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評|側耳傾聽時光的踱步 ─《記憶》

更新於 2023/04/18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基於某種共識,時常有人將觀影的過程,比喻成靈魂出竅,彷彿踏入故事,即能擺脫肉身束縛,展翅飛往不一樣的國度。誠然,聲音與畫面就是電影的經緯線,編織的各種光景,部分似曾相識,部分素未謀面。身處其中,我們跟著作品重新丈量世界,甚至穿梭到遙遠的過去,穩穩接住某一段歷史、迷失與疲憊。
電影《記憶》的導演阿比查邦,則試圖將作品鑄造成一把鑰匙,鬆轉因應理性而緊鎖的腦袋,或說激活、磨礪觀者的感官,促使徜徉的過程,隨著敘事堆疊同步抬升視野。對他來說,與其運用電影揭露故事的頭尾,不如利用它誘導觀眾走出人類本位的思維。無序的非常規結構,冉冉溶解現實與虛幻的稜線,輕巧將人拋入奇想的雲端,也讓人在觀影結束之後,明察、拾起日常的餘暉魅影。
本文涉及劇情討論
《記憶》為泰國籍導演阿比查邦最新作品,並於第74屆坎城影展首映,一舉摘下評審團獎的殊榮。現今僅在部份國家小規模上映,臺灣則由傳影互動代理,正式上映時間2022/1/28,筆者有幸經由搶先放映場,親身體驗這位國際名導的魅力。
人們常說,記憶不牢靠,參雜太多的主觀評斷,要是按下倒帶鍵,回放的往往不是走過的足跡,而是烙印於心的感受、喜好;甚者,受到染色的影格,還會變成扭曲的貪戀、自我陶醉,亦或是一種自欺欺人。回到作品,因應腦內音爆聲響的頻繁出現,我們很自然以為,這又是一部精神疾病作品,相似於《父親》,任何涉及主觀的敘事內容,都將因爲反覆無常的幻聽症狀,蓋上一次次的退件。
所幸,電影不甘於此,拒絕散漫、懶惰地為角色貼上精神疾患的標籤;相反的,由Tilda主演的女主角,非但不是蟲化的異鄉人,還是一根天線,好比萬物之間的節點,牽起整座斷裂的世界,僅需觸碰,即能側耳聽見──悠悠歷史的細語。
自此,作品調性瞬間從現實主義,轉換為導演擅長的超現實主義,並且一併打翻我們之於主角的假設與憐惜。本來以為該被照顧、拯救的弱女子,變成同理他者的共鳴之軀,而她能窺探的,可不只往昔的軌跡,還得以進一步捕捉當時的人心處境,就連逃逸、消散的環境音景,都能在腦海中凝固、再現。
以此來說,電影契合阿比查邦長年的堅持,基於女性賦權的立場,否決了噤聲的必要性,賞了傲慢的人類一記明亮的耳光,意即我們誤以為的雜訊、干擾,反而替人指出──通往靈性、歸屬、連結與真相的路徑。這般寓意,令人不禁聯想到《靜寂的鼓手》,同樣深受聲音所苦,一為轟隆聲,二為助聽器造成的尖銳聲,可到最後,原以為是缺陷的瑕疵之處,卻也是寧靜的所在之處,盡顯侘寂之美。
不過,繞回音爆這個電影符號,它到底是什麼?既然不是腦內分泌的妄想,會是惡魔嗎?正如電影內提到的,寄宿於頭顱內的糜糜之音,使人喪志、沈淪;又或著說,承前所述,更像是上帝的賜禮,代表著人類的進化與可能性呢?
