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始終是開始的理由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一位大叔在背板前揮汗傳達機械基本原理、公差、直線、直角、圓...甚至講到應力集中、扭力等專業概念,瞬間以為來到了大學課堂,但其實是SEEDDESIGN 喜的燈飾的新品發表會。
圖/鍾天選
1991年,從兩個人、六張草圖開始,「SEEDDESIGN 喜的燈飾」至今已創立第27年,「比起成功的燈具,失敗的更多...我們總是在最差的幾個經驗中不斷修正、不斷進步。」喜的燈飾設計總監陳昭成說。
圖/鍾天選
在台科大念機械的陳昭成,畢業後對於自己的專業背景有著無比的驕傲,「我們那時候還是第一屆的,剛畢業時認為自己什麼都會!」但是所設計出來的燈飾產品卻在當時的國際市場上屢屢受挫,「我那時候常常飛國外,不是因為訂單很多,而是要過去修壞掉的燈,當時一位客戶甚至為我安排一個專屬的維修倉...」結構鬆動、旋轉有喀喀聲,這些看似微小的細節,成為當時產品進入市場最大的障礙。
沒有中途放棄,陳總監帶領的設計團隊更是越挫越勇,不斷的研發再研發,在極簡單的結構設計中尋求流暢的線條美感,也給使用者最適當的光源。2008年研發出全球第一盞水泥燈飾,熱銷上萬盞。今年 (2018)的新品「OLO」研發時間超過兩年,造型像一位優雅的紳士,燈罩宛如眼睛、軌道形似鼻子,最特別之處是中空的燈罩設計,壁燈則可因應不同的使用需求,沿著軌道上下調整燈的高度。
「如果一件作品只是純然的美麗而沒有思索功能,那就僅是藝術品而非設計品了!」帶著台灣人純樸實作精神,挽起袖子將每一件燈飾打造到能貼近每個「人」的生活,喜的精品燈飾相信「『人們』,始終是每個設計開始的理由」。
圖/鍾天選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有沒有過這樣的體驗: 走進房間、站在堆積如山的東西前面,你想不起來從什麼時候開始有這麼多東西?衣服已經滿到塞爆衣櫃、隨意地將衣服丟在床上或掛在椅子上;桌上已經滿到不能再多放,分不清楚要丟掉或是要留下區別是什麼;櫃子裡面有滿滿的東西,從小學時代到現在的書都沒有丟過,還擺滿了朋友送的各種紀念品;地板上有各式各樣紅白藍、牛皮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目標建構亞洲最大新創聚落,且搭配台灣資訊科技優勢,建構具備智慧環境、智慧辦公、智慧生活、智慧營運四大元素園區,打造在地最完整的創業生活圈,經濟部中小企業處打造的「Startup Terrace林口新創園」,未來將引進國際加速器、新創團隊及企業新創部門能量。
「我當時候真的是把全台灣所有醫師都得罪光了...」推了堆眼鏡,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婦產部主任劉偉民說。
當製造中國的成本優勢仍在,內地點對點物流能做到一塊錢解決,跨省份8小時快遞物流已是常態,出口專線又能避稅時,該怎麼因應大環境的挑戰跟變化,考驗台灣出口貿易的智慧。
「你為什麼要做這麼多事?」 求學階段,因為主修兩種專業科目(會計、法律),但同時又身兼三個社團幹部(模擬聯合國社、英文演講社、租屋資訊服務社),很多人聽到我的背景都覺得匪宜所思:光是把兩個主修唸完就
美朝峰會,金正恩仿如籠中鳥出走,奪取世界媒體目光。國際舞台上的北韓,突然像一個長袖善舞的外交高手,一舉一動都影響世界。然而,北韓二千五百萬人生活依舊,沒有因為外界對「改革開放」的盼望而變得不一樣,依然掙扎生活,在小市場做買賣,上課時被灌輸強烈意識形態,資訊斷絕,與外界仍然毫無通訊。
拜科技發達所賜,眾多假新聞比起過去更加猖獗,不僅年輕世代逐漸失去對新聞的信任,就連新聞工作者也面臨巨大挑戰,整個新聞生態圈衝擊震盪。要如何透過過去調查新聞的技巧,轉化成為假新聞驗證的方式?抑或是傳統調查技巧要如何轉型應用在科技變化的新傳播生態?
