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18/11/29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性平公投後的語言學家

有七百多萬人不想看到我結婚?So what!? #thankyounext
沈澱幾天之後的感想:
1. 改變溝通模式。平權團體每次都能打破護家盟的謬論,但護家盟似乎不用回應平權團體的發言,不是嗎?這樣的不對等無法稱作溝通吧?為什麼有自己支持的立場,卻常常變成反方的回聲桶呢?
1.1. 有時候我覺得挺同陣營就是「太聰明」,雖然可以精闢闡述道理,但通常效果僅是自暖;反方或甚至不持特別意見的人,在面對這些議題通常不是用理智思考(see Bourdieu, 1979 on classification)根據Bourdieu,人們藉由品味區分自己和他人(distinction)的時候,使用的並非理性的邏輯,因為我們永遠無法用真正客觀的角度來評斷事情: “the game of culture are protected against objectification by all the partial objectifications which the actors involved in the game perform on each other” (p. 12)
1.2. 為了溝通,我們需要跳脫數據式分析,開始真正了解在「非正即反」這種兩極化思考以外的意見(see Wang, 2018 on qualitative analysis of online debates)數據可以幫助我們觀察一些趨勢,但是面對爭議性議題的時候,我們的意見很少是黑白對立,而沒有灰色地帶的;更多時候,我們需要了解的不是「同意」或「不同意」,而是「為什麼」同意或不同意,而這些很難藉由問卷調查的結果來顯示。不過這反而卻是真正的社會運動:不是藉由數據來證明甚麼或是說服別人,而是在促膝長談之間,了解恐懼與無知,才有可能化解對立,進而達到溝通。
2. 同溫層真的是假議題,社群網路其實已經把你的個別生活圈壓縮在一起(collapsed, see Page, 2010),你可以觸及到的人並非小圈圈#我愛我的同溫層but you're so more than that. 這次的公投結果並非「同溫層效應」,只是反映社會現實(民調:民意基金會, 2016; 時代力量9, 11月, 2018)
參考文獻:
Bourdieu, 1979. Distinction. Routledge.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