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曲:《漢娜的遺言》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raw-image

前言

「自殺/自傷」,一個聽來好似沈重的名詞。或許正是因為它背後所背負的沈重與複雜,讓日常生活中的人們常常對它避之唯恐不及。然而,閉口不談真的就能降低其發生的機率嗎?人們對於此議題的認識與重視程度,是否更只停留在平時常見那短短的自殺防治標語和宣導中呢?如果我們都能在憾事發生之前,勇敢真誠的多覺察、思考、認識這個議題,會不會就有可能多挽回一些寶貴的生命、至少多撫慰那些在自殺/自傷事件當中受到波及的人們呢?本文將以幾個日前引起大眾矚目的社會事件與影視內容出發,淺談影響自殺事件背後的種種因素,希望能激發讀者更深刻熱烈的討論。


不友善的環境、單向灌輸生命觀失效

在《漢娜的遺言》一劇中,漢娜突然的自殺攪動了看似平靜的校園。然而,更讓人忐忑不安的卻是她留下的一捲捲錄音帶,控訴著生活周遭那看似事前毫不知情的師長、同儕,其實都是一個個將她逼向不歸路的推手。從一卷卷的錄音帶中抽絲剝繭,可見在班上票選中被物化,在學校和社群軟體上被性騷擾,在公開場所被性侵,在家被偷拍和追蹤,朋友稱他「婊子」,學校輔導員無法挽回他,還有一整個學校的學生看著他受苦卻不動聲色,這種種的原因都促使漢娜走上了自殺一途。然而有些諷刺的是,當事後校園內開始亡羊補牢的在各處貼滿了海報宣導生命的可貴、課堂上老師也藉此機會教育一番時,卻也有一些學生認為這些道理「大家不是早就知道了嗎」、有什麼意義又能帶來什麼影響呢?

raw-image

從該劇中可看出,雖然霸凌議題常發生在你我身旁,但始終沒有受到學生們實質地重視,就如學校往往舉版各種講座、宣導反霸凌、性侵、自殺、毒品、幫派,卻幾乎沒有人願意聽,凡問卷、講座、課堂討論和輔導活動學生參與度也都極低。然而,當大家開始對制式、重複的宣導講座輕率以對時,又真的「懂」這些道理了嗎? 實為不盡然。另一方面,青少年和大部分的社會大眾往往因為不理解與擔憂而將毒品、性侵、自殺...等沈重的議題視為「禁忌話題」,導致社會和學校長期缺乏深度討論的空間。如此流於形式表象、又受到禁忌而不被談論,卻更易讓當事人因害怕被標籤化、被威脅、或招來異樣眼光而不敢求助,最後造成不可挽回的悲劇。

漢娜遺留下的錄音帶控訴著大家如何破壞了她一絲絲的希望,迫使“自殺”成為最後唯一的選擇。漢娜過世後,同學們開始自責自己迫於同儕壓力而未能伸出援手、爸媽自責於自己未能即時警覺她的改變是受傷的跡象、師長與輔導員發現自己的關心適得其反的讓她感到不被理解......。回頭省思,其實漢娜透露了許多自殺意圖者的種種跡象:人際關係改變、感到冷漠且孤立無怨、相信一切將會永遠解脫了.....。倘若身邊一個個環節遇到的人們能夠更加謹慎細心,會不會漢娜就能有足夠的社會支持系統、被社會網絡接住呢?如同心理健康倡議者 Leah Harris 所言,當大家都極為重視所謂專家學者的意見時(例如:劇中亡羊補牢的舉辦心理衛生講座),卻少有人們停下來真正重視、 傾聽自殺意念者真正的心聲。然而,漢娜所期待的會不會只是一個真誠的聆聽與相信,而不是輔導員制式化的晤談、師長看似遙遠的“輔導課”小活動呢?然而,又如漢娜的同學所言,漢娜的離去並不是單一事件促成的結果、也並不一是單一個人需要負起全部的責任。許多身旁的同學們不也付出了真誠的關懷、學校輔導員不也覺察並試圖理出了脈絡、漢娜的父母不一直都愛著她嗎?面對自殺遺族的愧疚與自責,唯有社會網絡更團結的互相扶持,才能防止一個個因為自責、恐懼而最後步上漢娜後塵而更多逝去的生命。