當然,電影至終都沒有給出明確的答案,還丟出超自然事件,進一步塗抹更多的疑問,之於觀眾,彷彿剛開始摸清事理的輪廓,卻又立刻被另一團迷霧包圍,但迷失方向不全然是壞事。就潔西卡的境遇,若不是突然出現重響,探求之旅根本不會啟程,也沒有機會遇上老赫爾南,進而踏入不受智性統治的化外仙境,細細感受一隅方寸內的蓬勃、生機與哀痛。
換言之,從地心竄升的重響聲,並非入侵、破壞的象徵,而是邀請、叩門,恰似《偶然與想像》的巧妙意外,旨在撬開僵化的習性、姿態,好埋下新生的種苗。
再者,多跳出盒子一點,將片尾出現的異星人視為人類的祖先,朦朧的音爆,則能化約成引路信號,意即催促潔西卡踏上尋根之旅的召喚。而這也說明,為何提到叢林傳說時,這份聲音會如此焦躁、激動,短短幾分鐘數次造訪;畢竟,那是原初的胎動,只要生而為人,皆會想靠攏孕產自我的子宮,若以人類較為熟悉的科學面解釋,這股衝動,正是被心理學家稱為歸屬、認同需求的內在驅力。
為此,《記憶》就像一部非典型公路電影,猶比《游牧人生》,別出心裁地描述被排擠的異鄉人,如何透過旅途,找到心之所向,並以天地為家,共融且共榮。
然而,為何是抽象的聲音?而非具體的視覺幻象?其中的答案,不僅因為要複製導演的親身經歷,還藏有幽微的符號美學。首先,聲覺相異於人類仰賴的視覺,來自於振動,若頻率無法契合,就無法知覺其存在,這正巧彰顯聲音的本質在於偵查、溝通與互動。諷刺的是,人類忽略這份本質,記得發聲,卻沒有記得同步聆聽;存在但被忽略,全因為過於習慣提速遞進日子的鐘擺,無論是雨滴落地、閃雷乍現,還是微風划過枝葉的蹤跡,盡數丟失了面容與聲息。
誠然,聲音是一種漣漪,帶來的除了衝擊,還能陸續綻放不同以往的過去、現在與未來,僅需闔上眼皮,豎起耳朵,就會被整個世界擁抱。所以,敘事的終點,才沒有收束於征服、解決,反而向著謙卑、仰望前進,提醒我們開放心胸,融入自然、地球,甚至宇宙,接納未知與好奇,藉以載入萬象共譜的生命樂曲。
故此,雖然節制表述,脫軌的心靈符號,卻意外闡述電影主軸,默默濺起水花,也緩緩軟化偽裝、條規,還有既存的善惡遐想。終究,就整個生態圈來說,人的善惡道德不過一廂情願,這也類似宮崎駿強調的自然信仰,人與環境的相處,不應該建立於管理、掌控,而是共處;唯有如此,在無窮無盡的生死消長當中,才能獲尋立足的重心,隨著地球並肩走往──滿盈的句點,而非塌陷的空洞。
也因此,電影探討的不只是人該如何存活,還包含人該如何與萬物共存,這也是科技進步之下的陰影面,人類割棄腐壞的傳統,但也掏空了和諧的智慧,不自覺就忘了該凝煉的,除了財富、進步與壽命,還有心靈的沈靜。
至此,作品跳出導演的國籍限制,闡述信仰,卻又不僅止於佛教的輪迴觀,這次的遷移,非但改變電影的語系,還讓人領悟原鄉以外的方式來理解世界,做為一種浪漫的漂泊,其中的體悟,跨文化適用。恰如導演受訪時自述,出走可能就是為了在異鄉找到某種共通性,因而跟這顆星球產生更加親密的接觸,不管是前述提及的躍入神秘性、傾聽世界,甚至回到個人,嘗試跟不同的自我相處,皆能視為一種深具意義的維繫。
基於上述整理,片中強調的觸摸,還有記憶的交融現象,各有合適的梳理途徑。前者,相似歸返聽覺這件事,依然在提醒人們活用身體的知覺,以避免被狹隘的眼光,囚禁了靈魂。後者,我們都明白,潔西卡作為一根天線,不論生死與否,只要見證往昔的樣貌,藉由碰觸這個儀式動作,就能裝入腦海讀取。然而,早在意識察覺以前,超感知這件事就為潔西卡及世界,搭建了一座橋樑,不光她遊歷天地的暗房,世界照樣得以駐留,暈染潔西卡的內在空間。
