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怖主義

含有「恐怖主義」共 46 篇內容
全部內容
發佈日期由新至舊
本文探討易經雜卦傳,闡述其卦象交錯組合的複雜性,以及天道與人道交織的關係。以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的戰爭為例,說明卦象難以預測事物的真相,並呼應道德經的思想,強調萬物關係的複雜性。
Thumbnail
近年台灣的政治與社會討論,逐漸從制度辯論轉為情緒動員,從價值對話墮入簡化對立。所謂的「民主進步」,在實際操作中卻顯現出日益深刻的民粹傾向。本文主張,這樣的現象不僅是民主品質的倒退,更是一種「制度內的恐怖主義」:利用制度形式、操弄合法性,來侵蝕制度本質與公共討論空間。 一、從民粹邏輯到情緒治理 民
Thumbnail
含有成人內容
Netflix紀錄片《全美緝凶:賓拉登》以911事件為起點,緊湊敘述美國追捕賓拉登的過程,並探討美國在反恐戰爭中的角色及其影響。
Thumbnail
2015年11月17日,Le Petit Journal的記者在巴黎恐攻事件後採訪了一位父親,他在畫面中安慰他的兒子:「沒關係,他們有槍,但我們有花。」於是,我便寫下了這首詩。
Thumbnail
5月9日,俄羅斯順利舉行勝利日閱兵,普京(Vladimir Putin)也在隔日提議重啟俄烏伊斯坦堡談判,兩國代表團於是從15日開始互動,結束了長達3年的零公開接觸。只是從目前的各方僵持來看,和平似乎還很遙遠。顯然,這是「特別軍事行動」下的第四次勝利日閱兵,卻未必就是最後一次。
Thumbnail
付費限定
4 月 26 日,英國利茲(Leeds)奧特利路(Otley Road)於發生一起震驚全英的暴力攻擊事件:兩名女性遭到十字弓射傷,一人傷勢危及性命。嫌犯當場被捕時傷害了自己,最後傷重死於醫院。英國警方調查後認為,這事件與嫌犯的極端厭女情緒有關,可歸類為恐怖攻擊事件。
Thumbnail
近日,美國境內發生多起針對特斯拉 (Tesla) 車輛、經銷據點和充電站的破壞事件,引發官方高度關注。美國司法部長 Pamela Bondi 強硬表示,這些破壞行為已構成「國內恐怖主義」,涉案者恐面臨最高 20 年的監禁。
Thumbnail
「嗨,托德桑,」克里夫蘭停頓了一下,才接上這句說,「好久不見!其實,我一直想來這裡看你,但雜事太多,實在跑不開呀……」   事實上,克里夫蘭自圓其說自己被雜事綁住,一時無法脫身,這句話未必是百分百的事實。有一半的原因,是他現在正與論敵打筆仗,而且同業又沒及時參戰應援,讓他的處境很不妙。他平時雄辯
彼得·柏格執導的《反恐戰場》(The Kingdom, 2007)是一部集動作、驚悚與政治批判於一體的電影。故事聚焦沙烏地阿拉伯的美國石油公司居民社區發生的一起恐怖攻擊,從國際安全/正義/文化衝突的角度探討恐怖主義對中東及美國本身的影響。
Thumbnail
探討市場情緒中的貪婪與懷疑,指出自我懷疑是人類面對不確定性時的自然反應,並強調懷疑可能成為阻礙成功的因素。 從投資的角度分析,股價漲跌受到人們心理的影響,而非單一事件本身。 透過增強心理韌性與勇於嘗試,個人能在不確定的市場環境中找到成功的機會。
Thumbn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