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我記憶中的家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我以前眷村的家有兩層樓,正面很窄,但是深度很深。
一樓外面有用瓦片蓋了一個屋頂,對面那一家是用帆布。我還記得有一年下冰雹,把他們家的帆布打出了好幾個洞。
拉開紅色紗門跟綠色木門進到客廳,木門只有一個喇叭鎖,在那個年代治安非常好,晚上睡覺甚至不鎖門也沒關係。
客廳非常小,從門口的對角望過去,擺了一張辦公桌,其實家裡沒有人在辦公,但是阿爸就是喜歡這種桌子,他覺得抽屜很多很方便,而這張辦公桌也變成我的電腦桌。
辦公桌的左邊是阿爸自製的鐵架電視櫃,電視櫃的旁邊就是牆壁,牆上有一面大窗戶,窗框是綠色的,玻璃是霧面的(材質應該不是玻璃),晚上透著光可以從窗戶看見人影。我在上面貼了一張小小的透明貼紙,沒想到竟然可以透過這張貼紙看清楚窗外的一舉一動,我常常靠在這裡觀察外頭。
窗戶下方有兩張木頭椅子,再往左就是綠色木門。木門打開往前的走道上擺了一張三人座的木頭椅子,再往前一步,左邊是通往二樓的樓梯。樓梯旁邊擺著一張木頭茶几。於是我們在客廳的活動空間,便是由辦公桌、木椅、茶几所圍起來的空間。初一十五拜拜的時候,打開摺疊桌就滿了。
繼續往前走,樓梯的下方有木櫃,旁邊是廁所,廁所前方的小空位擺了一張床,是阿公睡覺的地方。廁所是長方形,只有一個水龍頭,這代表什麼?表示沒有熱水,我們洗澡都要燒水。最底部是馬桶。大概就是這樣狹小的空間。
再往房子裡面走,是我們的廚房,比客廳還要大,大到可以擺放我的腳踏車。廚房的鐵門外頭就是菜市場,這裡的攤位我們租給賣菜的。他們在我們家的冷凍櫃冰了一些蛋餃、魚餃、燕餃。小時候我不知道,常常不小心拆了煮來吃。
接著我們回到客廳上到二樓,左邊只有用一片木板隔著,是我跟阿嬤的房間,我們的床很大,還有上層(我到搬家時才知道原來這是兩張床),我最喜歡佈置我們的房間,總是在木板上貼了許多貼紙。旁邊還有阿嬤的衣櫃,上面有片玻璃上頭有很漂亮的小鳥圖樣,有一回不小被打破了,我覺得很可惜。
拉開紗門可以出去陽台,這裡是阿嬤曬衣服的地方,陽台外頭有一整片的鐵皮屋頂,底下是我們的廚房。陽台旁邊還有一座生鏽的鐵樓梯,我小時候曾經偷偷爬上去一次,上面荒煙漫草,還有一間小小的木屋,我也不知道是做什麼用的。後來我沒再爬上去過,因為很可怕,而且樓梯都生鏽了。
有時候風太大,會把我們晾在竹竿上的衣服吹到鐵皮屋頂上,我就會越過欄杆,小心翼翼地去把它撿回來。
我們房間還有一個掛鐘,每到中午十二點它就會噹噹噹地響,我很喜歡這個掛鐘,可惜後來搬家時好像被丟掉了。
我們房間有面很大很大的窗戶,最上面是透明的,月光會透過窗照亮整個房間,有時晚上下大雨,我躺著就能看見閃電從黑暗中劃開來,轟隆隆震得窗戶嘎嘎作響,這時我就會趕緊用被子摀著頭。
我們房間對面就是阿爸的房間了,他的房間必須要跨很大一步才上得去,底下是用木頭隔出來的收納空間。旁邊則是前陽台。每次我們打羽毛球不小心把球打到我家瓦片屋頂上時,我都要跑到這個陽台拿竹竿把球給撿回來。