由此可知,記憶不但沒有刮傷、錯置,還溶解了自我與他者的邊界,匯流成一座廣闊的汪洋,承載無數人的回憶、情感與驕傲,並且再再呼應共為一體的論述。
致幻劑,在漫長的人類歷史,除去醫療、娛樂用途之外,更時常與宗教儀式擺在一起,不少人相信在心智、信仰與哲學啟蒙上,其具不可忽略的影響力。爾後,隨著文明發展,逐漸也有人開始認為,藝術創作、觀賞與體驗提供相仿的效果,如沈浸感十足的《沙丘》、《異星入境》或《1917》,紛紛助人掙脫束縛。
本次的《記憶》同似上述作品,溫柔包覆觀眾,亦如一把銳利的匕首,精準割開阻礙連結的隔膜──諸如敘事傳統、視覺優先、醫學治療等等框架。之於筆者,十分喜愛這部作品,縱然節奏緩慢,卻彷彿坐上一趟思辨的過山車,繞繞轉轉,擴張視界的同時,步步提煉關懷以及信仰。說來有趣,放映結束全場鴉雀無聲,形成一股巧妙的氛圍、默契,似乎彼此都捨不得離開,這一份靜謐的片刻美好。
或許,電影之中,如雷貫耳的轟隆聲,意味著宇宙大爆炸,一聲又一聲的膨脹,即在向這個包容人類犯錯、迷惘與盲目的世界,致上最為真摯的敬意與感謝。

結語

整體而言,《記憶》並非容易評價的作品,帶有強烈的個人色彩,且不好入口。對於部分觀眾,或許是出神入化的虛幻體驗,但對於其他人,卻是長達兩小時的搖籃曲,昏昏欲睡。不過,若是渴求新奇、驚喜,本作鑲嵌大量哲思辯證,確實值得走入戲院,尤其當中的聲音表現,必得透過廳院等級的健全設備,才有辦法完整投入導演的巧思與細膩。
【全文圖片來源-傳影互動】
因應筆者專業背景為社工與諮商心理師,影評以心理、社會、人文與哲學的觀點來延伸討論,歡迎追蹤解影,解癮-影劇相談室或下方社群專頁。
  • Facebook
  • Instagram-同步更新影評,並且不定時舉辦活動、片單,歡迎找我聊電影

延伸閱讀

此篇文章會顯示動態置底廣告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1.9K會員
132內容數
相信情緒的力量。試著從諮商心理師的角度,漫談生活常見的各種議題。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怒怒心理師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大疫年代,生活不僅被封鎖了起來,還因為社群的撤離,多了許多的空白。當然,有一些空白,本就存在,只不過被忙碌遮掩了起來,它們空蕩且寥寂,與其說是空白,其實更像坑洞,幽微且昏暗,個個迴盪著寂寞,身為主人的我,卻不知道該怎麼去填滿。
黃澄澄的細沙飄散空中,空氣中瀰漫著辛香料的味道。一望無際沙丘蔓延開來,厄拉克斯星球灼熱,乾燥,烈日高照,看似一片荒蕪的土地之下卻隱藏著豐沛的資源,令各大勢力心生嚮往的寶藏名為—香料。 故事架構於近未來科技帝國。從故事背景分析之,《沙丘》故事擁有許多有趣的二元設定:科技 / 傳統,帝國 / 殖民
從媽媽那裏承接下來的台式南瓜料理,總是先用紅蔥頭與乾香菇爆出香氣,中間要再搭配雞肉或豬肉烹煮也都隨興,也可以直接醬燒南瓜就好。長大後在義大利麵食館裡初嚐南瓜濃湯,才知道原來南瓜除了與紅蔥頭乾香菇友好,也跟奶油來往......
