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3-25|閱讀時間 ‧ 約 8 分鐘

為下個世代的瑞士所設計的歷史教育

Toni說著另一個Toni的故事,故事裡的Toni是說書人Toni的曾祖父。在100年前也就是1918年,Toni是瑞士山上農莊裡,某個有著10個孩子的農夫家中,最小且未成年的孩子。當時歐陸硝煙四起,沒有參戰的瑞士為了保衛國家,成年男子都從軍去了。Toni和媽媽、姊姊留在農村裡牧牛、耕作,上繳糧食給前線的軍人。像這樣供應前線補給的鄉下地區,大家也都是有一餐沒一餐的,吃飽幾乎是不可能的。

百年前瑞士政府計畫移民的歷史
一戰結束後(1914-1918年),哥哥爸爸們都回家了,勞動人口多了,但糧食仍然不夠。村長下令每一家至少要有一個孩子離開瑞士,到國外去討生活。Toni家的五個男孩抽籤,最小的他很不幸地抽到了。他拿著村子裡給外移人口的補助——三枚錢幣,帶著一個背包就出發了。離開家鄉前他做的最後一件事,是爬到山巔和這塊美麗的土地說再見。從瑞士的山上到了法國的一個港口,用僅有的三枚錢幣買了一張船票,出發前往美國紐約。當時的美國,是沒有戰火的淘金地,承載了無數移民的夢想,儘管Toni想念瑞士高山上的生活,但移往一個活得下去的地方是生存之必要。在寂寞的風浪中他唱起了山歌,引起了同行人的注意,用音樂結交了朋友。沉沉浮浮的海洋、各種語言的交雜間,他才了解和自己命運相同的人,在這世間有成千上萬,離開的人們心裡都帶著盼望。
在一封給父母的家書裡,Toni說他找到了一份建築工人的工作,因為山上農活的訓練,身強體健的他可以勝任。每當他在紐約的高樓之上做活,在離白雲最近的那一端時,他就想像著他已回到了家鄉。信末他也用英文寫下了一個短句,I am happy here,愛你們的Toni。但是他這一輩子再也沒回家看過自己的父母、再也沒有機會回到魂牽夢縈的山間。那個時代,回家是許多移民遙不可及的夢,異鄉的生存是現實最大的考驗。Toni的兒子在父親過世後回去了瑞士,來往兩大洲之間,Toni的孫子也回去了、他在瑞士出生的曾孫也名為Toni,象徵著我回來了。
一百年後這個瑞士人Toni講述著自己曾祖父的故事,為了生存與夢想,跨國的移動發生在不同的民族與土地上。瑞士在世界歷史中也曾屬於貧困的小國,幸好這個國家已經走過了那個時代。然而歷史是要傳下去的,讓後人知道一路走來的辛苦。

音樂在瑞士的鄉土教育
Toni的故事其實是一個兒童音樂會的劇本,是蘇黎世音樂廳為孩子準備的「認識樂器」的活動內容。說書人用瑞士德語為四歲以上的孩子講歷史故事,音樂穿插其間,苦難與哀傷激盪著、希望與未來也激盪著。這次主打的樂器是喇叭和阿爾卑斯號角,喇叭模仿出航的大船聲維妙維肖,阿爾卑斯號角吹出的山歌曲調也是文化的傳導。在寒冬尚未退去,春天還在路上的時節交替,大人小孩把表演廳擠滿了,一起在故事中取暖。對許多孩子來說,這也是第一次近距離接觸阿爾卑斯山號角,這個瑞士國家象徵之一的樂器。樂音悠長,繚繞耳間,彷彿置身山間。
黃色長管的樂器即是阿爾卑斯山號角。方常均提供
故事內容儘管有許多生命的殘酷,是幼小的孩子尚不明白的,在苦難中乘著希望而遠行的家鄉歷史,透過音樂劇的演出已留在心裡。在瑞士,鄉土教育極受重視,孩童們自然沉浸在母語教育、歷史故事與在地文化的傳承裡,未進入小學教育的孩子都能說上一口流利的瑞士德語。來自琉森、生活在蘇黎世的高階工程師Peter,為孩子選擇了蘇黎世最好的公立小學學區,和多數世間的父母一樣,期待給孩子最多與最好的。Peter說:「這裡的生活一切都很好,只是我的小女兒在蘇黎世上學以後,口音完全變成了一個蘇黎世人,回家還矯正我的琉森德語的口音。雖然我們是琉森的人,但是我的女兒在語言上已經不是了。」瑞士人對自己區域性的文化是最熟悉的,通常也自豪於自己的原生地區,口音就是一個辨別家鄉人的最直接標記。在哪裡長大、在哪裡得到的文化養分,形塑了瑞士人來自東南西北之間的差異,就像是台北人和台南人總有些不同。