這個房子有我許多的回憶,有我房間的佈置,木板上的塗鴉,還有在客廳牆上文章寫的字(這又是另一段故事了),可是這一切隨著眷村拆除也跟著走入歷史了。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4會員
34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魚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阿娘也是我們的鄰居,但其實也不算是,因為他不是住在我們這巷子裡的。 他住在菜市場那頭,一間用木板蓋成的房子。 我記得那間房子,是後來阿娘的爸爸蓋給她跟她阿嬤住的。 有一陣子我幾乎每天都去,因為他們每天晚上都吹冷氣。 我甚至還會在他們家睡覺,隔天早上再回家。 阿娘是一個很像男孩子的女生,頭髮短短的,手
那天早上我才剛起床,就看見大伯跟阿嬤匆匆忙忙地把阿公攙扶上車。 關門前,阿嬤還提醒我不要到處亂跑。 我還來不急開口問,車子就開走了。 「發生什麼事了?」 我從阿嬤放零錢的鐵桶中拿了兩個十元硬幣。 想去宏慶家的早餐店買早餐,走到半路遇到文章也要去買早餐。 「欸,妳阿公怎麼了啊?」 「蛤?你有看到喔?」
小時候,我留著一頭長髮,每天早上起床,我阿嬤都會幫我梳頭,她會很用力的集中我的頭髮,然後綁一隻高高的馬尾,緊到我的眼角也會跟著上揚。 梳好頭,拿起書包,順手把制服的吊帶裙順好,就準備走路去上學了。 「阿嬤,哇今仔日呷肉燥飯就好。」 在我低年級的時候,學校還沒有營養午餐。所以每到中午,家長們就會拿著精
我在長街上奔跑著,一邊呼朋引伴。街道兩旁幾乎都是兩層樓的矮房,很多老人都會坐在家門口,手上揮舞著扇子。 跑到小黑奶奶的房子旁邊,有一片空地,右邊擺著一張桌子,老人及鄰居阿姨們會聚在這邊打老鼠牌,我阿嬤還年輕的時候,也經常在這消磨時間。桌子後方有一間木板搭造的小房間,是小黑奶奶收筒牌仔錢跟晚上睡覺的地
「Hello world!」是每個寫程式的人第一個學會的程式碼。 我怎麼會知道呢?因為我才剛在學(笑)。 先撇開程式碼不談了,我開設方格子的重點不在這。 那為何我要使用方格子呢? 除了希望能夠有一個寫作空間外,當然是希望能再開闢一個收入來源(好誠實) 我認為我自己是個很有故事的人,無論是我的生長背景
阿娘也是我們的鄰居,但其實也不算是,因為他不是住在我們這巷子裡的。 他住在菜市場那頭,一間用木板蓋成的房子。 我記得那間房子,是後來阿娘的爸爸蓋給她跟她阿嬤住的。 有一陣子我幾乎每天都去,因為他們每天晚上都吹冷氣。 我甚至還會在他們家睡覺,隔天早上再回家。 阿娘是一個很像男孩子的女生,頭髮短短的,手
那天早上我才剛起床,就看見大伯跟阿嬤匆匆忙忙地把阿公攙扶上車。 關門前,阿嬤還提醒我不要到處亂跑。 我還來不急開口問,車子就開走了。 「發生什麼事了?」 我從阿嬤放零錢的鐵桶中拿了兩個十元硬幣。 想去宏慶家的早餐店買早餐,走到半路遇到文章也要去買早餐。 「欸,妳阿公怎麼了啊?」 「蛤?你有看到喔?」
