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換行」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昨天剛好看到一篇粉絲專頁的文章(https://reurl.cc/z1V31V),討論跟學習寫作有關的發文,故有感而發,昨天跟今天都在個人的粉專發表心得。因為學習寫作,要學的是人家的「血肉」(內容)與「骨幹」(架構),而不是「換行」。

我曾經寫過「一般文章」跟「網路文章」是兩回事,而在這篇粉絲專頁文章裡提到的Jemmy Ko,我個人也有在追,他的換行寫作,比較偏「網路文章」,是極易「入口」且輕鬆閱讀的。而「網路文章」如果要成為實體書裡的文章,那還是得出動編輯就文章的屬性、重點,還要配合整本書的主題進行調整。

就像一間餐廳,食物只要夠好吃,達到一定的水準,今天它的裝潢是美式風還是歐式風,那都無所謂。也就是要學習人家的寫作,是在學對方文章裡的用字遣詞、文法、大架構與小架構等,而不是「換行」。

有些人寫的雖然是長篇大論,甚至是兩、三千字,仍然有一票死忠讀者,因為他的內容是「容易入口」的。

如果把一篇文章比喻為豆腐,先學習好如何做豆腐,再來切塊(換段)、切絲(換行)。許多網路發表的人常常用切塊或切絲,把自己的文章拆開,這並不妨礙讀者吸收,反而因為適合閱讀而更好消化,我個人也常在用。如果豆腐沒有做好,那無論是切塊、切絲,讀起來就是有點不對勁。

一篇完整的文章,不管換不換行,人家都會看下去。因為作者已經把完整的文章寫完了,寫完之後,再來拆開、換行,甚至不換行,那都無所謂了,因為文章的呈現方式是完整的。而所謂的「完整」,指的是文章的主架構,以及詞彙之間流暢的銜接,並不是說寫了二、三十句短短的句子,把它集中起來,就叫做「完整」,這是兩種完全不同的狀態。

先去研究文章的內容怎麼寫,再來研究怎麼呈現;先研究豆腐怎麼做,再去想要豆腐乾(分段)還是豆腐絲(分行)?

我自己在寫粉專的文章時,我還是回到word,將它視為一般的文章在寫,然後貼到粉專,因應網路的習性,我還會進行調整,從原本的「一般文章」調為「網路文章」,其中也包括「換行」。

同樣一篇文章,從粉專移到部落格,我也要花上一段的時間再進行微調、修正,那如果剛好這篇文章要改成專欄文章,或是成書的話,又會再重新調整。花了這麼多時間,只希望呈現出來的意思能夠精準。

