釀電影|羅馬是永恆的眷戀──《羅馬假期》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raw-image
「『羅馬啊,儘管你是整個世界,』歌德一七九〇年寫道,『但若是沒有愛,世界不成世界,羅馬也不可能是羅馬。』」
──《羅馬四季》安東尼.杜爾

當今世人的心裡,有《神鬼戰士》的羅馬,猶如不朽的謎團,關乎從屈辱升起的榮譽與輝煌,在台伯河的淤泥底下,在競技場的岩石縫隙之中;有《天使與魔鬼》的羅馬,跟隨羅伯蘭登教授的步伐,穿梭在貝尼尼的作品之間,端詳瑞士禁衛軍的制服,細看聖天使堡前每一座雕像,憶起拉斐爾原來姓桑提;也有《絕美之城》的羅馬,走過白晝和黑夜,美麗和醜陋,永恆存在於以靈魂按下快門的一瞬,為死亡、為可悲的人性所無法觸及,從人的角度沉默凝視羅馬的過去、現在與未來。

以這座不朽城市為舞台的電影們,交錯體現了余秋雨《行者無疆》所形容「隱隱然的偉大」,不同於歐洲多數城市可以用精緻、繁麗、古典、靜謐、舒適、神秘、壯觀、肅穆等各種詞彙形容,唯獨「偉大」,必須留給羅馬。它靜靜安踞在並不明亮的高位上,隱隱然的氣象從城市散落的每一扇舊窗、每一塊古磚、每一束荖藤溢出,意氣昂揚,安詳和諧,無怪乎歐洲其他城市的歷代設計者,連夢中都有一個羅馬。

raw-image

然而,羅馬也是永恆的眷戀,屬於《羅馬假期》的奧黛麗.赫本與葛雷哥萊.畢克,屬於公主與記者的夢幻邂逅。自本片在 1953 年問世之後,羅馬便在世人心裡,再添上一筆浪漫色彩。

曾以為,能夠憑藉著記憶重返磅礴的許願池,步下西班牙階梯,行經威尼斯廣場,凝視萬神殿的穹頂,沐浴於聖彼得大教堂的肅穆,沈浸在米開朗基羅《創世紀》的震撼。實則不然,真實的記憶也關乎五感,在視覺之外仍有聽覺、觸覺、味覺與嗅覺,若身在更南邊的卡布里島與阿瑪菲海岸,空氣想必會瀰漫當地盛產的檸檬清香;但《羅馬假期》於不起眼處喚醒的記憶,便是那街頭巷尾尋常的昏黃路燈,瀑布般從屋頂傾瀉而下的紫藤花,以及夜裡閃耀糖霜色澤的石子路,洋溢著浪漫、甜美而自由的氣息。

當奧黛麗.赫本的優雅遇上了羅馬的永恆,城市的背景全數留給愛情、留給自由,正是人與愛為城市賦予意義,難忘她最後真情流露地回答記者的提問:「羅馬,當然是羅馬。我會用我的一生來珍藏在這座城市裡度過的每一分鐘。」

raw-image

剪短頭髮,買雙鞋子,手拿冰淇淋,走訪大街小巷,恣意隨音樂舞動,燃起人生第一支菸,嚐到人生第一個吻,重新感受生而為人的喜悅。或許可以說,佛手柑與薰衣草交織,清新的草本、甜美的柑橘與沉靜的花香,象徵著羅馬在她心中之所以成為羅馬的理由,無拘無束、熱情奔放,既保有少女的姿態,也散發出成熟的韻味,因短暫美好的愛情而重拾面對生活的能量,以香氣再度具象了女孩一夕之間、蛻變成女人的珍貴時刻。

普立茲小說獎得主安東尼.杜爾,曾帶著妻子和新生兒離開美國旅居羅馬一年,將所見所聞寫為散文集《羅馬四季》一書,體悟事事之所以甜美,在於事事並非永恆,永恆只存於記憶之中,遂於書中感歎道 ──

