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的工作或生活中充滿了不喜歡或沒興趣的事情,但又不能不做?想學習一項新的技能或者培養一個新的習慣,發現自己很難堅持下去?感到無趣、煩惱、焦慮或壓力大?做的事情雖然是對的,但是沒有任何的樂趣和動力?
首先我們先來看以下三點:
一.什麼是喜歡有興趣的事情?
就是那些能讓你感到快樂、滿足、自信、充實、成長的事情。這些事情不一定是別人認為有價值或者有用的,也不一定是社會期待或別人要求你做的,而是你自己內心真正想做的。可以是任何領域或者範疇,比如音樂、藝術、運動、閱讀、寫作、旅行、攝影、烹飪等等...
二.為什麼做喜歡且有興趣的事情能長期持續?
因為當你做喜歡有興趣的事情時,你會產生一種稱為「心流」(flow)的心理狀態。
心流就是指你完全投入當下的活動,忘記時間、空間、自我和其他干擾,只感受到活動本身帶來的快感和挑戰。
心流可以提高注意力、專注力、創造力、學習和記憶力,同時也可以減少壓力、焦慮和負面情緒。當你經歷了心流之後,你會想要再次體驗這種美妙的感覺,所以你會更加積極地尋找和參與喜歡有興趣的事情,從而形成一個正向循環。
三.如果被迫做不喜歡的事情會怎樣?
如果只是因為外在的壓力或者期待而逼自己做某些事情,像是不喜歡的工作與學業、人際交友圈等...即使這些事情是對的,或是為了生存或自我實現,但是如果沒有內在的動機和興趣,我們很難享受過程和結果。甚至可能撐不了多久,反而因此影響到生活,嚴重甚至可能導致抑鬱、焦慮、失眠、身體疼痛等心理和生理問題。
這些問題不僅會影響我們的工作表現和人際關係,也會傷害我們的健康和品質,最終導致放棄或身心俱疲。
根據一項調查,有超過六成的台灣上班族表示自己對工作不滿意或不快樂;而另一項研究則發現,長期處於不快樂的狀態,會增加罹患心血管疾病、癌症等致命疾病的風險。你會覺得無聊、累、沮喪、挫敗,甚至產生抵觸和反感。
那麼,如何對沒興趣的事保持動力呢?這裡有3個建議與技巧:
技巧1: 找出事情背後的目的和意義。
我們不喜歡一件事情,是因為沒有看到它背後的意義。我們可能覺得它是無關緊要的,或者是與我們的目標無關。
有時候,我們做一些事情並不是因為我們覺得有意義或者有樂趣,而是因為我們覺得它們是必要或者是責任。例如 : 我們可能不喜歡上班,但是它可以賺錢生活。
可能不喜歡寫報告,但你知道這是為了向老闆展示你的工作成果;可能不喜歡運動流汗,但你知道這是為了自己的身體健康,我們可能不喜歡打掃房間,但是我們知道它可以讓我們住得更舒適和衛生等等...
當明白了你做某件事情的原因時,就可以從中找到一些內在動機,像是可以因此增加績效與獎金的機會或讓身材體態變好,可以吃得更多(?)等等...
如果想要改變自己的工作或生活狀況,我們可以尋找一些志同道合或有相同目標的人或社團,並互相鼓勵和支持。這樣可以感到更有歸屬感和安全感。
如果想要學習一項新技能,可以記錄自己的進步並和別人分享。這樣可以感到更有動力和自信,也可以增加成就感和滿足感。
我們可以:
- 尋找這件事情與你的價值觀和興趣的相關性,並專注於它們。
- 想像這件事情完成後會帶來什麼好處和正面影響,並把它們視為一種獎勵。
- 尋求他人的支持和鼓勵,並分享你的成果和感受。
技巧2: 把你沒興趣的事情變得有趣。
我們做一些事情並不是因為覺得它們有意義或者有價值,而是因為我們覺得它們有樂趣或有挑戰性。
我們可以嘗試把沒興趣的事情和有興趣的事情結合起來,比如在讀書時聽自己喜歡的音樂或聽
我的podcast,或者在打掃房間時看Netflix或迷片(誤?)。你也可以它當作一種挑戰或遊戲,設定一些時間限制或獎勵制度來增加刺激感。
例如 : 如果不喜歡自己一個人去健身房重訓,你可以選擇一種你喜歡的運動方式,像是戶外騎車、跑步、瑜珈、游泳等,或者找一些朋友或群組,揪團一起運動。運動完可以吃一次大餐作為犒賞等..
