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相對論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人性很奇妙,總是在貪婪與恐懼中生活著。人們在不同事情,發生狀況時面對的情緒與決定,總是難以捉摸。尤其面對金錢時,更是赤裸裸真槍實彈的能測試真實的心理狀態。人們面對不同的事物,會許多的反應,但這些反應有可能是因為人事時地物有著不同的包裝或是虛幻,因為不同的條件讓面對事物的時候無法真實而坦誠。
錢這東西非常的真實,可以測試真實人性的貪婪與恐懼。
不論你是否真的有進行投資,對於人性的好奇趨使,這本書《投資相對論》讀起來更能有別於一般闡述人性書籍的敘述方式,相對的來說,也是認識自己與人們心裡的管道之一。
有關人大腦的發展,很多大腦的機制都是在遠古時期,人類為了能夠生存下來而發展形成的。原本符合當時生存條件的大腦反應,來到現在複雜的投資環境中,卻成為了一種莫名其妙的困擾。便形成了旁人看不理性但自己卻無法控制的狀況。
《投資相對論》闡述了很多人性面對投資上出現的不同情緒,也有很多不同狀況的實驗場景來驗證人類面對該種狀況發生的應對方式。書中有提到一個例子感覺挺符合人類貪婪的反應。在實驗中讓受測的老鼠與鳥類接觸紅燈綠燈的閃爍,猜到綠色時就能得到食物的獎勵,而紅燈與綠燈會以隨機的顯示,實驗多次之後綠色會出現80%。老鼠與鳥類很快的如何得到最高分,就是單純的選擇綠色就能得到80%的成功機率,但人類嚐試的時間越長,得分通常越低,為什麼呢?因為人們越相信自己能夠找到這種型態反而讓成功的機率降到68%。
人類常常在熟悉環境中,靠著聰明的大腦想要達到更好的結果,貪婪的心驅使著想要贏著全拿,卻放棄原本可輕易取的80%成功機率,只是想證明自己更佳的聰明!
另外一個人性的反應,就是為什麼恐懼的感受比快樂來的強烈呢? 我想應該是因為遠古人類所在的環境險惡,大腦若沒有讓恐懼增大很容易喪失生命,而快樂的感受強烈並不能警惕生存的需求,所以大腦開始建立這種機制,為的就是「延續生存」。
當我們遇到恐懼的時候,充滿了不安、害怕這種情緒性的感受,書中提及一種我覺得非常好的方式便是「情感紀錄」。
把目前所遇到感受、反應前因後果的記錄下來,利用文字的視覺效果淡化抽象的情緒反應,透過文字的書寫、時間過程的醞釀,就比較能用「理性」方式看待此方面的情緒,比較不容易做出過於情緒化的決定。
人性的反應很複雜,有時候自己都搞不懂自己為什麼會有這種反應。某些狀況在心理層面以為自己已經準備妥當,當真正狀況來時卻顯得不堪一擊,很多原本預期的反應卻無法如期執行。
自己都很難了解自己,只能說人性真的很複雜!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銀色戰略家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今天是10月的最後一天,結束了獵殺10月的戲碼。  從10月1日大盤還站上11051點左右盤旋後,便進入獵殺10月的前奏。在10月9日國慶前一天大盤還在10466點,但國慶日開盤後立即風雲變色,收盤大
今天是10月的最後一天,結束了獵殺10月的戲碼。  從10月1日大盤還站上11051點左右盤旋後,便進入獵殺10月的前奏。在10月9日國慶前一天大盤還在10466點,但國慶日開盤後立即風雲變色,收盤大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探討市場情緒中的貪婪與懷疑,指出自我懷疑是人類面對不確定性時的自然反應,並強調懷疑可能成為阻礙成功的因素。 從投資的角度分析,股價漲跌受到人們心理的影響,而非單一事件本身。 透過增強心理韌性與勇於嘗試,個人能在不確定的市場環境中找到成功的機會。
Thumbnail
本文探討每個人看待世界的侷限性,尤其是如何通過編織故事來填補未知的空白。我們的解釋受限於心理模式,常常忽視真實的複雜性,特別是在金融市場中。通過心理學角度分析,本文強調信心過剩和錯誤決策之間的關聯,並試圖揭示人類如何在不確定的世界中尋求安慰。這樣的侷限性無形中促進了金融泡沫的形成。
Thumbnail