目標建構亞洲最大新創聚落,且搭配台灣資訊科技優勢,建構具備智慧環境、智慧辦公、智慧生活、智慧營運四大元素園區,打造在地最完整的創業生活圈,經濟部中小企業處打造的「Startup Terrace林口新創園」,未來將引進國際加速器、新創團隊及企業新創部門能量。
「我當時候真的是把全台灣所有醫師都得罪光了...」推了堆眼鏡,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婦產部主任劉偉民說。
當製造中國的成本優勢仍在,內地點對點物流能做到一塊錢解決,跨省份8小時快遞物流已是常態,出口專線又能避稅時,該怎麼因應大環境的挑戰跟變化,考驗台灣出口貿易的智慧。
「你為什麼要做這麼多事?」 求學階段,因為主修兩種專業科目(會計、法律),但同時又身兼三個社團幹部(模擬聯合國社、英文演講社、租屋資訊服務社),很多人聽到我的背景都覺得匪宜所思:光是把兩個主修唸完就
美朝峰會,金正恩仿如籠中鳥出走,奪取世界媒體目光。國際舞台上的北韓,突然像一個長袖善舞的外交高手,一舉一動都影響世界。然而,北韓二千五百萬人生活依舊,沒有因為外界對「改革開放」的盼望而變得不一樣,依然掙扎生活,在小市場做買賣,上課時被灌輸強烈意識形態,資訊斷絕,與外界仍然毫無通訊。
拜科技發達所賜,眾多假新聞比起過去更加猖獗,不僅年輕世代逐漸失去對新聞的信任,就連新聞工作者也面臨巨大挑戰,整個新聞生態圈衝擊震盪。要如何透過過去調查新聞的技巧,轉化成為假新聞驗證的方式?抑或是傳統調查技巧要如何轉型應用在科技變化的新傳播生態?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這是建模的練手感的作品,適合本次想說的「明燈」。 很多機會在你自己意想不到的狀態下來了,自己也不知道自己的價值,這時候開啟履歷,讓新公司來找,才發現,原來我的專業比自己想像中的好!?在目前的公司狀態,不上不下,大多不懂平面設計以及建模背後需要多少時間的累積,一心只想要快
Thumbnail
本文分享了三個不同的創新發明以及發明家 創新先生 陳建銘老師的故事。故事背後皆有發明者所經歷的困境、靈感與發想過程。這些故事告訴我們,當問題出現時,就是激發創新點子的機會,而記錄靈感是非常重要的。此外,還分享了一個創新思考的練習工具以及一款針對偏鄉學生設計的教育桌遊,讓學生更加認識當地的生態。
Thumbnail
一個窮人在一堆瓶子裏找到了舊舊的神燈。 他擦了擦後,裏頭跑出來了一個燈奴。 對他說道: 感謝您,讓在燈裏五百年的我, 可以出來透透氣,所以我給您三個願望。 窮人說:我第一要擁有國家般的財家, 於是一座城堡立刻被做好。 窮人又說:第二、我要有永恆的生命。 燈奴也說沒問題。 窮人大喜,
Thumbnail
本文分享作者的從冷氣師傅到設計公司老闆的職涯轉變和心路歷程。作者透過不同角色的視角看待裝修與設計,並分享了自己在經營室內設計裝修公司遇到的大小事。這篇文章通過個人經歷,反映了設計裝修行業的特殊性和作者的成長歷程。
Thumbnail
「翔澤設計」的創辦人鄧瑞珍原本是家公司的主管,工作崗位一待十來年,她壓根兒都沒想到後來會轉行做窗簾。窗簾是「翔澤設計」的主要業務,由鄧姐的先生領軍,帶著一批訓練有素的師傅在竹南、頭份一帶闖出一片天。鄧姐不只平日跑業務、處裡帳目,還擔當店的門面,讓她笑說自己是「校長兼摃鐘」。
Thumbnail
「大蘊實作室內裝修」設計總監陳勁嘉,擁有豐富的室內設計經驗,在累積了許多理念和想法後,陳總創立了「大蘊實作室內裝修」。陳總監深知每位屋主的需求各異,強調重視並傾聽客戶的心聲。在設計過程中,不僅關注美感,更注重實用性、空間利用性、舒適感,以及符合預算考量;確保每個案件都能符合屋主的獨特品味和需求。
陳宣翰,拾憶設計藝術有限公司執行長。因為家中經營窗簾事業,從小在觀摩與學習下,累積許多相關窗簾知識,也對於「窗簾」可提供消費者的「價值」,有著自己獨特的見解,建立全新窗簾品牌。
Thumbnail
最近家裡有一顆LED燈泡故障,因為造型比較特殊,網路查了一下,沒看到這款燈泡,好像已經停產沒出了,傷腦筋,這下少顆燈挺麻煩的。 想想現在的LED燈泡,基本上都是整個封死的,就是不讓你拆,即便壞個幾顆燈珠,或是電路版掛掉,就是得買顆新的,無法維修。沒想到我手上這一顆,手轉一下,竟然就可以旋開...