飲食男女,人之大欲,你吃進去的東西從不只是填飽肚子而已,一道小小的菜餚裡,架構了一整個世界。吃的同時,也發動了各種各樣的「微戰爭」,包含品嘗者的內心掙扎,也可能是審美品味、資源爭奪、貧富階級差距,甚至一整個文化想像。這學期開設「吃貨與他們的寫作:飲食文學篇」課程,帶大家重新認識飲食的意義
日本將漫畫視為產業,在於漫畫供養了成千上萬日本人及海外人士工作機會。一部有討論度的漫畫未來可能會被改編為動畫,日劇,遊戲。販賣角色IP製成的景品,模型營銷全世界。但是正在閱讀著漫畫的你,是否知道一本漫畫從無到有的製作過程呢?漫畫為建立在在格子與格子之間的敘事載體,藉由線條,人物,對白,分鏡一氣呵成
「比起在舞台上,只能孤伶伶地面對每一場演奏的不可知,我以為,成為幕後被某人完全信任與依賴的對象,或許那才是比較幸福的。」—《尋琴者》
大疫年代,生活不僅被封鎖了起來,還因為社群的撤離,多了許多的空白。當然,有一些空白,本就存在,只不過被忙碌遮掩了起來,它們空蕩且寥寂,與其說是空白,其實更像坑洞,幽微且昏暗,個個迴盪著寂寞,身為主人的我,卻不知道該怎麼去填滿。
黃澄澄的細沙飄散空中,空氣中瀰漫著辛香料的味道。一望無際沙丘蔓延開來,厄拉克斯星球灼熱,乾燥,烈日高照,看似一片荒蕪的土地之下卻隱藏著豐沛的資源,令各大勢力心生嚮往的寶藏名為—香料。 故事架構於近未來科技帝國。從故事背景分析之,《沙丘》故事擁有許多有趣的二元設定:科技 / 傳統,帝國 / 殖民
從媽媽那裏承接下來的台式南瓜料理,總是先用紅蔥頭與乾香菇爆出香氣,中間要再搭配雞肉或豬肉烹煮也都隨興,也可以直接醬燒南瓜就好。長大後在義大利麵食館裡初嚐南瓜濃湯,才知道原來南瓜除了與紅蔥頭乾香菇友好,也跟奶油來往......
飲食男女,人之大欲,你吃進去的東西從不只是填飽肚子而已,一道小小的菜餚裡,架構了一整個世界。吃的同時,也發動了各種各樣的「微戰爭」,包含品嘗者的內心掙扎,也可能是審美品味、資源爭奪、貧富階級差距,甚至一整個文化想像。這學期開設「吃貨與他們的寫作:飲食文學篇」課程,帶大家重新認識飲食的意義
日本將漫畫視為產業,在於漫畫供養了成千上萬日本人及海外人士工作機會。一部有討論度的漫畫未來可能會被改編為動畫,日劇,遊戲。販賣角色IP製成的景品,模型營銷全世界。但是正在閱讀著漫畫的你,是否知道一本漫畫從無到有的製作過程呢?漫畫為建立在在格子與格子之間的敘事載體,藉由線條,人物,對白,分鏡一氣呵成
「比起在舞台上,只能孤伶伶地面對每一場演奏的不可知,我以為,成為幕後被某人完全信任與依賴的對象,或許那才是比較幸福的。」—《尋琴者》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合作聲明與警語: 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稿。 證券服務係由國泰世華銀行辦理共同行銷證券經紀開戶業務,定期定額(股)服務由國泰綜合證券提供。   剛出社會的時候,很常在各種 Podcast 或 YouTube 甚至是在朋友間聊天,都會聽到各種市場動態、理財話題,像是:聯準會降息或是近期哪些科
Thumbnail
伊莎娜奈沙馬蘭的處女作《窺探者》透過最小的佈景和聲音技巧,成功地打造出限制的空間的幽閉感,展現了驚悚片導演的才華。然而,該作品在故事規則和設定方面存在一些不合理之處,也未能清晰解釋角色動機,以及引入了一些矛盾和瑕疵。未來希望伊莎娜能專注於真正想要傳遞的訊息,發揮出真正不同凡響的實力。
Thumbnail