每個瑞士人都認識的鸚鵡人葛洛比
在瑞士的鄉土教育裡,每個瑞士孩子都知道一個童書角色葛洛比(Globi),牠是一隻人形的鸚鵡,藍色的頭、黃色的嘴,還穿著一件黑紅交錯的格子褲。牠是許多瑞士孩子童年的美好記憶,在今日除了近百種瑞士主題的童書之外,還有無數的周邊商品。不只在德語區流行,在瑞士的其他語區也是知名的童書人物。葛洛比這個童書漫畫角色,原是一家瑞士百貨公司在1932年所創的廣告人物,行銷一舉成功後,也成立了葛洛比出版社大量出版系列童書,涵蓋瑞士所有的歷史、文化、生活、地理⋯⋯等主題。舉凡葛洛比登山、葛洛比鑿隧道、葛洛比參觀蘇黎世理工學院、葛洛比參觀瑞士國鐵、葛洛比作農活⋯⋯等,大小主題領著孩子們了解瑞士的文化。在早期也有政治不正確的情節,但與時俱進,圖文並茂,內容與主題不斷推陳出新。以孩子的口吻,簡單而精準的德語詞彙韻律,傳遞原汁原味的瑞士訊息。在出版不景氣的今日,葛洛比在瑞士仍有很可觀的童書、有聲書與周邊商品市場。
在鄉間提醒用路人當心孩童的葛洛比交通指示。方常均提供
2016年出版了葛洛比協助辦案的童書,書中的場景就是蘇黎世的老城。原本悠閒喝咖啡的鸚鵡葛洛比目睹了一樁銀行搶案,蘇黎世警局的霹靂小組邀請葛洛比加入協助辦案。劇情精彩刺激,也描述了蘇黎世霹靂小組如何打擊犯罪。這本書緣起於瑞士的警界近年有招募人數減少的現象,一個從小就是葛洛比書迷的霹靂小組成員提出這個出書的想法,於是他們與葛洛比出版社合作,把警察英勇保衛人民的事蹟與童書結合,用文字和漫畫圖像傳達警察這個職業的重要性。童書的出版當然不可能立竿見影,但他們放眼於10年、20年甚至是30年後的未來,期待透過書籍的呈現讓孩子對警察工作留下英勇、機智與專業的深刻印象,提升警察這個職業的形象,孩子們會夢想著有一天當上警察,成為人民的保護者,進而增加人才的招募。

童書在鄉土教育的運用
在早期葛洛比的書籍裡蘊含強烈國家符號的也不在少數,比方:葛洛比從軍、葛洛比與威廉泰爾(瑞士建國傳奇人物)、葛洛比務農,凡是孩子需要知道的瑞士人文知識,葛洛比都能告訴你。在二戰期間,曾出版過葛洛比參觀國家展覽,也隱隱約約說明著自己國家與他國的關係和差異。就在2015年,「參觀國家展覽」這本老童書,在瑞士的古書拍賣會以9,500瑞士法郎賣出,稱其為世界最貴童書也不為過。這個近90歲的童書漫畫人物慢慢淡化國家符號,對孩子所說的故事也增加了許多生活性的題材。而不變的是取材與內容都是依照瑞士國情來書寫,是永遠的鄉土教材,每年都會有三到四本新書出版,近年也搬上大銀幕
葛洛比教導孩子認識全球暖化問題。方常均提供
一個小國能獨立於大國之間,並保有自己的特點,世代傳承是培養國家民族獨立性不可缺的重點工作,孩子的鄉土教育也是國家百年大計的一環。童書中所隱藏的思想,在孩子的心靈裡是會慢慢發酵的。鄉土情懷與國家認同在每個人心裡,都是需要時間和養分才能看到吸收與成長。也正因為孩子是國家的未來,現在每一步的鋪墊,得要長期的積累才可能看到成果。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100年前瑞士還是一個貧窮的農牧國家,現在山上的人富起來了。貧窮線以下的人口大量減少,如何分配資源,如何解決社會問題,如何安身立命,這是每個國家當前的問題。他們是如何創造出一個社會進步和樂的共像?究竟是一個外人眼中的幻想,或者人間真有天堂?
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

發表回應

成為會員 後即可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