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從任何角度來看,口碑都是最好的行銷媒介。來自朋友、同事、甚至陌生人的推薦,都比其他形式的廣告更具可信度、成本效益也更高;尤其這年頭的「數位原生」年輕世代,對於廣告已經越來越無感,更凸顯出了口碑行銷的力量。
在數位世界中,所謂「口碑」有了跟過去十分不同的定義;因為現在的口碑無論好壞,都可以透過社群媒體上的按讚或分享,輕易傳達給成千上萬的潛在顧客。
許多行銷專家都把這種「數位口碑」稱為「新原生觸及」(new organic),而這樣說確實是有道理的。無論線上或線下,顧客對於貴公司產品或服務的意見,都比你自己做的行銷活動更重要。
令人意外的是,只有極少數品牌認真看待口碑行銷。
許多企業都有所謂數位行銷策略、Facebook行銷策略、或是一般的廣告投放策略,但很少有人認真思考口碑行銷策略。雖然口碑行銷是最古老、也最有效的行銷工具,但目前為止筆者還沒看過有人名片上的頭銜是「口碑行銷長」。
「做得好,不代表就有口碑」
許多企業都覺得,只要維持營運順暢、並且花點心思改進顧客服務和體驗,大家都會給他們好的評價、口碑行銷就會自己開始發生作用了。
然而事實並非如此。在最近的一次訪談中,企業家、暢銷書作家
Jae Baer很直白的這樣說:「做得好,不代表就有口碑」──即使對某個品牌有很滿意的體驗,你也並不一定會四處幫忙宣傳。
口碑行銷的精髓,不在於「好的」、「適當的」、或是「印象深刻」的品牌體驗,而是「讓人們願意談論你的品牌」的體驗;這一點在行銷圈的行話叫做「談論觸媒」(talk trigger),也就是一種由企業啟動、使得人們願意一再回來光顧的行為。
因為要讓人們自願幫你宣傳很不容易,所以才必須有一套策略來推動;業務想要成長,有一部分必須靠老顧客幫你拉新顧客。也就是說,如果你必須全靠廣告才能找到新顧客,那麼業績的成長恐怕不會太理想;因為,做廣告等於是「花錢買注意力」。
真正的業績成長和顧客的維持,都不能只靠令人眼花撩亂的廣告,而必須有辦法讓良好的顧客體驗轉變成「談論觸媒」。你的滿意顧客、或是網路粉絲,都是最有價值的資產,值得好好運用
本文已獲作者授權並經本站重新編輯,未經書面許可禁止轉載。本站文章提供付費授權轉載或出版,請參閱
授權說明、或來信
ask@tuna.to 洽詢。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按「喜愛」圖像、也歡迎分享到社群網站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