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控制不了的慾望嗎?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最近在教會上課時,有人問了牧師一個問題:「如何面對慾望?」

牧師回應是:
慾望不是罪,而是不被神管住、被扭曲的慾望才是罪,因通常人遇到的問題都是在於,用不合神心意的方式滿足慾望,而落入犯罪的情況裡。

所以大方向原則是:

  1. 信耶穌
    (相信耶穌愛我們,為我們釘死十字架上,三天後復活)
  2. 願意把我們的身體主權奉獻給主,讓祂做一切的主人
    (人生的主權與目的都獻給主,單單為祂而活)
    可用羅馬書12:1-2這段經文禱告:
    所以弟兄們,我以神的慈悲勸你們,將身體獻上,當做活祭,是聖潔的,是神所喜悅的,你們如此侍奉乃是理所當然的。不要效法這個世界,只要心意更新而變化,叫你們察驗何為神的善良、純全、可喜悅的旨意。
    (禱告:親愛的主耶穌,我將我的身體、全人全心當作活祭,完全獻上給祢,作祢聖潔的器皿,也求祢幫助我不要效法這個世界,叫我心意更新而變化,察驗祢善良、純全、可喜悅的旨意,阿們!)
  3. 倒垃圾(持續認罪悔改和相信主赦免)
    抓住罪得赦免的確據—約翰壹書1:9的應許:
    我們若認自己的罪,神是信實的,是公義的,必要赦免我們的罪,洗淨我們一切的不義。


我過去是個暴食症患者,信主之後,當我還是得在生活裡面對到不正常的吃喝慾望時,確實也是不斷在run上面這三個原則。

這是一段不斷在軟弱中跌倒,再繼續在主的恩典和真理上剛強起來,而邁向自由的過程。

有時當我忘記也失去救恩之樂時,我會自己做決志禱告接待耶穌,好像讓自己重新信耶穌,回到起初的愛,再繼續支取祂的應許,認罪悔改,經驗祂的得勝。

雖然不是每個人都有暴食症的背景,不需要像我一樣需要脫離強迫暴食催吐—這個破壞性成癮的惡習捆綁,但我知道有很多人需要面對菸癮、酒癮、毒癮或是購物慾、色情成癮等困擾。

其實有些東西真的只是外在行為,最重要還是要我們的生命真實經歷天父的愛,讓神的愛滿足我們心裡的空缺,因為這會使得我們會不自覺想用外在事物來填滿這些空缺。

但耶穌就是世界的光、是生命活水泉源,當我們願意真正信從這生命的源頭,就能不繼續再黑暗裡行走,而脫離外在行為綑綁、陷入成癮的漩渦。

而真的信耶穌後,活在地上的每一天,也要持續靠耶穌基督寶血的大能,天天得主的赦免和潔淨,解決罪和恨的問題,面對肉體情慾、誘惑試探,就誠實向主承認自己的軟弱,求主幫助,也把自己的全人全心不斷奉獻給主,必會經歷到祂的大能。


