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7-18|閱讀時間 ‧ 約 4 分鐘

念念不忘必有迴響《The Double Life of Veronique》(1991)

A film about a feeling. Like all feelings(Roger Ebert,2003)
Photo from IMDb
Photo from IMDb
入耳動心、沒入心弦 聲音相當適合描繪隱而不彰的情感、抽象又難以視見的各種難言。影評人Roger Ebert:「a film about a feeling. Like all feelings」。若以村上春樹的口吻,大概就是有很多「什麼」在其中。光暈、音樂、聲音等,無一不溢滿著難以言表的感受。
在學校偶戲公演場景中,Veronique(Irène Jacob飾)與Alexandre Fabbri (Philippe Volter飾),兩對眼神偶然交會的男子與女子,未竟之語無意撞進靈魂深處,成為彼此魂牽夢縈的那個人。她們透過一種對美的手段、一種用藝術闡述心機的方式,碰觸、叩問著彼此。 It evokes.(Roger Ebert,2009)
以聲音召喚、魅惑靈魂 在隔著各自車窗望著對方該場戲中,Fabbri先以兩次喇叭鳴聲提醒Veronique手上菸拿反,開啟聲音儀式來召喚她。
深夜裡透過話筒播放音樂、饋贈一條綁帶與印有聲波譜的捲紙,最後是一捲城市聲景錄音。這一連串的聲音連鎖反應從聆聽、再現、到最後身心靈投入行動,不妨將之視為聲波從聆聽感受的層次,逐漸主導肉身行動的過程。尤其當Veronique望著聲波譜把玩著綁帶時,陣陣漣漪般地擾動心弦呢語,騷動心裡最柔軟的那塊。
陌生卻怦然心動的聲音風景 按下錄音機播放鍵後聲音的同時,我們同Veronique藉由聲音想像那個城市景觀。打字聲、將紙揉成一團後丟地上的聲音、開門與腳步聲、啟動車子揚長而去,踏上樓梯聲、車站大廳廣播聲、咖啡廳門打開聲、女服務生邊說著PARDON  PARDON(法語:抱歉/打擾之意),襯著遠方廣播著列車車次,突然一陣爆裂聲與火勢聲後警笛聲響.....
導演並不是透過畫面蒙太奇來解釋(打擾),我們只是靜靜看著她,我們猜、我們感覺,也想像著Veronique的想像
一個女子是否有可能回應陌生男子的呼喚? 她動心起念前往尋找男子所在的聲音之處。於是我們隨她一起穿越人聲鼎沸的車站,看見路旁一台焦黑的車,繼續往前找尋能聽見廣播「前往瑟堡3315號班車」的咖啡廳。推開玻璃門,坐在一男子離開的位置上,迎來一位說著「PARDON  PARDON」穿著矮高跟的女服務生,Veronique笑了,不只是因為這些Déjà vu ,更是望見桌面上的一台錄音機。這裡就是那裡了。
想起國片《最遙遠的距離,2007》中,小雲(桂綸鎂飾)與小湯(莫子儀飾)的錄音帶之情,也想起《重慶森林,1994》裡,透過一首歌,讓阿菲(王菲飾)對警員663(梁朝偉飾)的癡迷有了依附、實踐了召喚靈魂對象的儀式。
導演於訪談中提及本片:我們都應該更有意識、更小心留意的看待身邊的人。舉凡我們所做再微小的舉動,都會影響交錯著彼此的命運
美就是美、惡也是一種美 最後我們想提問;美與愛不必全然有醜惡的對應才得以存在,美就是美、惡也是一種美。陌生男子的呼喚或許是一種惡,但惡中不同樣也有美在其中嗎?這部片難以言喻、捕捉的美,正如鏡頭帶著我們凝視Irène Jacob容貌一般,Roger Ebert:「She has a good face」。我們如此深陷卻又似遠忽近、若即若離,在凝視光影與聲音的擾動下,有瞬息永恆的美與靈光在其中。 (本文同步刊登於【電影聲音隨筆Sounding A-Z】網站)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