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12-03|閱讀時間 ‧ 約 6 分鐘

棋靈王的戰鬥

    圍棋比賽會場,最是充斥著激情與現實。成績公布的那一刻,殘酷地重複上演著拭淚小孩、狂嘯家長的大逃殺畫面,如落葉般狂烈翻飛,又失溫地無聲跌落,將學習的初衷重重埋葬;又有多少刻薄言語、火辣巴掌,深深烙印在童年的蒼白面容,難以抹去。這究竟是賽事還是戰事?請多多指教。
    我是棋靈王
    弟弟是陪姊姊到姑丈開的圍棋教室上課,才漸漸培養出對下棋的興趣,在他大班時我們為了交通方便,改為請家教老師為兩個小孩上課,我們發現老師對圍棋教育非常的有理念,他不願意親子們只是拿圍棋來比賽、升學,反而忘掉下棋的初衷,特別設計許多摺紙、桌遊、變魔術⋯等教學,讓小孩理解隱藏在圍棋裏的智慧和意志力,真的是一位非常棒的好老師。
    後來老師開設了圍棋教室,寒暑假期間,只要時間許可,弟弟幾乎都和老師泡在一起,以致於有學生問他:「老師是不是你爸爸啊?」
    正因為如此熱情的投入,所以弟弟棋力的上昇速度非常驚人,出於被肯定的成就感,弟弟開始有「我要成為一個職業棋士」的單純想法。但是隨著接觸更多更強的孩子後,他開始嚐到挫敗,稍加深入了解職業棋士的道遠路長,也開始質疑自己的能力,是否這只是一個不切實際的夢想?
    弟弟開始陷入踟躕徬徨,幸而老師以自己的圍棋成長經驗,非常能理解,甚至早就預見會有這樣的瓶頸,跟家長溝通,我們要給孩子空間和時間,圍棋是教育的初衷,而不是人生的結果,所以我們親師一起給予孩子支持,持續開心學習。
    放下是為了準備提起
    到了小三下學期,我們放下所有的學習,去宜蘭旅行了將近兩個月,天天走步道,弟弟從一開始完全走不動,到後來已經可以輕鬆地遙遙領先眾人。他探索自己的身體,不僅超越了對自己的認知,也成為面對比賽壓力的自信。
    孩子選擇這條奮鬥不懈的道路,我們和圍棋老師的默契,一直是「培育多元興趣發展」、「等待心靈成長」和「不預設未來的可能」,所以放空度完暑假後,許多家長和孩子都好奇,弟弟是否對圍棋變心了、實力下降了,老師卻氣定神閑的歡迎他的歸隊,而弟弟也以高昂的鬥志,直奔跳級的挑戰,來回應大家的等待。
    超越勝負的勇氣
    到了比賽這天,當媽媽等了好久,狐疑的盯著剛貼出來的戰報時,弟弟也恰好從會場走出來。
    一樣的四勝比賽成績,弟弟最後一盤棋盤棋贏了第一名的小朋友,卻因為輔分計算,所以最後排名是第二。像這樣的細微差距,似乎很少出現在級位組的競賽,難怪成績公告要等這麼久。
    迎面而來的男孩,難掩心中的興奮,就如同不久前難掩的緊張,顯然也已經知道最後的結果。
    「媽媽,我過關了!真是太好了~」,他沒有計較比賽的名次,只是單純地高興可以進級。我們給對方ㄧ個大大的擁抱,開心的笑了。「對呀,恭喜你!」
    曾經,弟弟也常常噙著不甘心的淚水,無論是控訴對手的作弊,悔恨自己的失誤,或是震撼於敵人的強大,都不能更改這些勝負的事實。
    所以,當他今天輸棋時,他只淡淡的說:「輸了四目棋。」,然後就去找友伴玩耍,對我來說是多麼動人的放下!
    那個曾經要我急忙找衛生紙,拭淚、清涕、調氣、塞糖,再打氣加油的小男孩,已經是拿得起、放得下的男兒漢了。(媽媽的心裏,偷偷流下歡喜的淚水⋯)
    誰說輸了沒關係?因為勝負立見,所以在意;如果不在意,就不會全力投入這個戰場。
    圍棋就是這麼一個以陽剛為主的男性社群,投入在陰謀為用的戰局,戰士們只能藉著不斷的提升意志,才能在無止境的戰役中成長。也曾有多少的孩子,被家長逼著拿了段位證書,就誓斷再也不碰棋子,可憐他們厭戰的心,多麼的累,多麼的苦。
    「我對自己這次的表現,非常滿意!」,弟弟自己為這次的學習評分。自我要求很高的他,漸漸學會讚美自己,扯鈴會玩新招式、數學解出答案、步道走得踏實,都是他自我認同的進步。
    自主學習的成果,不是考試成績,不是比賽獎杯,實在是這個肯定自己,自我完成的孩子啊!
    人生就是一場競賽
    後來有一陣子,弟弟還進一步宣告,自己是「圍棋小學」「段位班」的學生。
    也不去學校,也不去合唱團,也不參加暑期營隊,也不去台北宜蘭玩。
    暑假,就是星期二到星期六,圍棋教室能去的時間都去,還帶上便當!
    我們都支持他,讓他完全自主決定專注學習的時間;另一方面為了學習的多元化,我們帶孩子參加許多講座、課程、團體、旅行⋯這也是圍棋老師希望的!職業圍棋雖然有年齡限制,但是職棋是狹隘的小圈圈,職棋要走得長久,極需要人文素養的藴底。更重要的是,還沒有確定什麼是職棋,沒有認識自己的意志前,孩子該如何下一個「我的志願是當XXX」的決定?
    於是,這幾年的自學,孩子得以自在的進食知識,就像那隻"好餓、好餓的毛毛蟲",他愛吃魔方、吃扯鈴、吃電動、吃數學、吃scratch、吃桌遊⋯爸爸也盯著他要營養均衡的吃點漢字、書法和歷史。
    本來覺得,就這麼吃也挺豐富了,我們也很支持他走在圍棋的道路上,沒想到接著他又從合唱跨到小提琴演奏和古典音樂,讓自學的世界又增大許多~
    真奇妙!不知道,這隻毛毛蟲,還會再吃進多少知識?帶著這些知識,他會再回到圍棋世界,還是蛻變成完全不同的樣子呢?我們不需要去替孩子預設立場。
    我們唯一能確知的是,帶著這些自學能量,孩子終究會展翅翱翔,成就自我,以人生為棋盤,完成這場最自在的對弈。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