責任編輯:徐亞呈 核稿編輯:謝承育

關注粉專 接收最新消息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LBB 嚕嗶啵的嗶嗶啵啵
449會員
575內容數
我們堅信每一個人都是獨特的。 用赤誠的熱情奔向世界、以細碎的文字紀錄所見所想 歡迎來到嚕嗶啵的世界 和我們一起嗶嗶啵啵🫧
2025/02/08
2023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 Claudia Goldin 鄭重推薦:「如果你只讀一本經濟學的書,就選這本吧!」《經濟學中的小故事與大觀念》以淺顯易懂的方式,透過歷史中的小故事交代經濟學的發展脈絡,包含COVID-19對經濟的影響、人工智慧對人類的風險等議題,有趣又輕鬆的文字,幫助讀者輕鬆入門!
Thumbnail
2025/02/08
2023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 Claudia Goldin 鄭重推薦:「如果你只讀一本經濟學的書,就選這本吧!」《經濟學中的小故事與大觀念》以淺顯易懂的方式,透過歷史中的小故事交代經濟學的發展脈絡,包含COVID-19對經濟的影響、人工智慧對人類的風險等議題,有趣又輕鬆的文字,幫助讀者輕鬆入門!
Thumbnail
2024/12/30
「哲學就是想太多?」哲學總是與我們若即若離,似乎藏著什麼難以親近的奧秘。《戴上哲學的眼鏡看世界》捨棄了晦澀難懂的⾔詞,並使⽤許多⽣活中常⾒的議題切入,提供哲學⼩⽩⼀個舒適的入⾨管道,也讓讀者驚覺:原來哲學離我這麼近!
Thumbnail
2024/12/30
「哲學就是想太多?」哲學總是與我們若即若離,似乎藏著什麼難以親近的奧秘。《戴上哲學的眼鏡看世界》捨棄了晦澀難懂的⾔詞,並使⽤許多⽣活中常⾒的議題切入,提供哲學⼩⽩⼀個舒適的入⾨管道,也讓讀者驚覺:原來哲學離我這麼近!
Thumbnail
2024/06/17
如果我們回顧波蘭的歷史,我們能夠從中得到什麼樣的教訓呢?美國經濟學家曼瑟爾.奧爾森在其名著《集體行動的邏輯》裡曾指出一種特殊困境,即基於特權組成的尋租聯合體壟斷並操縱政治發展的問題。當這個尋租聯合體尾大不掉,寄生在國家之上,肆無忌憚的吸食著民脂民膏並阻止任何改革之時……
Thumbnail
2024/06/17
如果我們回顧波蘭的歷史,我們能夠從中得到什麼樣的教訓呢?美國經濟學家曼瑟爾.奧爾森在其名著《集體行動的邏輯》裡曾指出一種特殊困境,即基於特權組成的尋租聯合體壟斷並操縱政治發展的問題。當這個尋租聯合體尾大不掉,寄生在國家之上,肆無忌憚的吸食著民脂民膏並阻止任何改革之時……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家中修繕或裝潢想要找各種小零件時,直接上網採買可以省去不少煩惱~看看Sylvia這回為了工地買了些什麼吧~
Thumbnail
家中修繕或裝潢想要找各種小零件時,直接上網採買可以省去不少煩惱~看看Sylvia這回為了工地買了些什麼吧~
Thumbnail
👜簡單生活,從整理包包開始!我的三款愛用包+隨身小物清單開箱,一起來看看我每天都帶些什麼吧🌿✨
Thumbnail
👜簡單生活,從整理包包開始!我的三款愛用包+隨身小物清單開箱,一起來看看我每天都帶些什麼吧🌿✨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十二個想死的少年,在其中一人的召集之下,來到廢棄醫院集體自殺。這個召集人設下一個規定,就是要全部的人討論過都同意才可以執行。這原本應該是簡單的事情,十二個人都想死,全部投同意就可以集體自殺了。可是現場不知道為什麼出現一具屍體,在場的十二個人沒有人知道他是誰。在這樣的情形下,有些人...
Thumbnail
  十二個想死的少年,在其中一人的召集之下,來到廢棄醫院集體自殺。這個召集人設下一個規定,就是要全部的人討論過都同意才可以執行。這原本應該是簡單的事情,十二個人都想死,全部投同意就可以集體自殺了。可是現場不知道為什麼出現一具屍體,在場的十二個人沒有人知道他是誰。在這樣的情形下,有些人...
Thumbnail
主編:夏夜小薔 【「盍各言爾志」小專題:自殺、自殺者遺族、安樂死】 藉由【公視主題之夜SHOW】的相關集數的資訊,拋出一顆鼓勵思辨的毛線球,邀請大家務必在身心許可的狀態下重新思考這些困難的議題。 【新聞摘錄】有關長照悲歌與刑法相關犯罪量刑事由掛勾,可能引發的道德風險,是否只是掩耳盜鈴之舉,值得深思。
Thumbnail
主編:夏夜小薔 【「盍各言爾志」小專題:自殺、自殺者遺族、安樂死】 藉由【公視主題之夜SHOW】的相關集數的資訊,拋出一顆鼓勵思辨的毛線球,邀請大家務必在身心許可的狀態下重新思考這些困難的議題。 【新聞摘錄】有關長照悲歌與刑法相關犯罪量刑事由掛勾,可能引發的道德風險,是否只是掩耳盜鈴之舉,值得深思。