導演巴沃邱寧多傑的前作《不丹是教室》,坦白說我並沒有看,因為題材看起來過於說教,而《不丹沒有槍》很好地調和了這個問題:「和尚與槍」帶來衝突感,「和尚拿槍要幹嘛」則帶來懸念,使觀眾期待接下來的劇情。在黑色幽默的手法背後,這部電影想探討的是「民主」,或者更精確來說,是民主的開頭,也就是「民主化」的問題。
Thumbnail
芙丹妮的包裝風格散發都會時尚魅力,橘色漸層的瓶身展,無一不展現出精緻細膩,而閃耀金屬光澤的瓶蓋更是一大亮點。當我看到產品在微風精品線上的上架時,立即被其輕奢設計所吸引,更讓人無限期待享受產品所帶來的類專櫃等級的保養體驗。
Thumbnail
一樁女子失蹤懸案,竟是神秘作曲家金道河(黃旼炫飾)的前女友,曾被列為殺人嫌疑犯的他,成天戴著口罩,過著遮掩的生活,沒有人知道他的真實身份。來到連瑞洞遇見曾經在公車上幫助過他的穆率熙(金所泫飾),天生擁有辨識謊言的超能力,從不相信他人的「謊言獵人」,遇上從不說謊的神秘作曲家,一同揭開此樁懸案的真兇。
Thumbnail
本來用了一輪「噗噗噠噠」的木屑後,決定《噗噗噠噠楊木細木絨》是我的摯愛,結果今年六月橫空回歸一款斷貨許久的《噗噗噠噠白楊木屑》,聽說無論是木屑無塵度還是打洞效果,都是神級的存在,是否《噗噗噠噠白楊木屑》會打敗我的摯愛呢?就讓我們繼續看下去吧!
Thumbnail
眾所周知,漫威在經歷了長達十年的鋪陳和佈局後,在三年前的《復仇者聯盟:終局之戰》畫下了一顆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句點。但經過了第三階段的最大高潮後,第四階段發布的作品卻大不如前,甚至可以說是一蹋糊塗。如今參差不齊第四階段也終於走到了盡頭,本片究竟能否拯救今不如昔的漫威第四階段?或至少給它一個合理的收尾?
Thumbnail
你可曾看過一齣電影,裡面大部份人的臉都被馬賽克掉?片尾呈現的製作與參與團隊,人員名字幾乎全部是假的?而且你會驚訝於,電影裡露臉說話的許多人士,今天都已經在牢獄之中? 如此,即使是最支持「反送中」運動的觀眾,也必須在觀影時重新回憶、經驗、思考抗爭中每一個環節,他人與自我的立場,以及抗爭讓如何走下去。
Thumbnail
在鍾孟宏導演的《瀑布》中,用了疫情和思覺失調來一步步地解構這個家庭在「分崩離析」與「重建」的過程,《美國女孩》看似也有上述的部分元素,但電影本身卻是一次極具私人的嘗試,但這份私人情感卻因時空背景,足以讓觀眾深刻投射進電影。
你眼中的攝影包應該是個什麼樣?記得在外出拍照時,筆者背著攝影包總會給人一種“一看就是玩攝影的”這樣的感覺。的確,市面上大多數攝影包的外觀設計都千篇一律,看起來總給人厚重之感,已經讓人審美疲勞瞭。不過樂攝寶Event Messenger系列則是個特例,近日這款Event Messenger 250單肩
Thumbnail
一個人的思緒「內容」並非本部片專心探討的部分,一個人「如何重新喚起一段夢境或記憶」的過程、以及其方法的複雜性與容易產生的失落,甚至是喚起思緒後「傳達給他人」的轉譯誤解,才應當是本片透過如此繁複而復沓的敘事手法想要表述的核心題目。
Thumbnail
*合作聲明與警語: 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稿。 證券服務係由國泰世華銀行辦理共同行銷證券經紀開戶業務,定期定額(股)服務由國泰綜合證券提供。   剛出社會的時候,很常在各種 Podcast 或 YouTube 甚至是在朋友間聊天,都會聽到各種市場動態、理財話題,像是:聯準會降息或是近期哪些科
Thumbnail