小時候,我留著一頭長髮,每天早上起床,我阿嬤都會幫我梳頭,她會很用力的集中我的頭髮,然後綁一隻高高的馬尾,緊到我的眼角也會跟著上揚。 梳好頭,拿起書包,順手把制服的吊帶裙順好,就準備走路去上學了。 「阿嬤,哇今仔日呷肉燥飯就好。」 在我低年級的時候,學校還沒有營養午餐。所以每到中午,家長們就會拿著精
我在長街上奔跑著,一邊呼朋引伴。街道兩旁幾乎都是兩層樓的矮房,很多老人都會坐在家門口,手上揮舞著扇子。 跑到小黑奶奶的房子旁邊,有一片空地,右邊擺著一張桌子,老人及鄰居阿姨們會聚在這邊打老鼠牌,我阿嬤還年輕的時候,也經常在這消磨時間。桌子後方有一間木板搭造的小房間,是小黑奶奶收筒牌仔錢跟晚上睡覺的地
「Hello world!」是每個寫程式的人第一個學會的程式碼。 我怎麼會知道呢?因為我才剛在學(笑)。 先撇開程式碼不談了,我開設方格子的重點不在這。 那為何我要使用方格子呢? 除了希望能夠有一個寫作空間外,當然是希望能再開闢一個收入來源(好誠實) 我認為我自己是個很有故事的人,無論是我的生長背景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大約六歲以前,住在金山的這棟房子還沒改建,那時房子窄窄的,只有現在的一半。房子共有三層樓:一樓是客廳、廚房和飯廳。二樓住阿公阿嬤、二叔叔、還有平常生活在台北的小姑姑。三樓是已經成家的三叔叔和我爸,兩個小家庭各住一間小房間。
Thumbnail
「可以的話這房子就租給我吧。」 江文彬看著這間公寓頂樓的增建套房對一位老太太說。老太太是房東,住在別處,這天中午江文彬與房東太太相約來看房子。樓下公寓四樓的單位戶與頂樓增建全部都被老太太分別出租。頂樓的增建被分成兩間套房,上到頂樓出了公共樓梯間後是一個公用的前陽台,上方違規增建的鐵皮屋頂延伸涵
Thumbnail
卡車自谷關開往麟洛,母親帶著車載著全部家當,田中村民,日出而做日落而息的生活。
起初他帶我去他家的時候,讓我大開了眼界,說那是個家嗎?倒不如說是一個空間。 黑漆漆的公寓頂加,打開外面鐵門首先印入眼簾的是個長陽台,把已經合不太起來的木門用力推進去後是一片狼藉的客廳,沒有廚房,所有東西堆滿了整個空間,暗沉的頂燈之下只有一條小小走道能通往廁所跟男友房間
Thumbnail
陽光透進窄窄的巷弄,從後門這條窄巷子裡走進來,算過來右邊第四家就是老家。去年十一月小三通我路過家鄉還特地繞過去看了一眼。老家在二十多年前已經賣掉,今天我在後巷裡看到的只是破敗的門窗,曾經母親忙活的牆邊洗衣槽如今堆置著蒙塵的雜物。   這條坑坑窪窪的後巷曾經左鄰右舍孩子們嘻鬧玩笑,曾經三姑六婆東家長
記於2010/1/19 在唸書的大學城裡搬過好多次家 也曾經住過閣樓 那時候因為寫論文 而搬到了一處老街上的民宅 頂樓的房間其實是閣樓 斜了一半的房間只有一扇小小的窗戶 剛開始覺得蠻有意思 住久了 卻有著一種少了一半什麼的缺憾... 常常發呆地望著對面房子低一層樓的窗戶 裡面住
Thumbnail
我夢見回到小時候眷村的家。我坐在客廳很老式很舊的沙發,環顧四周,狀況不太好,需要花筆大錢來重新整理。但沒這預算來處理,有些感傷...