Thumbnail
今天不談電影,我想來分享昨天意外聽到的一場講座 『傷痕底下的秘密』了解青少年自殺自傷座談 心理上的疾病一直是很複雜且深奧的問題,近期越來越多人開始關注這個議題,像是近期發新書的 Youtuber 阿滴、前幾年的電視劇《我們與惡的距離》及2021 年的電影《瀑布》,都有對精神疾病的描述,這已經
Thumbnail
今天不談電影,我想來分享昨天意外聽到的一場講座 『傷痕底下的秘密』了解青少年自殺自傷座談 心理上的疾病一直是很複雜且深奧的問題,近期越來越多人開始關注這個議題,像是近期發新書的 Youtuber 阿滴、前幾年的電視劇《我們與惡的距離》及2021 年的電影《瀑布》,都有對精神疾病的描述,這已經
Thumbnail
這是我第一次分享這個主題,感謝中山醫學大學的邀請,讓我重新回顧與整理自己從小到大與自殺接觸的相關經驗。 原以為只有在工作場合上,我才有機會聽到,有人向我坦白自殺的意圖,但卻在準備課程的期間,有位網友傳訊息告訴我,他想自殺。當時我很心疼,我試想當我們想自殺時,這種心情卻只能告訴網友,是多麼無助與難受。
Thumbnail
這是我第一次分享這個主題,感謝中山醫學大學的邀請,讓我重新回顧與整理自己從小到大與自殺接觸的相關經驗。 原以為只有在工作場合上,我才有機會聽到,有人向我坦白自殺的意圖,但卻在準備課程的期間,有位網友傳訊息告訴我,他想自殺。當時我很心疼,我試想當我們想自殺時,這種心情卻只能告訴網友,是多麼無助與難受。
Thumbnail
最近校園頻傳自殺意外事件,搞得全國各間學校教職員工生都人心惶惶。 教師和職員擔心學生受到新聞媒體的影響,也跟著效仿自殺;而受苦中的學生,渴望被看見自己的痛苦,並渴望得到他人的協助,得以解脫痛苦。 在這過程中,學校的輔導人員被賦予重要的任務,不只有防止學生自殺,還要協助培訓學校的教師、職員和同學,共
Thumbnail
最近校園頻傳自殺意外事件,搞得全國各間學校教職員工生都人心惶惶。 教師和職員擔心學生受到新聞媒體的影響,也跟著效仿自殺;而受苦中的學生,渴望被看見自己的痛苦,並渴望得到他人的協助,得以解脫痛苦。 在這過程中,學校的輔導人員被賦予重要的任務,不只有防止學生自殺,還要協助培訓學校的教師、職員和同學,共
Thumbnail
玩逗新觀點EP1 墜落的生命 圖片來源:pinterest 還記得前些日子校園不怎麼平靜嗎?當我們點開手機、打開電視,都可以看到越來越多與自殺有關的新聞、事件與討論,我們的校園宛如快承受不住內在熱氣的壓力鍋,亟欲找尋宣洩的出口。 然根據社團法人台灣自殺防治協會的統計,在108年全國自殺死亡人數共
Thumbnail
玩逗新觀點EP1 墜落的生命 圖片來源:pinterest 還記得前些日子校園不怎麼平靜嗎?當我們點開手機、打開電視,都可以看到越來越多與自殺有關的新聞、事件與討論,我們的校園宛如快承受不住內在熱氣的壓力鍋,亟欲找尋宣洩的出口。 然根據社團法人台灣自殺防治協會的統計,在108年全國自殺死亡人數共
Thumbnail
現代社會有一個怪現象。當出現跟教育有關的悲劇,例如這宗同學墮樓的事件,社會大眾就總有人會歸咎於老師,多半會引伸到自己跟老師相處的不愉快經歷。然後又會有不服氣的教師同工,氣沖沖地回覆。
Thumbnail
現代社會有一個怪現象。當出現跟教育有關的悲劇,例如這宗同學墮樓的事件,社會大眾就總有人會歸咎於老師,多半會引伸到自己跟老師相處的不愉快經歷。然後又會有不服氣的教師同工,氣沖沖地回覆。
Thumbnail
「自殺/自傷」,一個聽來好似沈重的名詞。或許正是因為它背後所背負的沈重與複雜,讓日常生活中的人們常常對它避之唯恐不及。然而,閉口不談真的就能降低其發生的機率嗎?
Thumbnail
「自殺/自傷」,一個聽來好似沈重的名詞。或許正是因為它背後所背負的沈重與複雜,讓日常生活中的人們常常對它避之唯恐不及。然而,閉口不談真的就能降低其發生的機率嗎?
Thumbnail
心理健康問題就像生病一樣,自己無法承受時還是要尋求專業,學校可宣導衛教資訊,建立良好師生關係,畢竟求助的前提是「信任」。讓青少年知道「我能講出來嗎」「跟誰講是安全的」「在我接受療程後,我還是同樣那個有活力的人嗎」並非疑問句,心理疾病是可以治癒的,並且專業機構在各地皆有設點。
Thumbnail
心理健康問題就像生病一樣,自己無法承受時還是要尋求專業,學校可宣導衛教資訊,建立良好師生關係,畢竟求助的前提是「信任」。讓青少年知道「我能講出來嗎」「跟誰講是安全的」「在我接受療程後,我還是同樣那個有活力的人嗎」並非疑問句,心理疾病是可以治癒的,並且專業機構在各地皆有設點。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