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巧》讓讀者不會迷路的結構力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大家去吃buffet的時候,是否有看到什麼都想吃,全部都夾到盤子裡的經驗?
後果就是盤子裡混著生的,熟的,炸的和蒸的食物,酥脆的炸雞泡到湯汁而軟掉,水果沾到醬油變得又鹹又油。
看著這些混合在一起而失去風味的食物,我想到了我的文章。想傳達的太多,一股腦兒地塞在一個段落裡,讀者分不清我的觀點是什麼,只看到一堆文字在裡面,最後只好滑鼠往下滑,看都沒看的就過去了。
原因很簡單,就是文章缺少"結構" 。
結構就是依照論點,把要說的事做分類,定出不同的主題,然後在該主題內仔細的詳敘,告訴讀者我的想法,依類型可以分成二種結構:

時間
主題間若是有順序的,叫做時間結構。帶讀者去感受事件發生的過程,跟著情節起伏去體會心境的轉變,例如歷史故事或傳記類。


空間

主題間若彼此沒有順序,那就是空間結構。這是為了讓讀者去理解一些想法或解釋一些理論,有點像是論說文或一些專業性較高的書籍。

練習了幾次之後,發現「自問自答」是建立結構的好方法。動筆前自己先和自己開會,想一下文章內要告訴讀者什麼,一次一個主題,讓讀者能專注的品嚐。
就像裝食物的盤子,同類型的裝一起,才能吃到最棒的口感。
學會掌握結構除了用在寫作上,平常自己在讀書會中帶領導讀時,也派得上用場。透過拆解書中內容,重新建立結構,把知識"消化整理"後帶給聽眾,短短30分鐘內,就可以聽得到一本書裡的各種觀點,為忙碌的現代人省下了不少時間。

你是否覺得想說的事情太多,迫不及待的想把內容寫給大家呢? 別急,讓子彈飛一會兒,也讓你的思緒停一下,問問自己有什麼要說?哪一項要先說?