Thumbnail
這篇文章描述了作者從小時候在奶奶家的美好時光,到如今瀏覽網站購買舶來品的改變。同時介紹了騰憲有限公司以及他們的貿易理念和CIS設計。文章走情感與商業的結合路線。
Thumbnail
大家知道1960年代幾乎全世界的耶誕燈都是由台灣的玻璃工廠所製造組裝的嗎? 然而這項傳統產業在1990年代因為產業大量外移至中國,再加上台灣腹地狹小,市場漸趨成熟飽和的情況,在近年來已逐步轉型跨入高科技產業才得以生存。 作者張秀毓為了喚起大眾對於傳統產業的情感記憶,於是在這本書中描繪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這是建模的練手感的作品,適合本次想說的「明燈」。 很多機會在你自己意想不到的狀態下來了,自己也不知道自己的價值,這時候開啟履歷,讓新公司來找,才發現,原來我的專業比自己想像中的好!?在目前的公司狀態,不上不下,大多不懂平面設計以及建模背後需要多少時間的累積,一心只想要快
Thumbnail
本文分享了三個不同的創新發明以及發明家 創新先生 陳建銘老師的故事。故事背後皆有發明者所經歷的困境、靈感與發想過程。這些故事告訴我們,當問題出現時,就是激發創新點子的機會,而記錄靈感是非常重要的。此外,還分享了一個創新思考的練習工具以及一款針對偏鄉學生設計的教育桌遊,讓學生更加認識當地的生態。
Thumbnail
一個窮人在一堆瓶子裏找到了舊舊的神燈。 他擦了擦後,裏頭跑出來了一個燈奴。 對他說道: 感謝您,讓在燈裏五百年的我, 可以出來透透氣,所以我給您三個願望。 窮人說:我第一要擁有國家般的財家, 於是一座城堡立刻被做好。 窮人又說:第二、我要有永恆的生命。 燈奴也說沒問題。 窮人大喜,
Thumbnail
本文分享作者的從冷氣師傅到設計公司老闆的職涯轉變和心路歷程。作者透過不同角色的視角看待裝修與設計,並分享了自己在經營室內設計裝修公司遇到的大小事。這篇文章通過個人經歷,反映了設計裝修行業的特殊性和作者的成長歷程。
Thumbnail
「翔澤設計」的創辦人鄧瑞珍原本是家公司的主管,工作崗位一待十來年,她壓根兒都沒想到後來會轉行做窗簾。窗簾是「翔澤設計」的主要業務,由鄧姐的先生領軍,帶著一批訓練有素的師傅在竹南、頭份一帶闖出一片天。鄧姐不只平日跑業務、處裡帳目,還擔當店的門面,讓她笑說自己是「校長兼摃鐘」。
Thumbnail
「大蘊實作室內裝修」設計總監陳勁嘉,擁有豐富的室內設計經驗,在累積了許多理念和想法後,陳總創立了「大蘊實作室內裝修」。陳總監深知每位屋主的需求各異,強調重視並傾聽客戶的心聲。在設計過程中,不僅關注美感,更注重實用性、空間利用性、舒適感,以及符合預算考量;確保每個案件都能符合屋主的獨特品味和需求。
陳宣翰,拾憶設計藝術有限公司執行長。因為家中經營窗簾事業,從小在觀摩與學習下,累積許多相關窗簾知識,也對於「窗簾」可提供消費者的「價值」,有著自己獨特的見解,建立全新窗簾品牌。
Thumbnail
最近家裡有一顆LED燈泡故障,因為造型比較特殊,網路查了一下,沒看到這款燈泡,好像已經停產沒出了,傷腦筋,這下少顆燈挺麻煩的。 想想現在的LED燈泡,基本上都是整個封死的,就是不讓你拆,即便壞個幾顆燈珠,或是電路版掛掉,就是得買顆新的,無法維修。沒想到我手上這一顆,手轉一下,竟然就可以旋開...
Thumbnail
這篇文章描述了作者從小時候在奶奶家的美好時光,到如今瀏覽網站購買舶來品的改變。同時介紹了騰憲有限公司以及他們的貿易理念和CIS設計。文章走情感與商業的結合路線。
Thumbnail
大家知道1960年代幾乎全世界的耶誕燈都是由台灣的玻璃工廠所製造組裝的嗎? 然而這項傳統產業在1990年代因為產業大量外移至中國,再加上台灣腹地狹小,市場漸趨成熟飽和的情況,在近年來已逐步轉型跨入高科技產業才得以生存。 作者張秀毓為了喚起大眾對於傳統產業的情感記憶,於是在這本書中描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