伊莎娜奈沙馬蘭的處女作《窺探者》透過最小的佈景和聲音技巧,成功地打造出限制的空間的幽閉感,展現了驚悚片導演的才華。然而,該作品在故事規則和設定方面存在一些不合理之處,也未能清晰解釋角色動機,以及引入了一些矛盾和瑕疵。未來希望伊莎娜能專注於真正想要傳遞的訊息,發揮出真正不同凡響的實力。
Thumbnail
導演巴沃邱寧多傑的前作《不丹是教室》,坦白說我並沒有看,因為題材看起來過於說教,而《不丹沒有槍》很好地調和了這個問題:「和尚與槍」帶來衝突感,「和尚拿槍要幹嘛」則帶來懸念,使觀眾期待接下來的劇情。在黑色幽默的手法背後,這部電影想探討的是「民主」,或者更精確來說,是民主的開頭,也就是「民主化」的問題。
Thumbnail
芙丹妮的包裝風格散發都會時尚魅力,橘色漸層的瓶身展,無一不展現出精緻細膩,而閃耀金屬光澤的瓶蓋更是一大亮點。當我看到產品在微風精品線上的上架時,立即被其輕奢設計所吸引,更讓人無限期待享受產品所帶來的類專櫃等級的保養體驗。
Thumbnail
一樁女子失蹤懸案,竟是神秘作曲家金道河(黃旼炫飾)的前女友,曾被列為殺人嫌疑犯的他,成天戴著口罩,過著遮掩的生活,沒有人知道他的真實身份。來到連瑞洞遇見曾經在公車上幫助過他的穆率熙(金所泫飾),天生擁有辨識謊言的超能力,從不相信他人的「謊言獵人」,遇上從不說謊的神秘作曲家,一同揭開此樁懸案的真兇。
Thumbnail
本來用了一輪「噗噗噠噠」的木屑後,決定《噗噗噠噠楊木細木絨》是我的摯愛,結果今年六月橫空回歸一款斷貨許久的《噗噗噠噠白楊木屑》,聽說無論是木屑無塵度還是打洞效果,都是神級的存在,是否《噗噗噠噠白楊木屑》會打敗我的摯愛呢?就讓我們繼續看下去吧!
Thumbnail
眾所周知,漫威在經歷了長達十年的鋪陳和佈局後,在三年前的《復仇者聯盟:終局之戰》畫下了一顆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句點。但經過了第三階段的最大高潮後,第四階段發布的作品卻大不如前,甚至可以說是一蹋糊塗。如今參差不齊第四階段也終於走到了盡頭,本片究竟能否拯救今不如昔的漫威第四階段?或至少給它一個合理的收尾?
Thumbnail
你可曾看過一齣電影,裡面大部份人的臉都被馬賽克掉?片尾呈現的製作與參與團隊,人員名字幾乎全部是假的?而且你會驚訝於,電影裡露臉說話的許多人士,今天都已經在牢獄之中? 如此,即使是最支持「反送中」運動的觀眾,也必須在觀影時重新回憶、經驗、思考抗爭中每一個環節,他人與自我的立場,以及抗爭讓如何走下去。
Thumbnail
在鍾孟宏導演的《瀑布》中,用了疫情和思覺失調來一步步地解構這個家庭在「分崩離析」與「重建」的過程,《美國女孩》看似也有上述的部分元素,但電影本身卻是一次極具私人的嘗試,但這份私人情感卻因時空背景,足以讓觀眾深刻投射進電影。
你眼中的攝影包應該是個什麼樣?記得在外出拍照時,筆者背著攝影包總會給人一種“一看就是玩攝影的”這樣的感覺。的確,市面上大多數攝影包的外觀設計都千篇一律,看起來總給人厚重之感,已經讓人審美疲勞瞭。不過樂攝寶Event Messenger系列則是個特例,近日這款Event Messenger 250單肩
Thumbnail
一個人的思緒「內容」並非本部片專心探討的部分,一個人「如何重新喚起一段夢境或記憶」的過程、以及其方法的複雜性與容易產生的失落,甚至是喚起思緒後「傳達給他人」的轉譯誤解,才應當是本片透過如此繁複而復沓的敘事手法想要表述的核心題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