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向來對美國政治沒有太大興趣,但川普當選之後所謂的「假新聞」當道,卻把我變成了New York Times 和 Washington Post的訂戶、以及《The Late Show》和《Saturday Night Live》的忠實觀眾。
撇開柯米選在這個時點出書的動機、他個人對柯林頓提出檢控而影響2016美國大選的爭議、還有他新出爐的備忘錄不談,他在《The Late Show》節目裡提出了幾個很有意思的論點:
1.川普不應該被彈劾
柯米認為彈劾川普是一個短視的作法,他認為正確的作法是, 用選票在2020年把川普拉下台。
2.川普的推特霸凌是不OK的
川普在推特上對很多人做過人身攻擊,提及柯米的至少有50次以上,許多用詞跟小學男生吵架一樣幼稚。柯米說,如果他對這些人身攻擊不予理睬、其他人的也對這些事置若罔聞、整個國家對這種事視若無睹,那這些人身攻擊反而變成一件正常的事了。所以他決定挺身而出。
3. 川普對美國其實是一件好事
2016年的大選結果讓人跌破眼鏡,主要原因之一就是低投票率 — 55.6%(雖則美國自1972年起,總統大選的投票率就沒有超過60%)。川普像野火一樣燒毀了很多東西,但也讓美國動了起來,學生開始上街示威、國會開始動員起來,這是自尼克森「水門案」之後沒見過的情形。
「有破壞才有建設」
Stephen Colbert 和柯米對川都不是川普的擁戴者,30分鐘的訪談不時穿插對川普的冷嘲熱諷、笑料百出,結語卻極為積極而正面。
我看到了一個美國人在亂象中對未來的信心:
- 對民主制度「一人一票」的信念不曾動搖。相信絕大多數的美國選民是懂得分別是非善惡、有共同的價值觀,這些人最終可以在2020年的選舉做出正確選擇。
- 川普的「野火」有破壞性、但「野火」也鼓動了新氣象 — 開始有更多的人參與跟社會相關的議題。「有破壞才有建設」這句話一點不假。
- 改變要從自己開始 — 所以柯米決定拿起筆桿對抗川普這個「黑幫老大」。
公民參與 化行動為力量
對政治人物不滿應該是全世界共通的現象:選舉前對政治人物殷殷寄望、當選之後才發現自己選的人其實是個美麗的幻想。於是幾次循環之後也麻木了,最後不再參與,告訴自己「反正也不差我這票」。
更有甚者,因為現在是網路世界,人人可以發聲,在部落格、PPT、或臉書發洩一下,或者看過了跟自己觀點類似的政論節目,就心滿意足。
但我們不應該僅止於此。
多年以前,我剛搬到香港才幾個月,住在鴨脷洲的海怡半島。有一天我聞到窗外飄來的瓦斯味道,很猶豫要不要打電話告訴管理處。
那時我的廣東話處於「唔識聽唔識講」的階段,又愛面子、擔心自己過度敏感造成虛驚一場會被人取笑。我那時心想,要真是瓦斯漏氣,大樓的幾百個住戶當中,一定會有人主動通報管理處,不勞我這個外來人口費心。等了超過半小時,味道愈來愈濃,想想不對勁,只好勉為其難通報了管理處。沒想到真是瓦斯漏氣,而我是唯一一個打電話給管理處的人;瓦斯公司和消防大隊都來了,才把事情解決。
從那件事之後,我學到不可以等「別人」來處理事情;因為,別人也一樣在等別的「別人」出頭。
如果大家都在等「別人」來拯救,大家就一起淪陷了。
我們不能把改變寄望在別人身上,要改變我們覺得不公不義的事情,應該從我們自己身上開始。因為,如果沒有人開始採取行動,什麼事也不會發生。
讓我們一起成為參與改變的人,挺身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