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康定路上的太和餅舖,視線越過架上零瑯滿目的糕餅點心,櫃檯後方鑲嵌牆面的偌大「太和」兩字,於喜氣紅底的映襯下,捉住了人們的視線。招牌下方以小字寫著「台北老店.1946」,隱約提示著它曾經的歲月風華,卻也依然歷久彌新。
世代熟悉的味道
如今已是第三代老闆的陳俊傑說,太和的第一家店座落於台北橋下的舊太平市場,起初店面販售的是各地特產、蔬果和蜜餞,後來逐漸增加孩童喜愛的零食餅乾、塑膠公仔、尪仔標…儼然是個大型柑仔店。生意做得興旺,也開始做起批發商,批貨給小型的雜貨店,在當時稱之為「掛店」。
「戰後初期日本人從島上撤退,很多東西又得重新開始,當時有什麼可以做生意,就試著都賣賣看。」太和的發展反映了大環境的社會變遷,到了1960年代,美援的背景下,美國為了將小麥銷往台灣,有些麵粉廠會開設烘焙教學,陳老闆的父親和叔叔便把握住這個機會,引入西點製作。口感鬆軟香甜的麵包、蛋糕,對當時慣食中式麵點的國人來說可謂時髦洋貨,大受歡迎,因此太和在原有「掛店」之下,又兼營西式麵包和訂婚喜餅。
陳俊傑自己接手店面之後,思考應該聚焦在幾個專營的品項,近年不再販售批發來的蜜餞,保留部分自製麵包蛋糕;而自己最想做的還是傳統糕餅 — 他認為最值得保存的古早好味道。體認到傳統糕餅有著與文化節慶、風俗的緊密關係,因此能夠長時間地流傳下去,太和餅舖選擇把糕餅做出特色與口碑,而非追趕時興的麵包店風潮。
與艋舺信仰中心為鄰
太和一直是以大家族傳承經營,兄弟、兒輩後來各自分枝出去,最盛時曾多達七家店。當前持續經營的尚有老闆叔叔在成都路上的「太和傳統餅」。而陳老闆的父親移往萬華發展,就是看上了這裡與龍山寺的地緣關係。「以廟為中心,周邊都會發展出一個市集。」和陳老闆年輕時的印象比較起來,康定路周邊確實人潮少了,但龍山寺一年四季依舊香火鼎盛,信眾絡繹不絕,不少熟客都是來店裡買糕餅去龍山寺拜拜。
談起龍山寺信仰與糕點祭品的關係,陳老闆如數家珍一般地說明道,除了主殿中祈求保平安的觀世音菩薩,後殿其實還有文昌帝君、關聖帝君、城隍爺、土地公、註生娘娘、月老等神明;來此祈求考試升官、姻緣的信眾都有,準備的祭品也很多種類。例如拜月老可以用喜餅;拜土地公用麻糬,花生口味的麻糬更好。「因為土地公年紀大,牙齒不好,但土地公又愛吃花生。」除此之外,拜文昌帝君就用狀元糕,象徵步步高升,或是包子和粽子。
「我本來想開的是花店。 」
從小在家族生計環境中長大,大人們在店內或工廠裡忙進忙出,就是陳俊傑成長過程中熟悉的光景。在他的記憶裡,逢年過節便是店家猶為忙碌的日子,小孩子也沒閒著,協助摺包裝紙盒,或幫著師傅鋪紙、準備糕模、分餡…讀書以外的時間大半在此度過。
然而老闆在校學習的專業是看似與烘焙毫無關係的園藝,也曾計畫和同學一起開花店。「這是我的興趣。」老闆笑容滿面地說著,同時分享店內他親手佈置的插花。沒想到老闆敦厚的外表下隱藏著如此細膩而浪漫的一面,但或許設計、製作糕點的眼光和手藝,本來就需要與呵護植栽相似的美感與靈巧吧。
而之所以接下店面,主要念在父親的辛苦。曾經看著父親在師傅出走的情況下一人苦撐,讓他下決心要自己把握技術,前往八里的中華穀類研究所進修。陳老闆說,從前資訊不如現在流通,師傅教的時候會留一手,就怕不有所保留,自己年紀一大,很快就會面臨淘汰。
而向專業學習的好處是能理解技術背後的理論,在經驗之外,進一步知道方法的原理和應用。如今老闆的弟妹們有時也會來店裡幫忙,但他們也不會製餅,顯然這門技藝還是需要相當長時間的投注與修煉。
問起有無培養孩子「接班」的想法,陳俊傑的思維很開放,並不預設太多。「目前把產品做好為優先,讓更多人可以認識傳統糕餅,若孩子感覺到這家店有保留下來的意義,才是最重要的。」
慢步調體會老東西、新生命
出生、成長在老台北城西區的老闆說,由大龍峒、大稻埕到萬華這個大區塊發展較早,生活的步調也比較慢,看起來相對沒有城市其他地方的欣欣向榮,居民生活在一個地方的時間也比較久。正因如此,這裡也是容易發掘老東西、老傳統的所在,例如老闆指出店裡賣的「桔餅」,用小金桔製成,屬傳統訂婚用「四禮」、「六禮」之一,其他還包括冬瓜糖、冰糖、喜糖、紅棗等,店裡都能為客人準備。
曾經康定路上也有著同時林立五間麵包店的榮景,過年時各家擺攤熱鬧無比,那是老闆的珍貴回憶。到現在留下來的剩下太和與幾步之遙的「二和珍」,經營的產品相似,但比起現代企業強調競爭,兩家老店舖反倒是會在貨源、用料不足時相互支援,老老闆們之間情誼也深,即使做生意,也保留著舊時代的人情味。
正因卸下了都會高速運轉的緊迫,這裡或許也是台北城裡,人們與土地、四時節氣頻率最靠近的地方,是民俗知識的豐富寶庫。在太和餅舖裡花些時間,感受糕點出爐的香氣、品嚐豆沙餡的甜美比例、欣賞木製餅模被歲月溫潤過的色澤、聽在地人分享他們的故事…老萬華的魅力要用豐富的感官加以體驗。
為了讓更多人了解店家和在地的歷史,陳老闆也樂意與周邊的社造團隊合作,進行店家和產品的解說、導覽,因為唯有與在地的鏈結共同被認識,才能突顯這間店存在的真實價值。
本文引自:Accupass 生活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