「人們說,窮極一生,也難以盡攬羅馬。」
raw-image

總是這樣的,往往一個人、一部電影、一段往事,成為我們認識世界的方式,代表了某座城市在我們心中的情感印象,即使稍縱即逝,仍然恆久記得人置身其中的模樣。面對此座歷史古城,我們曾停頓、佇足、離去、歸返,融入它的呼吸起伏,同時註定是羅馬和彼此的過客,才得以成就這場永恆眷戀。終有一日,建築物會斑駁,雕像會損毀,氣味會淡去,萬事萬物皆可能消失,就如少女遇見了愛情,也必須含笑放手,和羅馬的美一樣不可量化,電影反映了現實的苦澀,亦圓滿了現實的缺憾。

如今,羅馬不因時間流逝而失去隱隱然的偉大,《羅馬假期》不因時代進步而失去經典愛情之作的魔力,慎重道別之後,有人將永遠擁有巴黎,而公主和記者將永遠擁有羅馬,記憶中糖霜色澤的石子路兀自閃耀,甜美勇敢,無窮無盡,時空凝結於此。


raw-image

約翰森林 JOHNRAY |羅馬假期 複方精華|薰衣草、佛手柑

「羅馬,當然是羅馬。我會用一生來珍藏在這座城市裡度過的每一分鐘。」一次例行的親善巡訪,渴望平凡的公主在羅馬偷溜出走,卻意外邂逅了愛情。雖然愛情不能圓滿,但打破常規的公主,至少真切擁有過薰衣草般的療癒愛戀、佛手柑般愉悅的自由香氣。

raw-image

【約翰森林JOHNRAY 芳香電影院複方精華系列】

約翰森林 JOHNRAY 以《藍色茉莉》、《挪威的森林》、《羅馬假期》...... 等 13 部經典電影為靈感,藉由花果草樹的香氣,重現如沉浸於電影中的生活香氛儀式。

不論氣味或電影,都有如一扇任意門,可以讓人暫離現實,也可能走向自己,從每段生命故事找到身心的安放與歸屬。邀請你伴隨植物芬芳,⽤⼀場電影的時間出走吧!

