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5-28|閱讀時間 ‧ 約 7 分鐘

文靜、害羞、不語,時常邊緣的你,會是選擇性緘默症患者嗎?(上)

撰文:謝承育

前言
一早出門向鄰居道聲早安、出門迷路了向路人問路、在學校裡和同學熱絡的談天....,你可曾想過一天的生活中平均會說出多少個句子?
「說話」,在許多人眼裡看似一般的日常,平凡到讓人不會留意計算。但在同一個時空下,有一群人所處的境遇截然不同,他們的世界裡總是無聲無息,大多數人習以為常「開口說話」的動作對於他們並非易事, 不管是在課堂上被老師點名唸出課文、還是回應他人關心的問候、或是向路人開口求助,焦慮、緊張、身體凍結,震懾都讓喉嚨緊縮的無法透過「開口說話」與人們溝通。
選擇性緘默症很有可能正是這些情境的原因,因為此症狀在台灣和許多亞洲國家並不是那麼廣為人知,所以人們常常忽略了需要協助的個案。回頭想想,過往是否曾對不說話的孩子,誤會他只是害羞,又或者受了創傷、甚至懷疑他是不是啞吧?大眾時常對這「安靜不語」的症狀予以各種想像,從「靦腆害羞的小女孩」到視之為「拒絕溝通」的表現。
然而,這些想像都與選擇性緘默症實際的樣貌有著些微出入: 緘默反應不只是害羞而是過度焦慮的凍結反應,即使「創傷」 確實是可能造成緘默症狀的眾多因素之一,研究卻顯示選緘個案並沒有比一般人更高的受創傷機率,造成不語的因素更往往不是孩子叛逆的「主動選擇不說話」。那麼,到底選擇性緘默症在現實生活中的表現為何、而這個多數人感到陌生的症狀又是什麼呢?

什麼是選擇性緘默症?
選擇性緘默症 (selective mutism) 是一種焦慮症,當患者對不熟悉的人和環境感到焦慮時,就會出現「緘默不語」 的反應。根據DSM-V,選緘的診斷標準包括: 個案並非起因於對語言感到不熟悉,卻無法在情境中說話,並造成生活上的困擾,且持續至少一個月.....。許多選緘的個案其實擁有良好、甚至超越同儕的語言表達能力,在家裡也能大方自如的和家人溝通,然而在某些情境與場合中 (如:學校) 便噤聲不語。除了容易對環境敏感,其他伴隨緘默與焦慮的反應可能包括:凍結不動、小心謹慎、無法表達自己的需求、較少與團體互動......。
從某位曾有選擇性緘默症個案的描述,可以更清楚真實的了解此症狀對生活的影響:
我在學校的時從來不笑、不去廁所、不在大家面前吃午餐,除了一個好朋友以外也不跟其他人說話。在體育課、或是團體遊戲中,我常常凍住或是默默的站在一旁。
如同這位個案所述,學童在學校中緘默不語確實是典型選緘好發的族群,但同時這也可能發生於不同性別的兒童、青少年、甚至延續到成人時期,從在學校緘默不語、到其他社交場合中無法開口等情形都有可能發生。以每140位八歲以下兒童當中就有1位患者的盛行率來看,生活中不難遇到有選擇性緘默症的人。因此本文希望淺談常見迷思,希望人們的理解能跨越不理解帶來的隔閡、並為選緘個案架起理解的橋樑。

迷思 1: 不講話是不是啞巴、語言障礙、還是有什麼問題?
選擇性緘默症的個案在特定的場合中,例如:家庭以外的公眾場合、學校、社交情境....情況中可能維持長時間的不語。對於從來沒有聽過個案說話的他人而言,有時便會認為選緘個案是「不懂、不會」 說話,甚至認為是啞巴、語言發展障礙、智力不足而影響溝通。但其實,選緘個案聽得懂、也能在熟悉安全的場合中正常的表達,例如:選緘孩子在家中可能活潑多話、表現自在。此外,有研究顯示許多選緘孩子的智力測驗表現與成熟度還比同儕更高。因此,這不是「不懂、不會」 說話,而是「無法」 開口、「無法」說話的狀況

迷思 2: 選擇性緘默的人選擇不說話,也可以選擇開口呀?
不只有些人們常質疑個案是否自己 「決定」不說話、或無法理解凍住、無法開口的感受,名為「選擇性」緘默症更是加深了對於個案自己「選擇」 此行為的誤會。然而,大多數的個案都是「渴望」說話,卻「沒有選擇」的被焦慮限制了。因此,此症狀的英文名稱也不再是 “Elective Mutism” 、 “Aphasia Voluntaria” (註4) 這種使人誤會患者為自願的稱呼,而改為 “Selective Mutism” - 在特定場合緘默。
不可否認的,確實有些個案會因為創傷經驗或其他因素而導致、或決定「不說話」,但這樣的例子為相對少數,況且,若是能選擇,不論喜怒哀樂、有何生理或情感需求、對象是誰都靜默不語是多麼辛苦的過程?又有多少人會真的如此選擇?

迷思 3: 問問題都不回答、也不打招呼,真是沒禮貌!
另一個選緘個案時常遇到的誤解和指責則是對他人視而不見、聽而不聞。不論是面對友好的問候、孩子被父母要求向長輩打招呼、學校師長課堂的提問、日常生活中鄰里的寒暄等,看似自然不過的各種情境都可能對被焦慮凍住、努力嘗試開口卻無法做到的個案而言,是不小的壓力。其實,選緘個案並不是真的對他人視若無睹、刻意閉口不語的叛逆,而是不一定能夠自然的以說話的方式回應。因此,若能維持友善自然的問候,允許不同的回應方式,並且了解不語並非「沒禮貌」,將能幫助互動過程更為自在。

結語
「盛完午餐卻處在原地無法回到座位,聽到 “你好嗎” 卻無法回道 “早安”、對同學正在聊的卡通大感興趣卻無法加入討論......」,這些想像遠不足以描述選緘患者每天必須面對的社交情境。選擇性緘默症的個案或許在發聲與開口說話的過程中遇到了超乎想像的限制,但你我的理解可以幫助彼此跨越焦慮帶來的限制與鴻溝、架起溝通與互動的橋樑。
( 註解:為方便閱讀,本文統一使用 「選擇性緘默症個案」,但無意標籤任何人。同時,選擇性緘默症的診斷或能協助治療計畫的擬定,但不代表個案的身分認同。例如:有些人偏好使用 “People with Selective Mutism” 勝過 “Selective Mutism Patients” 的稱呼,也當予以尊重。 )
*下篇文章將淺談選擇性緘默症140分之1的孩童盛行率中,孩子們在校園情境中面對的挑戰與可能的協助方式。

延伸閱讀:
核稿編輯:曾晞寧  行銷編輯:高珮珊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

作者的相關文章

LBB 嚕嗶啵的嗶嗶啵啵 的其他內容

你可能也想看

發表回應

成為會員 後即可發表留言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