推薦影像

周巽正牧師勝過色情成癮-隔著紙板的自由

其他影像推薦

進入真正的自由

救恩使我們在軟弱中得勝

試探讓我們看到軟弱的根源


約翰壹書2:15-17
不要愛世界和世界上的事。人若愛世界,愛父的心就不在他裡面了。因為凡世界上的事,就像肉體的情慾,眼目的情慾,並今生的驕傲,都不是從父來的,乃是從世界來的。這世界和其上的情慾都要過去,惟獨遵行神旨意的,是永遠常存。(眼目的情慾:透過眼目誘發各種不正當慾望;今生的驕傲:世界虛假榮耀,一切以為可誇口的人事物)
希伯來書4:14-16
我們既然有一位已經升入高天尊榮的大祭司,就是神的兒子耶穌,便當持定所承認的道。 因我們的大祭司並非不能體恤我們的軟弱,他也曾凡事受過試探,與我們一樣,只是他沒有犯罪。 所以我們只管坦然無懼地來到施恩的寶座前,為要得憐恤,蒙恩惠,做隨時的幫助。
羅馬書8:26
況且我們的軟弱有聖靈幫助,我們本不曉得當怎樣禱告,只是聖靈親自用說不出來的歎息替我們禱告。
加拉太書5:1
基督釋放了我們,叫我們得以自由,所以要站立得穩,不要再被奴僕的軛挾制。
約翰福音8:12
耶穌又對眾人說:「我是世界的光。跟從我的,就不在黑暗裡走,必要得著生命的光。」
avatar-img
4會員
12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Wanling Peng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我願意放棄所有金錢名聲,所有事物,來換取沒有癮的人生。」 馬修.派瑞 最近《六人行》飾演Chandler的演員馬修派瑞離開了。 現實生活裡,他長年深受酒癮、藥癮所苦,認為自己的生活殘破不堪又脫離正軌,不值得被愛。 這大概只有深陷其中過,才能體會到他真正的恐懼。 也許事過境遷後,人們看了
一直都知道自己原本就有病態完美主義。 這些年也一直學習能更健康地接納自己的限制,但要完全擊碎這個思惟行事模式很難。 因為不能完全相信身邊人能接受自己的缺陷,所以更會反應在工作上、與人的關係上。
「寫成文字可能只有幾句話,可是那幾句話已經是很多努力了。」 日常生活裡,如果聽到讓人感動的話語,我習慣會記錄下來,而這是我今年為止,聽過最倍感安慰的一句話,尤其是特地要對我說的話語。
「我願意放棄所有金錢名聲,所有事物,來換取沒有癮的人生。」 馬修.派瑞 最近《六人行》飾演Chandler的演員馬修派瑞離開了。 現實生活裡,他長年深受酒癮、藥癮所苦,認為自己的生活殘破不堪又脫離正軌,不值得被愛。 這大概只有深陷其中過,才能體會到他真正的恐懼。 也許事過境遷後,人們看了
一直都知道自己原本就有病態完美主義。 這些年也一直學習能更健康地接納自己的限制,但要完全擊碎這個思惟行事模式很難。 因為不能完全相信身邊人能接受自己的缺陷,所以更會反應在工作上、與人的關係上。
「寫成文字可能只有幾句話,可是那幾句話已經是很多努力了。」 日常生活裡,如果聽到讓人感動的話語,我習慣會記錄下來,而這是我今年為止,聽過最倍感安慰的一句話,尤其是特地要對我說的話語。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本文探討了慾望和理性在人類生活中的重要性,揭示了為何慾望永遠無法滿足,並分析了完全遵循慾望和完全依賴理性兩種極端狀態的不可行性。作者指出,對於人類來說,如何有效地使用和控制慾望,尋求理性的思考,是推動文明發展的關鍵。探索人類如何在這兩者之間取得平衡,才能更好地理解人類行為的複雜性。
Thumbnail
若能夠完全斷除邪淫,生生世世都可以獲得安樂,現世的生活也會得到眾生的尊重與讚嘆。 「邪淫」廣義而言,幾乎是由貪心所引起的。當然也有少數是為了害他人,而以瞋恨心行淫,會根據其異熟果報墮入相應之三惡趣中。如果有幸獲得人身,也將感受妻子遭他人強搶,或與妻子相處不稱心意,例如:妻子會偷盜、酗酒、脾氣粗暴,
Thumbnail
最近在看一些介紹宗教的節目,不約而同地都講到「己所不欲、勿施於人」這八個字。 很多人的宗教都是用信的,嘴巴上講講,真的要他在生活中「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的話,那就會顯露出光說不練的真實本性,所以這八個字說很簡單,做起來卻不容易,因為它把宗教定義在行為上,不管你說得多麼虔誠、看起來多麼神聖,做不到就
Thumbnail
雖然我很早就覺得怪怪的,也寫過很多文章,但能看見有神學家認真整理出論述來,真的很佩服。 我指的是「順服」這件事。 是這樣的,教會很強調順服,而聖經裡的確也多次提到順服。 但順服到底是什麼意思?順服的對象是誰? 任何基督徒都會告訴你,順服對象是上帝,這沒問題,但其實問題超大,因為順服上帝又是什
Thumbnail
