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兩個月多沒更新的原因:其中一個月去了京都,而返港後一直有點忙, 不停的清理/整理家居,又近來感冒一直未完全康復。
去京都整整一個月的原因,主要想到上一次造訪已是五年前,而且又想轉換一下環境過日常的生活,所以一個月來的所謂京都之旅,基本上除了有一個周末加插去東京與朋友會面,以及另一周末又有朋友前來京都一同遊玩,加上我愛隔數天換一家旅館外,基本上都是在市內逛逛,沒有踏足很多景點。但繪本都有在製作,現在還完成當中,之後有機會再分享。
喜歡思考的自己, 近來想到山上要喝到清澈的水,就要選擇流動中的水,因為流動中的水,除了把最清淨的帶過來同時也把骯髒甚至有害的成分(若有)帶走。這裡的重點是「流動」,同樣道理也適用於一個空氣流通對個人健康的影響、人體的循環系統。其實,人生也如此。
但人生又如何流動呢?先從我們最典型的渴求:「安穩 」說起,我們想自己一生中無風無浪、順順利利,具體的做法是一份能做到退休的職業、一個終生伴侶等。簡單來說是舒適圈。
這樣的舒適圈,除了戰後那約三十年百廢待興的年代,基本上很難做到零風險 和零成本,或一定的努力達到預期的成效。所做的事,困難、風險是難以避免,且結果不如預期,才是最正常的事。
- 我們避不過hard times,但可以縮短這時間,如採取應對措施;
- 我們不可能為了避免在外被動物攻擊,而留在家不外出找食物,這樣遲早會餓死,因為不會等到有食物「從天而降」。我們只能外出,但可以嘗試找東西保護自己。
所以想自己運氣好一點,不是要祈求無風無浪、百分百成功。就算有算命的告訴自己運氣好,還是得靠自己外出和做點事情,否則神仙都沒辦法。我們需要的,是讓多點事情發生在自己身上,才有機會有好運。
當然,有些事情成效不大,有些事情比較 吃力。而且時間有限,沒可能什麼事都去做。
之前曾因一些不開心的事諮詢過網上有寫網誌的一位心理諮商師,她建議我預想五年後的自己。我明白到,一個人要有自己很想做的事情,對想做的事有一份熱情,做起來讓自己快樂,不會因成本高、困難而卻步。
這造就個人信念, 對於想做的事讓自己有了內在的力量而支撐著而一直持續下去,這份信念大大減低分心的機會;也不會受別人的眼光、批判等影響;做決定時更容易不再猶豫;更能保護自己:因為你有選擇,不再依賴別人的安排。
很多人會說一個人要有別人的幫助,事情才能完成。助力的確重要,但也不能因而忽略自身的力量。畢竟助力只是一種「補充」,前提還是學習了解自己,慢慢掌握自己想要什麼,助力才得以成立。
當經歷過一些事,明瞭上述道理,最應該要做的事就是好好對待自己,做最想做的事如畫畫 ;不快的經歷要結束,還留在心裡的話,只會延續到未來。未來應該是新的一頁,有新的階段,不應因過去而妨礙新的發展。
朋友建議我去東京大神宮求戀愛,我去了也得到最好的第一籤!我相信這個結果,並非因為這裡很靈驗,而是相信自己的決心 ,因為人生大改版,讓生命更流動,流動就有更多嶄新的機會。這就是為什麼幸福就是流動的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