雜性,並作為《大熊餐廳》的主旋律,將目光放在大城市底下不起眼的小人物身上,透過一間餐廳的變化,我們看見這些人經歷了無盡的挫敗,以及些微的進步。一、二季的結局都似「未完待續」,難關沒有盡頭,但彷彿予以我們更多勇氣
Thumbnail
無疑地,這是《釀電影》創刊以來,分量最重的一個專題。 今年稍早,當得知國家影視聽中心與臺北市立美術館在籌備楊德昌大展,我們就知道這期的主題非此不可了。作為一個台灣的影評媒體,楊德昌導演其人其藝,是我們遲早要挑戰的題目;作為一個影迷,本次放映的楊導作品之完整、見世的無數件文物之豐富,都讓這個時機再看
Thumbnail
若論是枝裕和以往的風格,或許會覺得他「太溫柔」,柔化了許多人性的自私與自利,因其透過電影質問的往往是體制,而非價值觀,時常將真正殘忍的衝突藏在世界背後,目光放在各個不起眼的社會角落,關注人與傷痛共存的狀態,緩緩影響觀眾心中擺盪的道德天秤。
Thumbnail
<p>但願有一天,我來到《幸福路上》的林淑琪的年紀,還是能接受自己有質疑幸福的權利,也要大方地給自己一部電影的時間,好好逃避、沉澱,然後邁出下一個步伐。</p>
Thumbnail
<p>電影中,有些特別的隱喻類別是與人物及物件有關聯的。例如,一看到緊身外套、寬大的長褲、帽子和手杖,人們就會想到卓別林。他以這個奠基於《流浪漢》的造型,繼續出現在《孤兒流浪記》、《淘金記》等作品中。</p>
Thumbnail
<p>每次回想起這些軌跡總會覺得這是電影與書寫帶來的驚喜,也讓我相信文字會領著書寫當下的自己遇見該遇見的人,只要文字足夠真誠。</p>
Thumbnail
儘管我們於電影內皆感受到許鞍華導演的人性懷柔,但同樣地,她也透過溫柔的手筆將政治隱喻包裹在電影裡的女性身上。從過去回述,一路開展至現在及未來,描摹關於香港的整體全貌。
Thumbnail
<p>其實寫影評的生活看似光鮮實則經濟非常不穩定,如果人生可以再來一次,雖然不確定我還敢不敢衝著我先生那一句「妳就繼續寫電影文章吧」就這樣義無反顧地寫下去,但至少我敢確定的是:這輩子,我都想跟電影在一起。</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