說了這麼多,其實一句話也就可以做為結尾──想要學習怎麼寫文,不要本末倒置。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ngela Chen-avatar-img
2024/08/17
有人一句一行,沒有標點符號,我看了真會抓狂。
梅洛琳-avatar-img
發文者
2024/08/17
Angela Chen 哈哈~~確實也有這種情形XD
avatar-img
梅洛琳的沙龍
92會員
350內容數
從「寫書」這回事,認識「故事」、「寫作」、「文章」、「文字」。 從「寫書」這回事,認識「自由工作」、「WFH」、「接案心得」。
梅洛琳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4/27
「立體」人物並不一定是討喜的,很可能讓人討厭,甚至氣得牙癢癢地,但他可以可愛又可恨,或是可恨又可憐。
Thumbnail
2025/04/27
「立體」人物並不一定是討喜的,很可能讓人討厭,甚至氣得牙癢癢地,但他可以可愛又可恨,或是可恨又可憐。
Thumbnail
2025/04/20
先說小說開頭,「開頭」是吸引編輯、讀者想要看下去的重要部份,所以開頭吸引人的話,才會看下去。 但是,這不代表它不能鋪陳。      「開頭」是吸引編輯、讀者想要看下去的重要部份,所以開頭吸引人的話,才會看下去。
Thumbnail
2025/04/20
先說小說開頭,「開頭」是吸引編輯、讀者想要看下去的重要部份,所以開頭吸引人的話,才會看下去。 但是,這不代表它不能鋪陳。      「開頭」是吸引編輯、讀者想要看下去的重要部份,所以開頭吸引人的話,才會看下去。
Thumbnail
2025/04/13
在確認自己想要寫什麼故事,幾乎在同時,就可以決定想要寫「什麼樣的故事」,或是「想要寫主角的故事。」
Thumbnail
2025/04/13
在確認自己想要寫什麼故事,幾乎在同時,就可以決定想要寫「什麼樣的故事」,或是「想要寫主角的故事。」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豆腐切成厚薄兩種,翻面慢慢煎。放冷後加山海醬與香椿醬。 感覺像西班牙主餐前小點。覺得很不錯。哈,自得其樂的廚藝創作。 開心🥳!
Thumbnail
豆腐切成厚薄兩種,翻面慢慢煎。放冷後加山海醬與香椿醬。 感覺像西班牙主餐前小點。覺得很不錯。哈,自得其樂的廚藝創作。 開心🥳!
Thumbnail
如果把一篇文章比喻為豆腐,先學習好如何做豆腐,再來切塊(換段)、切絲(換行)。許多網路發表的人常常用切塊或切絲,把自己的文章拆開,這並不妨礙讀者吸收,反而因為適合閱讀而更好消化,如果豆腐沒有做好,那無論是切塊、切絲,讀起來就是有點不對勁。
Thumbnail
如果把一篇文章比喻為豆腐,先學習好如何做豆腐,再來切塊(換段)、切絲(換行)。許多網路發表的人常常用切塊或切絲,把自己的文章拆開,這並不妨礙讀者吸收,反而因為適合閱讀而更好消化,如果豆腐沒有做好,那無論是切塊、切絲,讀起來就是有點不對勁。
Thumbnail
  圖文不符w這照片是紅燒的哈哈   話說,這裡分享的都是超級簡易版,盡量減少食材的準備和烹煮的步驟,讓大家可以輕鬆就能吃到差不多味道的料理,所以別追究精緻度喔!感謝!   
Thumbnail
  圖文不符w這照片是紅燒的哈哈   話說,這裡分享的都是超級簡易版,盡量減少食材的準備和烹煮的步驟,讓大家可以輕鬆就能吃到差不多味道的料理,所以別追究精緻度喔!感謝!   
Thumbnail
如何煮出好吃的鮭魚豆腐佐金針菇佐櫻花蝦味噌湯教學
Thumbnail
如何煮出好吃的鮭魚豆腐佐金針菇佐櫻花蝦味噌湯教學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豆腐與人生之間的比喻,描述了人生如同豆腐一般需要時間和經歷才能入味。透過與父母的相處,以及被魯的過程比喻成豆腐的吸收滷汁,作者將人生比喻成豆腐的成長歷程。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豆腐與人生之間的比喻,描述了人生如同豆腐一般需要時間和經歷才能入味。透過與父母的相處,以及被魯的過程比喻成豆腐的吸收滷汁,作者將人生比喻成豆腐的成長歷程。
Thumbnail
藉由簡單的烹煮步驟與擺盤巧思,讓你在家也能料理出高人氣小吃,讓臭豆腐變得好吃又美味。​
Thumbnail
藉由簡單的烹煮步驟與擺盤巧思,讓你在家也能料理出高人氣小吃,讓臭豆腐變得好吃又美味。​
Thumbnail
很容易有成就感的一道菜,做法簡單。
Thumbnail
很容易有成就感的一道菜,做法簡單。
Thumbnail
調味的準備,就是對過去記憶的重新定義。你需要各種元素組合出記憶中的味道,才能獲得味道中的記憶。
Thumbnail
調味的準備,就是對過去記憶的重新定義。你需要各種元素組合出記憶中的味道,才能獲得味道中的記憶。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