情緒&慾望 | 直播6/22 pm8:30 情緒和慾望相互而生, 不論是由本能的慾望不被滿足, 還是被外界的因素刺激出了情緒, 只要我們沒有好好的面對並處理兩者, 必定對人生有長期不良的影響。  
Thumbnail
用交換論面對神讓人走向邪惡 或許有人會抗議,反正我都有做好事,也都盡力服事了,而且我的確相信主耶穌的拯救,難道因此我希望上帝上我變成有錢人難道就不可以? 這樣說好了,你當然可以希望如此,這沒什麼問題,但考驗在後頭,就是你會不會因為沒有達成而產生不滿?畢竟,這世界上從不缺苦難不幸的人,我們自己也沒
Thumbnail
布仁南.曼寧(Brennan Manning):「信仰其實不是我們所信的總和,亦非說話或思考方式;信仰是一種生活方式,僅能透過生活的實踐,將它表達出來。」(《有身體的教會:在疏離的數位時代擁抱群體生活》,邁克.福斯特(Michael Frost),博客來電子書)
Thumbnail
宗教可以是一個很美好的事物。他使人有力量、獲得寬慰。  不知為什麼,有一些些人卻會誤用裡面的論點, 無論是有意無心,用了裡面的故事來審判別人。
Thumbnail
在佛法、戒律上修學不足的地方,一般依傳戒的儀軌會問,譬如:犯了什麼事情?甚至推敲當初違犯的動機,避免下一次類似緣境出現的時後再犯。這些不好的緣境出來的時候,修行人不能沒辦法。哪裡錯、哪裡比較弱,緣境要來,就準備好用這個方法。比如情慾、淫欲的問題,老是犯這個事情,情慾淫欲的緣境一來,好好地去對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本文探討了慾望和理性在人類生活中的重要性,揭示了為何慾望永遠無法滿足,並分析了完全遵循慾望和完全依賴理性兩種極端狀態的不可行性。作者指出,對於人類來說,如何有效地使用和控制慾望,尋求理性的思考,是推動文明發展的關鍵。探索人類如何在這兩者之間取得平衡,才能更好地理解人類行為的複雜性。
Thumbnail
若能夠完全斷除邪淫,生生世世都可以獲得安樂,現世的生活也會得到眾生的尊重與讚嘆。 「邪淫」廣義而言,幾乎是由貪心所引起的。當然也有少數是為了害他人,而以瞋恨心行淫,會根據其異熟果報墮入相應之三惡趣中。如果有幸獲得人身,也將感受妻子遭他人強搶,或與妻子相處不稱心意,例如:妻子會偷盜、酗酒、脾氣粗暴,
Thumbnail
最近在看一些介紹宗教的節目,不約而同地都講到「己所不欲、勿施於人」這八個字。 很多人的宗教都是用信的,嘴巴上講講,真的要他在生活中「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的話,那就會顯露出光說不練的真實本性,所以這八個字說很簡單,做起來卻不容易,因為它把宗教定義在行為上,不管你說得多麼虔誠、看起來多麼神聖,做不到就
Thumbnail
雖然我很早就覺得怪怪的,也寫過很多文章,但能看見有神學家認真整理出論述來,真的很佩服。 我指的是「順服」這件事。 是這樣的,教會很強調順服,而聖經裡的確也多次提到順服。 但順服到底是什麼意思?順服的對象是誰? 任何基督徒都會告訴你,順服對象是上帝,這沒問題,但其實問題超大,因為順服上帝又是什
Thumbnail
情緒&慾望 | 直播6/22 pm8:30 情緒和慾望相互而生, 不論是由本能的慾望不被滿足, 還是被外界的因素刺激出了情緒, 只要我們沒有好好的面對並處理兩者, 必定對人生有長期不良的影響。  
Thumbnail
用交換論面對神讓人走向邪惡 或許有人會抗議,反正我都有做好事,也都盡力服事了,而且我的確相信主耶穌的拯救,難道因此我希望上帝上我變成有錢人難道就不可以? 這樣說好了,你當然可以希望如此,這沒什麼問題,但考驗在後頭,就是你會不會因為沒有達成而產生不滿?畢竟,這世界上從不缺苦難不幸的人,我們自己也沒
Thumbnail
布仁南.曼寧(Brennan Manning):「信仰其實不是我們所信的總和,亦非說話或思考方式;信仰是一種生活方式,僅能透過生活的實踐,將它表達出來。」(《有身體的教會:在疏離的數位時代擁抱群體生活》,邁克.福斯特(Michael Frost),博客來電子書)
Thumbnail
宗教可以是一個很美好的事物。他使人有力量、獲得寬慰。  不知為什麼,有一些些人卻會誤用裡面的論點, 無論是有意無心,用了裡面的故事來審判別人。
Thumbnail
在佛法、戒律上修學不足的地方,一般依傳戒的儀軌會問,譬如:犯了什麼事情?甚至推敲當初違犯的動機,避免下一次類似緣境出現的時後再犯。這些不好的緣境出來的時候,修行人不能沒辦法。哪裡錯、哪裡比較弱,緣境要來,就準備好用這個方法。比如情慾、淫欲的問題,老是犯這個事情,情慾淫欲的緣境一來,好好地去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