Thumbnail
眼尾一串暖暖的朝露滴下,驚醒仍困在晦暗空間的靈魂。 那棟老式公務員宿舍,屋舍是竹子的圍籬,門前的小庭院約莫一台無尾小轎車的面積,我從庭院怯怯地進來,落葉已佔滿各個角落,國中時的鐵馬坐騎,後座還掛著我的書包,靜靜地靠在竹籬旁,似乎認不出曾經的主人;我在屋頂透進的微弱光線下,在每個房間搜尋,走道上,
Thumbnail
小學一年級以前,住在北投的稻香市場附近。 住家位於一條小巷內,巷子的盡頭是個鐵門深鎖的社區,小巷的兩旁則是老舊矮房。右側那排,裡面數過來的第二棟二樓,有一位獨居老先生,當時我家就是那間屋內,一家四口,住在一間小小的房裡。 印象中,鄰居的大哥待我家裡的哥哥好……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大約六歲以前,住在金山的這棟房子還沒改建,那時房子窄窄的,只有現在的一半。房子共有三層樓:一樓是客廳、廚房和飯廳。二樓住阿公阿嬤、二叔叔、還有平常生活在台北的小姑姑。三樓是已經成家的三叔叔和我爸,兩個小家庭各住一間小房間。
Thumbnail
「可以的話這房子就租給我吧。」 江文彬看著這間公寓頂樓的增建套房對一位老太太說。老太太是房東,住在別處,這天中午江文彬與房東太太相約來看房子。樓下公寓四樓的單位戶與頂樓增建全部都被老太太分別出租。頂樓的增建被分成兩間套房,上到頂樓出了公共樓梯間後是一個公用的前陽台,上方違規增建的鐵皮屋頂延伸涵
Thumbnail
卡車自谷關開往麟洛,母親帶著車載著全部家當,田中村民,日出而做日落而息的生活。
起初他帶我去他家的時候,讓我大開了眼界,說那是個家嗎?倒不如說是一個空間。 黑漆漆的公寓頂加,打開外面鐵門首先印入眼簾的是個長陽台,把已經合不太起來的木門用力推進去後是一片狼藉的客廳,沒有廚房,所有東西堆滿了整個空間,暗沉的頂燈之下只有一條小小走道能通往廁所跟男友房間
Thumbnail
陽光透進窄窄的巷弄,從後門這條窄巷子裡走進來,算過來右邊第四家就是老家。去年十一月小三通我路過家鄉還特地繞過去看了一眼。老家在二十多年前已經賣掉,今天我在後巷裡看到的只是破敗的門窗,曾經母親忙活的牆邊洗衣槽如今堆置著蒙塵的雜物。   這條坑坑窪窪的後巷曾經左鄰右舍孩子們嘻鬧玩笑,曾經三姑六婆東家長
記於2010/1/19 在唸書的大學城裡搬過好多次家 也曾經住過閣樓 那時候因為寫論文 而搬到了一處老街上的民宅 頂樓的房間其實是閣樓 斜了一半的房間只有一扇小小的窗戶 剛開始覺得蠻有意思 住久了 卻有著一種少了一半什麼的缺憾... 常常發呆地望著對面房子低一層樓的窗戶 裡面住
Thumbnail
我夢見回到小時候眷村的家。我坐在客廳很老式很舊的沙發,環顧四周,狀況不太好,需要花筆大錢來重新整理。但沒這預算來處理,有些感傷...
Thumbnail
眼尾一串暖暖的朝露滴下,驚醒仍困在晦暗空間的靈魂。 那棟老式公務員宿舍,屋舍是竹子的圍籬,門前的小庭院約莫一台無尾小轎車的面積,我從庭院怯怯地進來,落葉已佔滿各個角落,國中時的鐵馬坐騎,後座還掛著我的書包,靜靜地靠在竹籬旁,似乎認不出曾經的主人;我在屋頂透進的微弱光線下,在每個房間搜尋,走道上,
Thumbnail
小學一年級以前,住在北投的稻香市場附近。 住家位於一條小巷內,巷子的盡頭是個鐵門深鎖的社區,小巷的兩旁則是老舊矮房。右側那排,裡面數過來的第二棟二樓,有一位獨居老先生,當時我家就是那間屋內,一家四口,住在一間小小的房裡。 印象中,鄰居的大哥待我家裡的哥哥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