斜槓世代怎麼來的?

更新 發佈閱讀 3 分鐘

「你為什麼要做這麼多事?」

求學階段,因為主修兩種專業科目(會計、法律),同時又身兼三個社團幹部(模擬聯合國社、英文演講社、租屋資訊服務社),很多人聽到我的背景都覺得匪宜所思:光是把兩個主修唸完就已經相當不容易,還跑這麼多社團?


每堂課中間忙著往返不同學院,午休時間及課後的塊狀時間要用來開會,遇到同學還覺得很不好意思,因為大家不清楚這位同學在忙什麼?只知道你系烤、系遊、系卡...通通會缺席。


習慣總是塞滿的工作表,明快的節奏、不浪費任何一個時間碎塊,就是我的生活日常。


.

「你除了日常工作以外,還有投入哪些事?」


商會的事業夥伴問我,在工作數年後。


「呃...其實我專精活動策劃,也經營一個NGO平台,是教育的題目」

「那太好了!我們就是要找尋這樣的人!」夥伴興奮的畫面清晰地浮現在我腦海。


斜槓、跨領域,成為了現在最夯的人才關鍵字。很奇妙的感覺,回想當年,跑不同活動還躲躲藏藏的。


.

教育最難的,並非教科書上的知識,而是批判性思考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班‧尼爾森(Ben Nelson), Minerva School創辦人說。


Minerva School設立目的以挑選、培育未來世界領袖為職責(We only pick the future leaders of the world.),尼爾森說:「我們期待教出的學生未來能成為對企業、甚至世界產生影響力的人。」


.

Minerva的第一年課程設計完全呼應著二十一世紀最重要的四個C:即批判思考(critical thinking)、合作(collaboration)、有效溝通(communication)、創造與創新能力(creativity and innovation)。不論科技如何發達,當前最重要的4C,仍是電腦做不到,卻是人最重要的能力。


對比於4C,傳統教育最重視的3R能力,即讀(reading)、寫(writing)、算(arithmetic),已經不符未來時代所需。更甚者,非常有機會被機器人取而代之。


.

很多人憂心人工智慧 (AI) 出現後,將會取代許多工作,這是事實,但另一方面,人們沒有想到的是,將會有更多新興產業因應而生。19世紀工業革命,蒸汽機的發明也曾經引起一波恐慌:居然出現了可以大量製造的工具機,取代部分傳統手工業。比起被取代的職業別,跟機械相關的新工作機會更是多上數倍的。


我認為現在也經歷著類似當時的階段:「小編」、「數位媒體規劃師」、「VR規劃師」、「機器人體驗規劃師」、「網紅企劃」等等新型態工作出現,不僅求學階段沒接觸過,傳統科系課程規劃也早就不敷時代所用。


.


你現在在唸什麼樣的科系呢?畢業後一定找得到相對的職業嗎?