*使用擴香時,建議持續兩小時後休息 20 分鐘,並保持室內通風。


我們知道影癡如你,要的不只是「N 分鐘看完一部電影」。《釀電影》有最精心慢釀的深度電影專題,一解你挑剔的味蕾。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已逾七旬的資深編劇荒井晴彥,近四年間連續執導兩部由當紅明星主演的大尺度作品──《火口的二人》和《花腐》,此舉顯然是為復甦其早年以「粉紅電影」起家的光景,更在改編既有文本之餘(註1),灌注社會時事與思辨,試圖勾勒出他眼中某種糜爛無望、蘊含毀滅慾望的「後三一一」式年輕世代眾生相。
如果有機會,我想和十多歲的我這麼說。持續呼喚著綠。因為你覺得不可能發生的事情可能發生,就像你以為不會結束的悲傷終會結束,而當你發現且願意承認所有的鐵齒都只是鐵齒的時候,那將會是你最好的時候。森林仍在那裡,茂密而蓊鬱,或許還有點起霧。你可以隨時走進去,但也可以隨時走出來。
從《小行星城》所指涉且至今方興未艾的國族與戰爭敘事,到《亨利.休格的神奇故事》暗諷的資本遊戲,眼花撩亂的商品、各式認同與議題、乃至眾媒體平台上的人設,無處不是故事。而曾經的我們入戲多深,即使時常像劇中劇的奧吉及其演員一樣,納悶著為何要用烤爐燙傷自己的手,卻仍照做了,而導演說,你做得很好
看過電影再讀腳本,聲音就活了起來。這是劇場和電影交融之後所帶給讀者的,而齊勒在三部著作中不斷探問的,關於母親的空巢、父親的失智、兒子的憂鬱,所希望帶給讀者的和坂本龍一相仿──在尖銳的對話背後,為的是擁有更多的理解。
故事巧妙地運用倒敘的方式,在榮仔回到香港的第一天,以「第七天」的字卡為始,隨著故事進行倒數回到「第一天」。香港自九七回歸到 2021 年的反送中運動,七月總有大事發生,未曾平靜,而用鬼片論及七月的香港,欲影射的社會現況便不言而喻。
愛情這個題材比起電影本身,歷史更為悠長久遠得多,即使是在 1948 年,那也已經是個被反覆說得薄如蟬翼的主題了。而尼可拉斯・雷依然選擇它作為第一部作品的題材,讓電影中的逃亡與愛情互為彼此的阻礙,卻也同時讓兩者因為碰撞而綻出火花。
已逾七旬的資深編劇荒井晴彥,近四年間連續執導兩部由當紅明星主演的大尺度作品──《火口的二人》和《花腐》,此舉顯然是為復甦其早年以「粉紅電影」起家的光景,更在改編既有文本之餘(註1),灌注社會時事與思辨,試圖勾勒出他眼中某種糜爛無望、蘊含毀滅慾望的「後三一一」式年輕世代眾生相。
如果有機會,我想和十多歲的我這麼說。持續呼喚著綠。因為你覺得不可能發生的事情可能發生,就像你以為不會結束的悲傷終會結束,而當你發現且願意承認所有的鐵齒都只是鐵齒的時候,那將會是你最好的時候。森林仍在那裡,茂密而蓊鬱,或許還有點起霧。你可以隨時走進去,但也可以隨時走出來。
從《小行星城》所指涉且至今方興未艾的國族與戰爭敘事,到《亨利.休格的神奇故事》暗諷的資本遊戲,眼花撩亂的商品、各式認同與議題、乃至眾媒體平台上的人設,無處不是故事。而曾經的我們入戲多深,即使時常像劇中劇的奧吉及其演員一樣,納悶著為何要用烤爐燙傷自己的手,卻仍照做了,而導演說,你做得很好
看過電影再讀腳本,聲音就活了起來。這是劇場和電影交融之後所帶給讀者的,而齊勒在三部著作中不斷探問的,關於母親的空巢、父親的失智、兒子的憂鬱,所希望帶給讀者的和坂本龍一相仿──在尖銳的對話背後,為的是擁有更多的理解。
故事巧妙地運用倒敘的方式,在榮仔回到香港的第一天,以「第七天」的字卡為始,隨著故事進行倒數回到「第一天」。香港自九七回歸到 2021 年的反送中運動,七月總有大事發生,未曾平靜,而用鬼片論及七月的香港,欲影射的社會現況便不言而喻。
愛情這個題材比起電影本身,歷史更為悠長久遠得多,即使是在 1948 年,那也已經是個被反覆說得薄如蟬翼的主題了。而尼可拉斯・雷依然選擇它作為第一部作品的題材,讓電影中的逃亡與愛情互為彼此的阻礙,卻也同時讓兩者因為碰撞而綻出火花。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八十-二十法則提到,在多數生活的現象中,約80%的效果是來自於20%的原因,除了經濟學、學習理論外,這個法則同樣也可以應用在生活中的幸福感上。 我們需要認知到擁有的越多不一定會越快樂,反而有可能會因為無法專注在少數事物上而產生空虛、迷茫的感覺。「極簡」精神最重要的一點在於放下對於「多」的執著,將有
