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小子Damien Chazelle的太空奇想-《First Man登月先鋒》2018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First Man’ Takes a Giant Leap for Man, a Smaller Step for Movies〈The New York Times,2018〉
Photo From IMDb

Photo From IMDb

年輕導演兼編劇Damien Chazelle與作曲家Justin Hurwitz倆人從哈佛大學時期培養的默契,從最早執導2009年《Guy and Madeline on a Park Bench》開始,接著《Whiplash進擊的鼓手》(2014)、2016年向經典歌舞片致敬的《La La Land樂來越愛你》,到了《First Man登月先鋒》已四度合作。

Photo From IMDb

Photo From IMDb

除了《Whiplash進擊的鼓手》讓人耳朵為之一亮,《First Man登月先鋒》工整得讓人遲疑,紐約時報評論"the film is too careful, too earthbound, to attempt."

懷舊致敬沒有不好,但也許可以更有新意。

本片在IMDb資料並不屬於科幻(Sci-Fi)而是傳記(Biography)、歷史(History )分類。《First Man登月先鋒》重點本不在外太空,而是透過畫面與歷史氛圍,表述社會環境與阿姆斯壯( Neil Armstrong)內心的隱晦對比。不過若從聲音與音樂設計觀點來論,本片比較像是兩個哈佛小子再次向經典致敬的安全牌之作。

特雷門琴(Theremin)的歷史作用與象徵意義

發明人Léon Theremin與特雷門琴

發明人Léon Theremin與特雷門琴

電影中的主旋律聽來遙遠朦朧又悲傷,這正是特雷門琴(Theremin)獨有的音色。特雷門琴可說是最早的電子合成樂器,它以演奏者不直接碰觸樂器的演奏方式、以及彷彿來自未知世界的音色聞名。其引人遁入闇黑的虛幻迷離感,為大多數早期好萊塢科幻片採用。在歷史意義上《First Man登月先鋒》選用特雷門琴作為主軸音色,不偏不倚、完全"正確"。

特雷門琴Theremin與阿姆斯壯的奇異巧合
據聞Ryan Gosling研究角色背景時,意外從歷史資料發現阿姆斯壯對特雷門琴的愛好,進而推薦給導演與作曲家,於是特雷門琴成為此部電影的主題動機與帶領音色。有著科幻片的純正血統音調與代表阿姆斯壯本人,內外一致確實很"對",但似乎就是少了點什麼。

華爾滋圓舞曲的形式

在雙子星8號進行Agena太空船對接任務(docking)時,平靜的外太空搭配〈Docking Waltz〉曲目,直接讓人比對《2001: A Space Odyssey 2001太空漫遊》中〈藍色多瑙河〉曲目的經典。我們都知道經典很重要,懷舊也會重新流行,但過了50年依舊是圓舞曲搭配太空航艦滑順的運行?Well.....

關於本片音效小故事About Sound Effect
聲音編輯兼錄音師 Ai-Ling Lee與 Milly Iatrou於 A Sound Effect網站採訪中提及,由於有許多描繪阿姆斯壯在太空艙內的狀態,因此近距離接觸的物件或是各種操控船艙的聲音就顯得較突出。

Photo From A Sound Effect

Photo From A Sound Effect

導演給了聲音設計團隊的參考片單包括被喻為最偉大的潛艇戰爭片《Das Boot從海底出擊》(1981)密閉艙內的封閉聲音感、《Saving Private Ryan搶救雷恩大兵》(1998)與《Son of Saul 索爾之子》(2015),當中人道精神和生死交關的衝擊與急迫,還有那些從夾縫中透著的微弱希望,為本片增添了一些暖色調。

錄製2018年2月SpaceX 發射Falcon Heavy聲音作為素材

Photo From A Sound Effect

Photo From A Sound Effect

聲音團隊沒有在NASA找到當時高品質的錄音檔案可用,不過幸運的是2018年2月,目前全世界最大的火箭Falcon Heavy於Cape Canaveral(與當年Apollo發射同地點)發射,因此聲音團隊在發射點附近架設錄音設備錄製火箭發射聲與音爆聲等。