唯有跳脫傳統3R, 加強4C的能力,將會讓你脫穎而出。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鍾天選/人生整理師的沙龍
16會員
33內容數
有沒有過這樣的體驗: 走進房間、站在堆積如山的東西前面,你想不起來從什麼時候開始有這麼多東西?衣服已經滿到塞爆衣櫃、隨意地將衣服丟在床上或掛在椅子上;桌上已經滿到不能再多放,分不清楚要丟掉或是要留下區別是什麼;櫃子裡面有滿滿的東西,從小學時代到現在的書都沒有丟過,還擺滿了朋友送的各種紀念品;地板上有各式各樣紅白藍、牛皮
2021/07/02
繼第一季在全球各地引發劇烈討論,第二季延續第一季的遊戲規則,劇組邀請了新的一批俊男美女到英屬特克斯與凱科斯群島(Turks and Caicos Islands)度假村,進行為期一個月的「禁慾」,期間謝絕發生任何形式親密性接觸及性行為。
Thumbnail
2021/07/02
繼第一季在全球各地引發劇烈討論,第二季延續第一季的遊戲規則,劇組邀請了新的一批俊男美女到英屬特克斯與凱科斯群島(Turks and Caicos Islands)度假村,進行為期一個月的「禁慾」,期間謝絕發生任何形式親密性接觸及性行為。
Thumbnail
2020/09/24
他們說這個世代不如戰後嬰兒潮,是一個脆弱而又不堪壓力的世代。是的,我們誕生在一個和平的時代,這個時代的台灣,沒有經歷過戰後的復甦的經濟建設、未曾有過從小穿麵粉袋褲長大的體驗、沒有因為物資短缺而跟兄弟姐妹打架,只為了爭多吃那一碗飯...但,我們也沒看過那曾經輝煌的「台灣錢淹腳目」的時代。
Thumbnail
2020/09/24
他們說這個世代不如戰後嬰兒潮,是一個脆弱而又不堪壓力的世代。是的,我們誕生在一個和平的時代,這個時代的台灣,沒有經歷過戰後的復甦的經濟建設、未曾有過從小穿麵粉袋褲長大的體驗、沒有因為物資短缺而跟兄弟姐妹打架,只為了爭多吃那一碗飯...但,我們也沒看過那曾經輝煌的「台灣錢淹腳目」的時代。
Thumbnail
2019/05/14
「技藝與人是一體的,人要不斷想怎麼活用技藝,技藝分為外在跟內在,外在是表現出來的東西,內在是自己的自信,有堅定的信念才會創造出好的東西,如果內心畏縮,就很難創造出好的作品。」--吳佳憲。
Thumbnail
2019/05/14
「技藝與人是一體的,人要不斷想怎麼活用技藝,技藝分為外在跟內在,外在是表現出來的東西,內在是自己的自信,有堅定的信念才會創造出好的東西,如果內心畏縮,就很難創造出好的作品。」--吳佳憲。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你覺得自己做過的工作很多,樣樣通卻樣樣鬆?你多才多藝,卻無法整合?單調的工作內容總是讓你無法忍受?懷疑自己終其一生能否找到天職? 別擔心!你可能是個「多重潛能者」!
Thumbnail
你覺得自己做過的工作很多,樣樣通卻樣樣鬆?你多才多藝,卻無法整合?單調的工作內容總是讓你無法忍受?懷疑自己終其一生能否找到天職? 別擔心!你可能是個「多重潛能者」!
Thumbnail
未來沒有穩定的工作,只有穩定的人。沒有人能準確預測未來哪些工作會消失、被AI取代。過去十年來最熱門的職業當數「軟體工程師」了,人人都嚮往去到矽谷科技公司,所以過去一年多來矽谷裁員潮令人不勝唏噓。 我可以預見的是,未來潮流會更迭的更頻繁、快速,與其追隨潮流,再被新的潮流淹沒,不如培養創業家精神。
Thumbnail
未來沒有穩定的工作,只有穩定的人。沒有人能準確預測未來哪些工作會消失、被AI取代。過去十年來最熱門的職業當數「軟體工程師」了,人人都嚮往去到矽谷科技公司,所以過去一年多來矽谷裁員潮令人不勝唏噓。 我可以預見的是,未來潮流會更迭的更頻繁、快速,與其追隨潮流,再被新的潮流淹沒,不如培養創業家精神。
Thumbnail
《耶魯最受歡迎的金融通識課》的第四章節,討論了多元發展和專業公司之間的發展。 也讓我想到這幾年從斜槓青年到 T 型人才的轉換。過去斜槓青年曾是年輕人的潮流,追求不同的專長和標題。但現在則呼籲專注在自己的專業,再發展更多才能。 我們應該要多元發展,還是專精自己的專長,成為領域中的執牛耳呢?
Thumbnail
《耶魯最受歡迎的金融通識課》的第四章節,討論了多元發展和專業公司之間的發展。 也讓我想到這幾年從斜槓青年到 T 型人才的轉換。過去斜槓青年曾是年輕人的潮流,追求不同的專長和標題。但現在則呼籲專注在自己的專業,再發展更多才能。 我們應該要多元發展,還是專精自己的專長,成為領域中的執牛耳呢?
Thumbnail
即將大學畢業,可能很多人會開始思考到底要不要考研究所?考了研究所,下一步可能會想要不要考博士?一直以來我們都被灌輸有高學歷等於有好工作,真的是這樣嗎?
Thumbnail
即將大學畢業,可能很多人會開始思考到底要不要考研究所?考了研究所,下一步可能會想要不要考博士?一直以來我們都被灌輸有高學歷等於有好工作,真的是這樣嗎?
Thumbnail
目前來說… 我們不是過度努力 而是職場及教育灌輸被虐狂 在職場上,很多不符合新時代教育理念,導致很多的新血,不得不轉換賺錢考量,最少不用長期欺壓,而且PUA,錢是固定但是工作越來越繁重,完全看不到前景。 教育的改革之下,替換掉很多不符合規定,尤其是被罵還要感謝,導致很多學生,認為罵人就會
Thumbnail
目前來說… 我們不是過度努力 而是職場及教育灌輸被虐狂 在職場上,很多不符合新時代教育理念,導致很多的新血,不得不轉換賺錢考量,最少不用長期欺壓,而且PUA,錢是固定但是工作越來越繁重,完全看不到前景。 教育的改革之下,替換掉很多不符合規定,尤其是被罵還要感謝,導致很多學生,認為罵人就會
Thumbnail
斜槓是一種多元的職涯選擇。在選擇斜槓事業時,我們可以文中的幾個面向來評估。 選擇斜槓事業除了相關的評估之外,有一種思維可能會成為絆腳石,需避免被影響。
Thumbnail
斜槓是一種多元的職涯選擇。在選擇斜槓事業時,我們可以文中的幾個面向來評估。 選擇斜槓事業除了相關的評估之外,有一種思維可能會成為絆腳石,需避免被影響。
Thumbnail
當面臨系統性風險或大環境變化時,我們應該如何應對?本文分享了利用閱讀和多元學習來增加個人核心能力,並應對快速變化的生活環境。
Thumbnail
當面臨系統性風險或大環境變化時,我們應該如何應對?本文分享了利用閱讀和多元學習來增加個人核心能力,並應對快速變化的生活環境。
Thumbnail
當今天企業與學校都再談「跨領域」人才,我們真的清楚知道何謂「跨領域」人才嗎?「跨領域」應該具備什麼樣的條件呢?是雙主修?是輔系?但為何我在淡江建築系六年來從沒聽過一位建築人有雙修或輔系。卻不會說建築人缺乏跨領域的能力呢?在談跨不跨領域之前,我想先從大學生應該具備的能力「自我學習與與獨立思考」
Thumbnail
當今天企業與學校都再談「跨領域」人才,我們真的清楚知道何謂「跨領域」人才嗎?「跨領域」應該具備什麼樣的條件呢?是雙主修?是輔系?但為何我在淡江建築系六年來從沒聽過一位建築人有雙修或輔系。卻不會說建築人缺乏跨領域的能力呢?在談跨不跨領域之前,我想先從大學生應該具備的能力「自我學習與與獨立思考」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