找出結構後再下筆,一定能讓你的想法更完整的傳達到讀者心中。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53會員
40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林凱彥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什麼!文章也可以減肥?是胖在哪裡?要怎麼減呢?
雖然現在"漲聲四起",銅板美食減少的情況漸漸成為一種不可逆的常態,但除了價錢之外,消費者更關心的是,品質有沒有跟著提升?我們吃的是否安心?
二月時台中在短短一年多的時間,有多達六家夜市倒閉。其中號稱全台最大的經貿文創觀光夜市,回顧當初在開幕時還請來藝人表演,好不風光,但不到三年就吹熄燈號,這究竟發生了什麼事?
運用上課前後,抽問三個同學講出重點的方法,讓孩子帶著"搜尋重點"的心理準備進到課堂,如此一來,孩子在吸收知識時會更紮實,在學習時也會留下深刻的印象。
彰化縣花壇鄉灣東村今年「黃緣螢」、「黑翅螢」因復育成功,因此吸引大量遊客湧入,結果造成螢火蟲死亡。我們究竟要如何讓賞螢活動與保育生態兩者達成平衡呢?
什麼!文章也可以減肥?是胖在哪裡?要怎麼減呢?
雖然現在"漲聲四起",銅板美食減少的情況漸漸成為一種不可逆的常態,但除了價錢之外,消費者更關心的是,品質有沒有跟著提升?我們吃的是否安心?
二月時台中在短短一年多的時間,有多達六家夜市倒閉。其中號稱全台最大的經貿文創觀光夜市,回顧當初在開幕時還請來藝人表演,好不風光,但不到三年就吹熄燈號,這究竟發生了什麼事?
運用上課前後,抽問三個同學講出重點的方法,讓孩子帶著"搜尋重點"的心理準備進到課堂,如此一來,孩子在吸收知識時會更紮實,在學習時也會留下深刻的印象。
彰化縣花壇鄉灣東村今年「黃緣螢」、「黑翅螢」因復育成功,因此吸引大量遊客湧入,結果造成螢火蟲死亡。我們究竟要如何讓賞螢活動與保育生態兩者達成平衡呢?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如果把一篇文章比喻為豆腐,先學習好如何做豆腐,再來切塊(換段)、切絲(換行)。許多網路發表的人常常用切塊或切絲,把自己的文章拆開,這並不妨礙讀者吸收,反而因為適合閱讀而更好消化,如果豆腐沒有做好,那無論是切塊、切絲,讀起來就是有點不對勁。
Thumbnail
串上的烤雞肉串,為什麼總是一塊一塊地拆開來吃呢? 在家裡吃的時候,每人各吃一串。 在居酒屋裡吃的時候,三個人共用一串。 雖然沒有人會明說「這樣可以共享」,但那種默契的體貼總是若隱若現。 聽說第一口撒多點鹽,是師傅特地這樣調味,讓它更美味。 好像是在電視上看到的說法。 但眼前這塊不知是第幾
  很多創作者書寫故事時,會有意識地追求「起、轉、合」或「三幕劇」形式,尋找一種「公式」來安排劇情。   上一篇文我提到「所有屬性和套路都是化約過的成果」。所謂「理論」其實是「經驗」的總和,但不能反過來以「理論」來替代「經驗」。
如果你問對方「喜歡吃什麼?」這問題可能都比回憶難回答,因為回答你之前還要想哪個食物才是我喜歡的,為什麼喜歡,其實是需要思考的,但如果是講出某個回憶或是體驗就不用。 比如你問「你上次去吃XX覺得如何,好吃嗎?」對方較容易告訴你他的體驗,因為記憶會一一浮現。 透過問及回憶和經驗,我們能更容易接近
假設有人問你「你吃飯了嗎?」「吃了」「吃什麼?」「吃便當」「買回來吃嗎?」像是這樣的對話,你應該有被逼問的感覺,那是因為你不知道對方聽了你的答案之後,在想什麼。就只有一直被問的煩躁感。 所以正確做法是要重複ㄧ遍對方答案,並適當回應想法,再提出下一個問題。 每個問題都應該建立在對前一個回答的理
Thumbnail
在會議中進行口頭報告時,要具有結構化的能力,以提高效率。結構化思考和表達可以節省雙方更多時間,提高效率。本文介紹了結構化報告的技巧,包括先行結論、提供證據支持、歸類分組和邏輯遞進。透過結構化的報告,可以幫助自己整理資料、整理思路,同時能讓對方快速理解和同意觀點,提升業務處理能力。
Thumbnail
不同食譜、不同烹調方式、不同人經營、對食物不同的想像和創意……各種「本質」以外的因素,就是各家路數滷肉飯一直出現、一直有人會去吃的原因。 同樣的,一套「先有再說」的論述,你看我怎麼說,其它國內外知名作家又怎麼表達?想必都會套入個人的價值觀與生活感受,帶出觀點的獨特──這是書寫者的體驗,造就本質詮釋
Thumbnail
三餐的重要性,各有表述;三餐如何規劃,各有需求與方便性。
寫作是一個無盡發想的過程,在各個主題下有著多樣的分享類型,然而,若欲在特定領域建立專業,持之以恆地針對特定主題進行分享是不可或缺,依此在這種情況下,如何有邏輯的建構文章主題變得至關重要。
在剛開始練習寫作的過程中,我總是一股腦地想把自已想說的全部寫了出來。但文章分享出去後,會發現按讚的數量有限、完讀率很低,當我試著去比對商周熱門的文章後,發現有很多的差異點,其中一點就是商周文章許多都是職場情境對話起頭。查看網路上所提及的寫作技巧,才知道這樣的文章鋪陳,其實是為了增加文章的代入感。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如果把一篇文章比喻為豆腐,先學習好如何做豆腐,再來切塊(換段)、切絲(換行)。許多網路發表的人常常用切塊或切絲,把自己的文章拆開,這並不妨礙讀者吸收,反而因為適合閱讀而更好消化,如果豆腐沒有做好,那無論是切塊、切絲,讀起來就是有點不對勁。
Thumbnail
串上的烤雞肉串,為什麼總是一塊一塊地拆開來吃呢? 在家裡吃的時候,每人各吃一串。 在居酒屋裡吃的時候,三個人共用一串。 雖然沒有人會明說「這樣可以共享」,但那種默契的體貼總是若隱若現。 聽說第一口撒多點鹽,是師傅特地這樣調味,讓它更美味。 好像是在電視上看到的說法。 但眼前這塊不知是第幾
  很多創作者書寫故事時,會有意識地追求「起、轉、合」或「三幕劇」形式,尋找一種「公式」來安排劇情。   上一篇文我提到「所有屬性和套路都是化約過的成果」。所謂「理論」其實是「經驗」的總和,但不能反過來以「理論」來替代「經驗」。
如果你問對方「喜歡吃什麼?」這問題可能都比回憶難回答,因為回答你之前還要想哪個食物才是我喜歡的,為什麼喜歡,其實是需要思考的,但如果是講出某個回憶或是體驗就不用。 比如你問「你上次去吃XX覺得如何,好吃嗎?」對方較容易告訴你他的體驗,因為記憶會一一浮現。 透過問及回憶和經驗,我們能更容易接近
假設有人問你「你吃飯了嗎?」「吃了」「吃什麼?」「吃便當」「買回來吃嗎?」像是這樣的對話,你應該有被逼問的感覺,那是因為你不知道對方聽了你的答案之後,在想什麼。就只有一直被問的煩躁感。 所以正確做法是要重複ㄧ遍對方答案,並適當回應想法,再提出下一個問題。 每個問題都應該建立在對前一個回答的理
Thumbnail
在會議中進行口頭報告時,要具有結構化的能力,以提高效率。結構化思考和表達可以節省雙方更多時間,提高效率。本文介紹了結構化報告的技巧,包括先行結論、提供證據支持、歸類分組和邏輯遞進。透過結構化的報告,可以幫助自己整理資料、整理思路,同時能讓對方快速理解和同意觀點,提升業務處理能力。
Thumbnail
不同食譜、不同烹調方式、不同人經營、對食物不同的想像和創意……各種「本質」以外的因素,就是各家路數滷肉飯一直出現、一直有人會去吃的原因。 同樣的,一套「先有再說」的論述,你看我怎麼說,其它國內外知名作家又怎麼表達?想必都會套入個人的價值觀與生活感受,帶出觀點的獨特──這是書寫者的體驗,造就本質詮釋
Thumbnail
三餐的重要性,各有表述;三餐如何規劃,各有需求與方便性。
寫作是一個無盡發想的過程,在各個主題下有著多樣的分享類型,然而,若欲在特定領域建立專業,持之以恆地針對特定主題進行分享是不可或缺,依此在這種情況下,如何有邏輯的建構文章主題變得至關重要。
在剛開始練習寫作的過程中,我總是一股腦地想把自已想說的全部寫了出來。但文章分享出去後,會發現按讚的數量有限、完讀率很低,當我試著去比對商周熱門的文章後,發現有很多的差異點,其中一點就是商周文章許多都是職場情境對話起頭。查看網路上所提及的寫作技巧,才知道這樣的文章鋪陳,其實是為了增加文章的代入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