再加上錄製真實月球車等其他太空模擬器的操縱開關聲等,這些聲音素材廣泛應用在塑造本片的聲音景觀。

Photo From IMDb

Photo From IMDb

在重建聲音的歷史觀方面,團隊研究當時代的廣播以製作符合劇情需要的各種廣播通訊聲,更直接向曾與參與太空計畫的人員請益,這些都有助於重塑貼近雙子星與阿波羅號發射時的聲音。為了強調阿姆斯壯內心的不安,因此聲音團隊加入了大象咆嘯、馬踏聲以加強聲音力道來強調人與機械對抗的狀態。

此外最讓團隊引以為傲的另一個亮點是片中阿姆斯壯於登月時說出的名言,並非是阿姆斯壯的真實聲音,而是Gosling的表演詮釋再加上聲音團隊後製,使許多人誤聽為是採樣當年登月時傳回的音訊。

散場字幕的音效設計
本片採杜比全景聲(Dolby Atmos )製作,若在戲院待到最後便能有幸聽到太空通訊對話聲搭配工作人員名單,精準的音頻定位以一次一個音響喇叭搭配一則通訊聲的頻率,逐一環繞跑過每個音響直至漸弱最後隱遁在黑畫面中。這個音效設計的小浪漫不知道有多少人會聽到,讓人有點感傷。

William Whittington著《Sound Design & Science Fiction》定義好萊塢科幻片音效的新篇章以1968年《2001: A Space Odyssey 2001太空漫遊》為起點;自此音樂與音效不再只是再現真實,而是拉高到暗喻與象徵的層次。音畫關係不再提供答案給觀影者,反將作品詮釋權交由聽閱者去思索;科幻片必須實現我們對於未知遙遠世界的想像。

Photo From IMDb

Photo From IMDb

這也是科幻片的困難與挑戰之處,在2013年《Gravity地心引力》為我們揭示外太空才應有的靜默與真空之聲、2014年《Interstellar星際效應》以驚人細膩的視覺特效與Hans Zimmer壯麗的音樂帶我們穿梭黑洞後,這些"太空體驗"讓我們對太空船艙機械爆裂聲等已再熟悉不過。

Damien Chazelle或許大可毋須背負偉大美國的包袱,更大膽來看歷史。受限真實改編的懷舊之情或許不會出錯,但套句Orson Welle名言:"電影美在意外之處",《First Man登月先鋒》似乎沒有讓我們登上月球,只是稍稍跳離地球表面而已。

(本文同步刊登於【電影聲音隨筆Sounding A-Z】網站)

延伸閱讀:

First Man-IMDb
“FIRST MAN” STARS ONE OF THE WORLD’S WEIRDEST MUSICAL INSTRUMENTS
HOW ‘FIRST MAN’ TAKES YOUR EARS ON A SUPERSONIC ADVENTURE
Review: ‘First Man’ Takes a Giant Leap for Man, a Smaller Step for Movies-The New York Times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黃鐘瑩的沙龍
14會員
27內容數
黃鐘瑩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0/04/10
不管好的或壞的,都試著接納自己,不強迫自己要有成為"好的或對的" 的強迫思維念頭,相信自己能好好照顧自己。當有天或某個情境讓心底受傷的小小孩又不小心跑出去時,自己能成為保護那個小小孩的勇敢大人。
Thumbnail
2020/04/10
不管好的或壞的,都試著接納自己,不強迫自己要有成為"好的或對的" 的強迫思維念頭,相信自己能好好照顧自己。當有天或某個情境讓心底受傷的小小孩又不小心跑出去時,自己能成為保護那個小小孩的勇敢大人。
Thumbnail
2020/03/14
當金智英暫時不是金智英時,鏡頭鮮少正對著金智英,反倒以側拍保持距離的方式記錄她的生活。是否暗喻金智英刻意壓抑、抽離自己,與真實的自己保持冷淡的距離呢?此舉讓觀眾也對金智英保持距離了。 或許這樣旁觀疏離的用意正是在對我們說:不要袖手旁觀自己的人生,別將自己的聲音拒於人生之外。
Thumbnail
2020/03/14
當金智英暫時不是金智英時,鏡頭鮮少正對著金智英,反倒以側拍保持距離的方式記錄她的生活。是否暗喻金智英刻意壓抑、抽離自己,與真實的自己保持冷淡的距離呢?此舉讓觀眾也對金智英保持距離了。 或許這樣旁觀疏離的用意正是在對我們說:不要袖手旁觀自己的人生,別將自己的聲音拒於人生之外。
Thumbnail
2020/02/16
這個劇場家庭的設定是幸運的,孩子雖然抗拒學習但還稱得上乖巧且溫良恭儉讓,Nicole(Scarlett Johansson飾) 與Charlie(Adam Driver)這對夫妻之間雖然互相傷害有其問題,但相對而言還算是理性的夫妻。現實生活當中太多狗屁倒灶比芝麻還不及的那堆毛事,這部片都沒有。
Thumbnail
2020/02/16
這個劇場家庭的設定是幸運的,孩子雖然抗拒學習但還稱得上乖巧且溫良恭儉讓,Nicole(Scarlett Johansson飾) 與Charlie(Adam Driver)這對夫妻之間雖然互相傷害有其問題,但相對而言還算是理性的夫妻。現實生活當中太多狗屁倒灶比芝麻還不及的那堆毛事,這部片都沒有。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在電影中,「1900」沒有被世俗污染的真摯眼神,最為令我感動,看著每一位旅客沒有任何批判的眼光,他用自己獨有的內心世界感知一切,他以音樂的形式傳遞,抒發。他的樂曲是天籟,一如他的靈魂般的純淨,體現他內心的安靜與清明。
Thumbnail
在電影中,「1900」沒有被世俗污染的真摯眼神,最為令我感動,看著每一位旅客沒有任何批判的眼光,他用自己獨有的內心世界感知一切,他以音樂的形式傳遞,抒發。他的樂曲是天籟,一如他的靈魂般的純淨,體現他內心的安靜與清明。
Thumbnail
人的創造力如何產生? 因為玩。生活不是只有生存需要,還有娛樂。人類是先發明琴,而後才發明弓。先想要釀酒,才搞出農耕。 -追蹤、訂閱《郝廣才群星閃耀》來閱讀全文,每周二、四為你說故事。
Thumbnail
人的創造力如何產生? 因為玩。生活不是只有生存需要,還有娛樂。人類是先發明琴,而後才發明弓。先想要釀酒,才搞出農耕。 -追蹤、訂閱《郝廣才群星閃耀》來閱讀全文,每周二、四為你說故事。
Thumbnail
電影與音樂的交響詩-續篇         大學大概是進入成人世界初試啼聲的最佳地點,我所念的學校在台灣的那個年代雖然沒有很大的名氣,當時卻已經有了一個很不錯的電影視聽中心,很多經典之作都是在那裡觀看的。現在還記得的多半是有些恐怖的劇情,如:沉默的羔羊與歌劇魅影之類的,還有一次看到一半,影片竟然燒掉了
Thumbnail
電影與音樂的交響詩-續篇         大學大概是進入成人世界初試啼聲的最佳地點,我所念的學校在台灣的那個年代雖然沒有很大的名氣,當時卻已經有了一個很不錯的電影視聽中心,很多經典之作都是在那裡觀看的。現在還記得的多半是有些恐怖的劇情,如:沉默的羔羊與歌劇魅影之類的,還有一次看到一半,影片竟然燒掉了