Thumbnail
近期的「貼文發佈流程 & 版型大更新」功能大家使用了嗎? 新版式整體視覺上「更加凸顯圖片」,為了搭配這次的更新,我們推出首次貼文策展 ❤️ 使用貼文功能並完成這次的指定任務,還有機會獲得富士即可拍,讓你的美好回憶都可以用即可拍珍藏!
Thumbnail
藉著風格化的手法與杜撰的敘事填滿歷史的血肉,他的作品在在揭示了二十一世紀初美國後現代歷史的矛盾與衝突,從性別的層面橫跨對慾望的執著,從家庭的重組細察對信仰的癡迷,又或是在反思明星的互文性中偷渡消費文化的疏離,在中產階級家庭的解體與重組中埋入美國的歷史性。
Thumbnail
無疑地,這是《釀電影》創刊以來,分量最重的一個專題。 今年稍早,當得知國家影視聽中心與臺北市立美術館在籌備楊德昌大展,我們就知道這期的主題非此不可了。作為一個台灣的影評媒體,楊德昌導演其人其藝,是我們遲早要挑戰的題目;作為一個影迷,本次放映的楊導作品之完整、見世的無數件文物之豐富,都讓這個時機再看
Thumbnail
保羅湯瑪斯安德森作品,不是要確立關於人與信仰的關係的特定答案,而是透露了他的著迷於兩者之間的動態交互影響。終極解答不會是「不信」,也不該是「信」,而是在信與不信之間,在對什麼謙卑或臣服之前,先反覆被折磨地發現、確立某個「我」。
Thumbnail
自三〇年代開始,《藍天使》到德國新浪潮舵手之一的法斯賓達所導的《蘿拉》,「蘿拉」這個名字似乎與德國電影早早締下特殊的連結。而隨著千禧年來臨,《蘿拉快跑》(Run Lola Run,1998)宛若一則宣言,昭告舊時代已經過去,德國將會煥然一新、再次活躍於國際。
Thumbnail
梵天劍並未砍下罪人的頭顱,而是鎔鑄了集體的悲憤化成一股新力量,更像是黑暗中的一束光,《該死的阿修羅》的劇本經過一再被推翻又修正的歷程,達到了警世與教化的目的後,更深入一層的人性思考,相當讚賞編導對於故事編排的用心。最讓我驚艷的則是第三段的「假如」,人的善惡作為真的僅在一念之間,出逃的小狗Oreo彷彿
Thumbnail
為了景框之外的故事,《我們的藍調時光》的台詞有時很長,輕描淡寫講述某段沉重往事,有時很短,人物之間深層的愛恨纏繞、滄桑世故全數藏於其中。悲劇往往是「對」與「對」之間的衝突,失望和傷害可能因愛而生,你我看著,同時得以理解互不相讓的原因,讀懂彼此傷害的理由,接受情有可原的遺憾。
Thumbnail
從海德格的話語說,人是不斷逃避自己真實存在的虛無,他要走入一個非真實的存在,進入別人的世界,不需要面對自我,人是這樣的一個狀態,人是主動投入這個虛幻裏面,所以亦會很容易相信電影的世界,會覺得我們的電影是自傳性的,把《花果飄零》當作真實的故事去看。
Thumbnail
對我們來說,這是有一個好重要的意義,就是從長遠來看,將電影解放出來,把它脫離了市場的機制。意思是什麼呢?就是得到了創作的自由。電影作為藝術創作,經過我們的試驗,現在自由度就變得很徹底了,沒有了限制了,對電影的發展來說,這樣是很重要的。 緣起 如何可能? 如何入手? 導演的片言隻語 與談人介紹:
Thumbnail
《青春弒戀》甫上映就面臨口碑兩極化,意欲展現青春的迷茫與困惑,卻將人物的形塑呆板化。男主角被描繪為沈迷電玩、色情影像中的宅男,一遍遍強調電玩與暴力行為間的連結,簡化對人物形象的塑造,反倒更加污名化喜愛電玩的邊緣群體。女性角色如Monica也相當扁平地被想像為愛面子的拜金女,反倒合理化大眾對她的偏見。
Thumbnail
一路走來,狄西嘉當然改變了,隨著影壇風向的轉變,他將社會寫實電影揉進了義大利強勁的喜劇傳統,在嬉笑怒罵中灼見社會困境與人性脆弱。他更挑戰了弘大歷史,《烽火母女淚》與《費尼茲花園》中奏出了時代的輓曲。不知不覺,狄西嘉離我們而去也四十五年了,我總覺得一代電影大師的影響力莫過如此,暮鼓晨鐘、發人深省。
Thumbnail