心理學有一個詞叫「rumination」(縈思),在這裡指人類像反芻食物一樣,不斷地在腦中重播負面事件,沉溺於負面情緒之中。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有縈思的傾向,尤其是負面事件剛發生的時候。但這樣的人並不一定是心理韌性不夠強。我認為的其中一個可能是,我們只是太過認真看待世界,輕易就將自己毫無保留交付出去。
Thumbnail
人性指標來到接近極端恐慌邊緣,這次修正已經帶動全市場的情緒 外資昨天賣超966億創歷史新高,主要原因也是開始有輸家的贖回被動式交易 就跟投信一樣,有人積極買ETF他就只能一直買超,大多時間都是"小資族的節奏" 通常一個回檔就讓買很久的題材一次毀滅,這次也再度表演一次了 如何讓投資人開始懼
Thumbnail
人腦畢竟不是機器,情緒也經常干擾大腦的運作,有時候連自己都不一定能理解自身的情緒如何運作,更無法理解所有人集合而成的市場情緒變化,當投資人受市場情緒影響而做愚蠢的決定,代價都非常昂貴,而市場的極度樂觀與繁榮,有部分原因就來自於多數人都犯錯,所以股市名言是眾人貪婪時應該要恐懼。
Thumbnail
人性只願意相信自己相信的事,只要市場熱絡的漲勢可以把大眾洗腦成前景樂觀,漲勢持續看好,市場就會出現許多貪婪且不畏風險的勇者,這現象過去發生,現在正在發生,未來也還會發生。
Thumbnail
金錢觀是種人生觀 從怎麼用錢來看一個人,能知道他在乎什麼 也能知道他對金錢的態度,甚至於對人生的態度 然而很多人能夠了解人生觀有所差異 卻不能理解金錢觀沒有對錯,只是不同 例如 投資觀念上的差異 又或者是對預算規劃的不同 對一件商品的情感落差 因而產生了許多金錢觀上的衝突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探討市場情緒中的貪婪與懷疑,指出自我懷疑是人類面對不確定性時的自然反應,並強調懷疑可能成為阻礙成功的因素。 從投資的角度分析,股價漲跌受到人們心理的影響,而非單一事件本身。 透過增強心理韌性與勇於嘗試,個人能在不確定的市場環境中找到成功的機會。
Thumbnail
本文探討每個人看待世界的侷限性,尤其是如何通過編織故事來填補未知的空白。我們的解釋受限於心理模式,常常忽視真實的複雜性,特別是在金融市場中。通過心理學角度分析,本文強調信心過剩和錯誤決策之間的關聯,並試圖揭示人類如何在不確定的世界中尋求安慰。這樣的侷限性無形中促進了金融泡沫的形成。
Thumbnail
心理學有一個詞叫「rumination」(縈思),在這裡指人類像反芻食物一樣,不斷地在腦中重播負面事件,沉溺於負面情緒之中。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有縈思的傾向,尤其是負面事件剛發生的時候。但這樣的人並不一定是心理韌性不夠強。我認為的其中一個可能是,我們只是太過認真看待世界,輕易就將自己毫無保留交付出去。
Thumbnail
人性指標來到接近極端恐慌邊緣,這次修正已經帶動全市場的情緒 外資昨天賣超966億創歷史新高,主要原因也是開始有輸家的贖回被動式交易 就跟投信一樣,有人積極買ETF他就只能一直買超,大多時間都是"小資族的節奏" 通常一個回檔就讓買很久的題材一次毀滅,這次也再度表演一次了 如何讓投資人開始懼
Thumbnail
人腦畢竟不是機器,情緒也經常干擾大腦的運作,有時候連自己都不一定能理解自身的情緒如何運作,更無法理解所有人集合而成的市場情緒變化,當投資人受市場情緒影響而做愚蠢的決定,代價都非常昂貴,而市場的極度樂觀與繁榮,有部分原因就來自於多數人都犯錯,所以股市名言是眾人貪婪時應該要恐懼。
Thumbnail
人性只願意相信自己相信的事,只要市場熱絡的漲勢可以把大眾洗腦成前景樂觀,漲勢持續看好,市場就會出現許多貪婪且不畏風險的勇者,這現象過去發生,現在正在發生,未來也還會發生。
Thumbnail
金錢觀是種人生觀 從怎麼用錢來看一個人,能知道他在乎什麼 也能知道他對金錢的態度,甚至於對人生的態度 然而很多人能夠了解人生觀有所差異 卻不能理解金錢觀沒有對錯,只是不同 例如 投資觀念上的差異 又或者是對預算規劃的不同 對一件商品的情感落差 因而產生了許多金錢觀上的衝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