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18/10/30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煉淨渴求

    每個人都有不同的屬靈旅程,並且我們內心的渴求塑造了自我獨特的旅程。
    按照羅馬所言「 體貼肉體的就是死,體貼聖靈的乃是生命、平安。」,直接按著字面意思,基督徒會誤以為在實際操作上要剋己苦修,戰勝身體的私慾,落入律法或道德主義,使生命僵化或羞愧無力。
    但是,實際上基督教靈性生活的重點可不是把渴求釘死,而是過濾並聚焦內心的那份渴求。
    人的意志無法放下己意,去選擇上帝的心意,除非我們和「渴求」的關係改變,成為一種伙伴關係,煉淨渴求,我們需要認識自己的渴求。
    「不管渴求的外表看來怎樣,他們深層都是屬靈的。」--貝內爾
    我們大多數人都不曉得自己最深的渴求,但是我們很熟悉表層的慾望,「我想要有個假期」、「我想要更多權力使人尊敬我」、「我想要有一份不離不棄的愛,完全接納我」,而一味的滿足或是壓抑,都會讓我們無視這對我們靈性旅程的劇烈影響。
    如同嘉娜的故事,她很渴望婚姻、擁有兒女、建立幸福的家庭,但始終感情沒有著落,也深覺生理時鐘無情跳動,她感到自己的夢想不斷的在指縫中溜走,她變得既苦澀又悲慘。 在靈修導師貝內爾陪伴她探尋的過程,她看見在終極渴求中最根本的東西——她渴望被人需要和對愛的渴求。 這是一份能與他人、與生命連結的渴求,婚姻與生育看似能給予她基本需要的滿足,但更多是她的夢幻想像,也是她情感所需的投射。 這份渴望其實指向神,它來自人內心對愛和自我價值的渴求,而非實際擁有一位丈夫和嬰孩,就能滿足的。除非她能看見自己渴求的終極本質,不然她仍會陷落在對維繫婚姻與母親身分上的偶像崇拜,以為這是能滿足她生命空洞的唯一辦法。
    這些核心的需要都是屬靈的,因為這是一份最終只能在神裡面滿足的需要。
    我們其他的核心需要也會如此——對安全、安定、身分、自我價值、自我表達和滿足的需要。
    我們大部分人可以感受到自己對財富、關係的虛妄依附,多少能體會那來錯誤依附的混亂渴求,不但不能為生命添加力量,反而使生命消融挫敗。
    但為什麼把這稱之為混亂的渴求,而不稱之為罪呢? 盡管本質上使我們偏離神的都可稱之罪惡,但把它構想成紊亂的渴求,其實蠻有幫助,因為這說法提醒我們其核心是美善的,在表層膚淺以自我為中心的慾望吶喊之下,其實是對愛更深的渴求,與人連結的渴望。
    而唯一處理紊亂渴求的方法,就是不要掉入陷阱——誤以為自己有能力淨化,而是要在混亂的狀態中,將自己交給神,並容讓神掌管更新生命的工作。
    祈禱是讓聖靈梳理我們的渴求,特別是在靜默中神同在的那種禱告,請求神把祂所認識的「真我」向我們揭示,當我們集中注意力在這樣的禱告中,屬天的更新就能發生在的神聖的臨在中。 本文編修自貝內爾,「心的渴慕」一文。出自《屬靈旅程—為真實靈性更新而設的論壇》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