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清朝盛世的康熙,是歷史稱讚的盛主明君,那麼作為他的褓母的曹寅夫人,一定也是一位有智慧有能力的出色女性,具備親和力,對子女教導有方。兼以處於宮內見多識廣,待人處事應變機巧的能力絕不輸王熙鳳,尤其善於觀察人性,並知人善用。於是,作者將曹母的形象投射到賈母的身上,賦予書中所提及角色價值定位指標性的重要人物。因此,我們在閱讀書中角色模糊不清時,可以賈母為定海神針,找到作者書寫的初衷。
首先不妨先以賈代儒來做對照,書中此人為輩份最高的儒生,年歲地位與賈母平齊。代儒,代表儒生形象,儒士有一套入世之道,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然而,他的孫子賈瑞因情慾萌動,得不到紓解,竟抵擋不住鏡像的誘惑,悽慘枉死。這樣不了解人性,如何能齊家又何以治國?少年萌芽情慾是正常的現象,同時也出現在賈寶玉的身上,賈母也了然於心,在觀察ㄚ鬟襲人是個妥當的人,早早給了寶玉,培養出兩人的情感連結,一旦情慾衝動,也能完滿的處理好了。
再看另一個青春年少秦鍾,同樣處於情欲初萌狀態,與小尼智能你情我願下偷嚐禁果,卻因為養父秦邦業的責罵,疲憊驚恐之餘得病,意志消沉,竟至付出一條鮮活的生命。而智能行蹤不明,推論應和英蓮一般,淪落人肉販子之手的淒涼境地,多麼悲哀呀!情欲來自生理自然現象,絕非十惡不赦的行為,然而,在僵化的禮教社會裡,卻視真情流露為罪行,經常給予最嚴厲的逞罰。
再來比較同樣身為女性的王夫人對情欲嚴格防範的做法,她依附在禮教的觀念裡,視私情為洪水猛獸,一旦碰觸便心生厭惡。在她心中總以為自己的孩子會有情欲的念頭,都是ㄚ鬟教壞的。因而,先後逼死了金釧和晴雯,只為嚴守規則教條,置於兩條鮮活的生命之上(而我以為在後來寶玉被拘捕至獄神廟後,黛玉應該也是在受到王夫人的刺激而自殺的。王夫人以晴雯比之黛玉,顯見其內心對黛玉的嫌惡)。王夫人對人世險惡毫無所知,卻又觀念偏頗,雖然口唸『阿彌陀佛』,卻偽善的渡過貧乏的一生,甚至也差點也賠上寶玉一條性命。更有甚者,在心裡認為學戲的女孩,都是勾引男人的妖精,卻假仁假意的以關心為名,交給那些藏身寺廟的騙子,完全不顧她們的未來生死。
最後一組參照模式,也可以說是全書的關鍵點,薛姨媽與薛蟠。薛姨媽在丈夫去世後,聽任兒子孳意成長為"混世魔王",舉止粗俗不堪,仗著家勢任性的打殺搶奪,對英蓮的可悲處境,毫無憐惜。雖說薛姨媽是個平庸的女人,對母親的天職,無知無識,卻終因一味的溺愛,讓兒子成為禍害,造成人間最大的悲劇。後來,允諾寶釵與寶玉的婚姻,更間接的造成寶釵人生的悲劇,而儒家主張的"女子無才便是德"難道不是惡性因果循環的源頭嗎?
通達開明福壽雙全
賈老夫人,這位榮寧兩府最尊貴的核心人物,她來自金陵世家史侯:「阿房宮,三百里,住不下金陵一個史」,其家世富貴不言可喻。從林黛玉和史湘雲身上看出家族聰慧靈巧的基因,而賈母經年的人事經歷,更具有批判性的開明思想。她在觀察了寶釵室內的擺設後,看出她的矯枉過正的心態,而合情合理的說辭,更點醒寶釵內在的空虛,這也是富裕生活中所培養的美學內涵與見識呀。
54回"史太君破陳腐舊套"這一章節中,點出傳統戲劇中《才子佳人》觀念的繆誤,即能體會賈母絕非舊社會裡無知無識的老婦人。賈母以顯赫的出身,處在人心複雜的大環境裡,對待媳婦、僕役、外人及孩童等態度和氣,毫無驕矜氣燄,判事評理,有理有據,是個比賈政更知書達禮的長輩。她疼愛孫輩們,固然沒有偏頗,同樣地也疼惜服侍她的鴛鴦,襲人等,尊重她們本人的意願與抉擇。更表現在大兒子賈敬欲強納鴛鴦為妾時,即時阻攔,而不是一昧袒護自己的兒子。她喜歡劉姥姥的豁達樂觀,認為她們都是一樣的人,完全沒有世俗階級貴賤的偏見。講究生活情趣,通達世理,凡事有主見,觀念自由開放,而不是儒家要求的"夫死從子"順服的女性。
由她睿智的教養孫兒寶玉和外孫女黛玉,兩人各自依循內在的真摯,成為說話行事表裡如一的人。寶玉純良本性,得到賈母的尊重與包容,散發靈性光輝。也因此,寶玉有個快樂的青少年期,在賈母的庇護下,得以暫時逃離父親的魔掌。這塊補天剩餘的石頭,經歷神瑛侍者在赤瑕宮的修煉,再到含通靈寶玉出生。而所謂的赤瑕宮,就是次級的"玉",並非真正的寶石。固而他在當世的修練,就是那段與賈母同住,受其照顧,並與黛玉一同長大,兩小無猜,心意相通的日子。及長,在大觀園內,與一群天真浪漫的女子,以詩情畫意,描摹自我,與人真心交往。因此,一塊美玉,得到滋潤,萌發蓬勃的生命。
寶玉儘管看著行事叛逆,天生反骨,書中卻有一個段落寫到,平日經過賈政所在的庭院,還是會合乎禮儀敬心誠意的趨前問安,只有在賈政適逢有事待辦,才會刻意避開。所以,書中的寶玉是得體的、適性的、真誠的、富有生活情趣的男子,在得著祖母史太君慈愛的薰陶下,一直悠遊快活的享受著當下眼前的富貴繁榮。來自賈母的教養與呵護,比賈政依循儒家獨斷式嚴厲的教育模式,對寶玉的人格氣質有著更大的影響。
然而,賈母在書中的價值與重要性,經竄改以至續四十回裡扭曲成了沒有主見平庸的傳統婦人,像一個被剝奪了發語權的人物。更被讀者誤會默認了釵玉聯姻,扼殺寶黛之間的愛情,更間接氣死了外孫女黛玉。前八十回也有說到,寶黛鬧彆拗,賈母心急,讓鳳姐作和事佬的情節。因此續書段落中完全顛倒了這個角色的原型,而這樣的轉變,似乎反證續書者的用心,因了解賈母的重要性,為了降低她在原書中的核心地位,便直接讓她成了沒有思想的附庸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