如果要完成一項不喜歡的任務,可以先把它分解成一些小步驟,並在完成每一步後給自己一些讚美或小禮物,先求有再求好。
我們可以:
- 設定小挑戰,先求有再慢慢追求更高的水準和品質。
- 設定小獎勵,並在完成每一個小步驟後獎勵自己。
- 創造一些變化和驚喜,並在不影響效果的情況下嘗試不同的方法和工具。
技巧3: 尋找事情中的學習機會
例如 : 從寫報告中學習到如何組織思路、表達觀點、使用語言等。你也可以從讀書中學習到新的知識、觀點、方法等。也可以從打掃房間中學習到如何管理時間、空間、物品等。
當我們把沒興趣的事情視為一種學習與嘗試的過程時,就可以提高我們的意願和動機,同時感到有意義,也可以發現一些新的興趣和樂趣。
-可以藉此嘗試了解自己的極限與能力到哪裡
-開放可能性,練習以不同角度看待事情
可能看到這邊還是感覺有些心有餘而力不足,或是可能覺得好像也沒那麼嚴重,咬緊牙撐一下就過去了,何必弄這麼複雜呢?
那我想來帶你看如果一個人長期逼自己做不喜歡的事情,會有哪三種不良影響?
一 .壓力增加:
當我們做不喜歡的事情時,會感到壓力,因為要克服自己的抗拒和厭惡感。這種壓力會讓你的身體分泌更多的皮質醇和腎上腺素,這些荷爾蒙會導致血壓升高,心跳加快,免疫系統下降,長期可能會引起頭痛、胃痛、失眠、等症狀。。
二 .情緒低落:
可以想像以前上數學課或沒興趣的科目時的感覺,當我們做沒興趣的事情時,會感到無聊,因為無法從中獲得樂趣和滿足。這種無聊會讓大腦分泌更少的多巴胺和血清素,這些神經遞質會影響你的情緒和動機。如果持續下去,你可能會出現抑鬱和焦慮的症狀。
三 . 人際關係惡化 :
時間久了可能會無意識地,開始對周圍的人事物感到不滿和抱怨。會變得易怒和冷漠,不願意與他人溝通或合作。這些行為會在不知不覺中影響我們的人際關係,可能會破壞與親密的家人朋友、伴侶或同事的關係,導致整體生活品質與滿意度下降。
最後,幫大家總結三個技巧 :
技巧一 : 找出事情背後的目的和意義。
技巧二: 把你沒興趣的事情變得有趣。
技巧三: 尋找事情中的學習機會。
長期做不喜歡的事對身心及生活各個面向的不良影響是多方面的,並且是相互影響的。如果不想讓自己無意識的陷入這種困境,我們可以及時有意識的覺察,調整自己的心態和行為,可以試著找到自己真正喜歡的事。若找不到也沒關係,也很自然正常,千萬不要因為找不到或不知道而徒增另一種壓力與困擾,這樣,才能夠保持身心平衡。
當然,我知道人在江湖身不由己,並不是所有人都適用於這些方法與技巧。
即便很多事情與道理本身都清楚明白,但知道就是做不到,這也不是你我或是誰的問題,而是人之常情,我們只需要看見並接納,這只是作為一種不同的觀點與角度的提醒。
今天的分享就先到這邊,如果有其他想法或建議想分享,都歡迎留言或私訊告訴我,喜歡或覺得有幫助也可以幫我按讚或分享,是對我最好的支持與鼓勵,我們下次見,掰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