八十-二十法則提到,在多數生活的現象中,約80%的效果是來自於20%的原因,除了經濟學、學習理論外,這個法則同樣也可以應用在生活中的幸福感上。 我們需要認知到擁有的越多不一定會越快樂,反而有可能會因為無法專注在少數事物上而產生空虛、迷茫的感覺。「極簡」精神最重要的一點在於放下對於「多」的執著,將有
Thumbnail
近期的「貼文發佈流程 & 版型大更新」功能大家使用了嗎? 新版式整體視覺上「更加凸顯圖片」,為了搭配這次的更新,我們推出首次貼文策展 ❤️ 使用貼文功能並完成這次的指定任務,還有機會獲得富士即可拍,讓你的美好回憶都可以用即可拍珍藏!
Thumbnail
藉著風格化的手法與杜撰的敘事填滿歷史的血肉,他的作品在在揭示了二十一世紀初美國後現代歷史的矛盾與衝突,從性別的層面橫跨對慾望的執著,從家庭的重組細察對信仰的癡迷,又或是在反思明星的互文性中偷渡消費文化的疏離,在中產階級家庭的解體與重組中埋入美國的歷史性。
Thumbnail
無疑地,這是《釀電影》創刊以來,分量最重的一個專題。 今年稍早,當得知國家影視聽中心與臺北市立美術館在籌備楊德昌大展,我們就知道這期的主題非此不可了。作為一個台灣的影評媒體,楊德昌導演其人其藝,是我們遲早要挑戰的題目;作為一個影迷,本次放映的楊導作品之完整、見世的無數件文物之豐富,都讓這個時機再看
Thumbnail
保羅湯瑪斯安德森作品,不是要確立關於人與信仰的關係的特定答案,而是透露了他的著迷於兩者之間的動態交互影響。終極解答不會是「不信」,也不該是「信」,而是在信與不信之間,在對什麼謙卑或臣服之前,先反覆被折磨地發現、確立某個「我」。
Thumbnail
自三〇年代開始,《藍天使》到德國新浪潮舵手之一的法斯賓達所導的《蘿拉》,「蘿拉」這個名字似乎與德國電影早早締下特殊的連結。而隨著千禧年來臨,《蘿拉快跑》(Run Lola Run,1998)宛若一則宣言,昭告舊時代已經過去,德國將會煥然一新、再次活躍於國際。
Thumbnail
梵天劍並未砍下罪人的頭顱,而是鎔鑄了集體的悲憤化成一股新力量,更像是黑暗中的一束光,《該死的阿修羅》的劇本經過一再被推翻又修正的歷程,達到了警世與教化的目的後,更深入一層的人性思考,相當讚賞編導對於故事編排的用心。最讓我驚艷的則是第三段的「假如」,人的善惡作為真的僅在一念之間,出逃的小狗Oreo彷彿
Thumbnail
為了景框之外的故事,《我們的藍調時光》的台詞有時很長,輕描淡寫講述某段沉重往事,有時很短,人物之間深層的愛恨纏繞、滄桑世故全數藏於其中。悲劇往往是「對」與「對」之間的衝突,失望和傷害可能因愛而生,你我看著,同時得以理解互不相讓的原因,讀懂彼此傷害的理由,接受情有可原的遺憾。
Thumbnail
從海德格的話語說,人是不斷逃避自己真實存在的虛無,他要走入一個非真實的存在,進入別人的世界,不需要面對自我,人是這樣的一個狀態,人是主動投入這個虛幻裏面,所以亦會很容易相信電影的世界,會覺得我們的電影是自傳性的,把《花果飄零》當作真實的故事去看。
Thumbnail
對我們來說,這是有一個好重要的意義,就是從長遠來看,將電影解放出來,把它脫離了市場的機制。意思是什麼呢?就是得到了創作的自由。電影作為藝術創作,經過我們的試驗,現在自由度就變得很徹底了,沒有了限制了,對電影的發展來說,這樣是很重要的。 緣起 如何可能? 如何入手? 導演的片言隻語 與談人介紹:
Thumbnail
《青春弒戀》甫上映就面臨口碑兩極化,意欲展現青春的迷茫與困惑,卻將人物的形塑呆板化。男主角被描繪為沈迷電玩、色情影像中的宅男,一遍遍強調電玩與暴力行為間的連結,簡化對人物形象的塑造,反倒更加污名化喜愛電玩的邊緣群體。女性角色如Monica也相當扁平地被想像為愛面子的拜金女,反倒合理化大眾對她的偏見。
Thumbnail
一路走來,狄西嘉當然改變了,隨著影壇風向的轉變,他將社會寫實電影揉進了義大利強勁的喜劇傳統,在嬉笑怒罵中灼見社會困境與人性脆弱。他更挑戰了弘大歷史,《烽火母女淚》與《費尼茲花園》中奏出了時代的輓曲。不知不覺,狄西嘉離我們而去也四十五年了,我總覺得一代電影大師的影響力莫過如此,暮鼓晨鐘、發人深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