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擇性緘默症

含有「選擇性緘默症」共 10 篇內容
全部內容
發佈日期由新至舊
-作為焦慮個性小孩的家長,小孩每次面對新環境,都很折騰我們彼此。 -我為什麼這麼焦慮? -焦慮有用嗎? -除了焦慮,我還能怎麼辦?
Thumbnail
本篇則介紹家長自己如何稱讚孩子? 你有沒有跟我一樣的感覺 : 孩子每次的進步那麼微小、那麼不明顯,有時根本挫敗收場,要如何「稱讚」看不出有什麼進步的孩子?
Thumbnail
在孩子大約5歲就讀幼兒園時,我還不是那麼了解選擇性緘默症在人際的溝通困難,所包含的種種內涵與細節。我經常一股腦地鼓勵他勇敢說話,就算只對一位老師也好啊! 每次,當孩子表達明天要做到,但依舊失敗收場時,我們對彼此畫下失望的句點。 直到有一次,孩子怒吼 :「我就是討厭他們說我棒!」
Thumbnail
家有小一新生的默默家長,升小一前的暑假要提早預備,綜合我自己的經驗與國外研究者的建議,分享這篇給大家。 適用: 選擇性緘默症、對新環境容易焦慮、預期會有分離焦慮反應的小孩。
Thumbnail
鑿一口井-avatar-img
2025/07/11
好精緻的說明,最近正好有這樣的學生很需要這方面的解釋
八月底還熱著,而九月即將到來。我們以這兩個話頭,寫兩則短文。 選擇性緘默症的孩子,不是不願表達,而是有他獨特的表達方式。 找到了, 可以談出許多許多。
Thumbnail
老帥-avatar-img
發文者
2023/10/16
https://www.facebook.com/omahhungfreemind/posts/pfbid02exNES9Ah4tDNKAs7UGrM4rTLs7Ye2ZbJVrQH4eNEk96wVCmnSgH7ov6LPmYz7Z1Gl?notif_id=1697459336201983¬if_t=feedback_reaction_generic&ref=notif
上一篇文章中,我們淺談了 “選擇性緘默症” — 一個讓有正常口語能力的個案在特定場合中卻持續的安靜、無法開口的症狀。雖然名為”選擇性”緘默症,大部分的個案卻是在某些選定/特定的場合,被焦慮和不安的感受凍結,並非刻意”選擇”了安靜。
Thumbnail
一早出門向鄰居道聲早安、出門迷路了向路人問路、在學校裡和同學熱絡的談天....,你可曾想過一天的生活中平均會說出多少個句子?「說話」,在許多人眼裡看似一般的日常,平凡到讓人不會留意計算。但在同一個時空下,卻有一群人所處的境遇截然不同。
Thumbnail
曾湘芮-avatar-img
2025/04/21
有時候很想跟課堂上的老師互動,但就是有那個心沒那個實踐力,所以挺氣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