Thumbnail
這個樂器的名稱來自它的發明者,俄國科學家 Leon Theremin。此人生平精采萬分,甚至牽涉到美蘇冷戰時代一樁經典的間諜竊聽案......
Thumbnail
這個樂器的名稱來自它的發明者,俄國科學家 Leon Theremin。此人生平精采萬分,甚至牽涉到美蘇冷戰時代一樁經典的間諜竊聽案......
Thumbnail
可以說,這部片體現了電影的聲效工業與音效剪輯的擬真、與共情「感知的同理」的驚人之處,全片不是用主客觀鏡頭區分,而是「主客音效」不斷切換、轉換。當他可融入、可維持「一切如常」幻想時可浸入、「回返」與常人共有的音場,但當他感受到「異物感」──無論自己之於周遭,或周遭之於內心世界──時又抽離⋯⋯
Thumbnail
可以說,這部片體現了電影的聲效工業與音效剪輯的擬真、與共情「感知的同理」的驚人之處,全片不是用主客觀鏡頭區分,而是「主客音效」不斷切換、轉換。當他可融入、可維持「一切如常」幻想時可浸入、「回返」與常人共有的音場,但當他感受到「異物感」──無論自己之於周遭,或周遭之於內心世界──時又抽離⋯⋯
Thumbnail
海上的鋼琴師 - The Legend of 1900 海上的鋼琴師 - The Legend of 1900 那天是20世紀的第一天,他決定給予這個男孩一個與別不同的名字-丹尼布曼·TD·萊蒙·1900。從此1900不再只是一個數字,也是一個名字,亦是一個傳奇。 大概看完這套電影的人,走出
Thumbnail
海上的鋼琴師 - The Legend of 1900 海上的鋼琴師 - The Legend of 1900 那天是20世紀的第一天,他決定給予這個男孩一個與別不同的名字-丹尼布曼·TD·萊蒙·1900。從此1900不再只是一個數字,也是一個名字,亦是一個傳奇。 大概看完這套電影的人,走出
Thumbnail
每一個琴鍵對應一個磁頭,按下琴鍵,同音調的錄音帶就會開始播放(音源包括笛子、合唱團及弦樂等),整個演奏過程其實就是不停 播放/暫停 好幾十台錄音機。而且磁帶錄音的質感本身就很特別,彈奏和弦時的聲音交疊與真樂器截然不同,而且透過調整播放速度可以改變音高,這一切造就出 Mellotron 獨一無二的音色
Thumbnail
每一個琴鍵對應一個磁頭,按下琴鍵,同音調的錄音帶就會開始播放(音源包括笛子、合唱團及弦樂等),整個演奏過程其實就是不停 播放/暫停 好幾十台錄音機。而且磁帶錄音的質感本身就很特別,彈奏和弦時的聲音交疊與真樂器截然不同,而且透過調整播放速度可以改變音高,這一切造就出 Mellotron 獨一無二的音色
Thumbnail
約翰.威廉斯從原來配合電影創作者的喜好與需求,一步步成為替星戰電影定調的大師,他不僅是星戰電影的御用樂師,他就是星戰電影音樂。他展現的技巧與美學,啟發引領了無數年輕的音樂學習者與愛好者。但無論約翰.威廉斯的音樂表現如何轉變,仍有兩大好萊塢古典風格的要素是不變的,那就是「主題動機」與「影音對位」⋯⋯
Thumbnail
約翰.威廉斯從原來配合電影創作者的喜好與需求,一步步成為替星戰電影定調的大師,他不僅是星戰電影的御用樂師,他就是星戰電影音樂。他展現的技巧與美學,啟發引領了無數年輕的音樂學習者與愛好者。但無論約翰.威廉斯的音樂表現如何轉變,仍有兩大好萊塢古典風格的要素是不變的,那就是「主題動機」與「影音對位」⋯⋯
Thumbnail
早期的電影播放還沒有聲音的概念,大家看的其實是默劇,後來才有音樂家在影廳現場替電影伴奏,但此舉並不是為了增加觀眾的樂趣,而是透過音樂掩蓋掉播放設備的吵雜。
Thumbnail
早期的電影播放還沒有聲音的概念,大家看的其實是默劇,後來才有音樂家在影廳現場替電影伴奏,但此舉並不是為了增加觀眾的樂趣,而是透過音樂掩蓋掉播放設備的吵雜。
Thumbnail
特雷門琴不直接碰觸樂器的演奏方式、以及彷彿來自未知世界的迷離音色,為大多數早期好萊塢科幻片採用。《First Man登月先鋒》選用特雷門琴作為主軸音色,不偏不倚、完全"正確"。但《First Man登月先鋒》工整得讓人遲疑,從聲音觀點來論,本片似乎像是兩個哈佛小子再次向經典致敬的安全牌之作。
Thumbnail
特雷門琴不直接碰觸樂器的演奏方式、以及彷彿來自未知世界的迷離音色,為大多數早期好萊塢科幻片採用。《First Man登月先鋒》選用特雷門琴作為主軸音色,不偏不倚、完全"正確"。但《First Man登月先鋒》工整得讓人遲疑,從聲音觀點來論,本片似乎像是兩個哈佛小子再次向經典致敬的安全牌之作。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