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音不敢打開它的門?~選擇保持沉默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從小我就被迫保持沉默,因為我發現表達自己的想法常常會被視為不尊重。我內心有很多想說的話,但害怕被反對或批評,所以我都把它們藏在心裡。久而久之,我完全失去了自己的聲音,被一層層的沉默和自我懷疑所包圍

raw-image

從小到大,我接受了一個潛規則:大聲發聲就等於叛逆,尤其是在家裡。為了避免被拒絕或懲罰,我學會了壓抑自己的想法和感受。沉默成了我的保護色,讓我不必面對對抗帶來的不適。我寧願安靜地待在一旁,也不想引起別人的注意。對批評和拒絕的恐懼使我不敢表達自己的觀點。

壓抑

隨著年紀增長,我的沉默變得越來越明顯。我看著別人自信地發聲,而我卻畏縮在角落裡。缺乏勇氣表達自己,我錯過了許多機會,也無法建立有意義的人際關係。沉默成了我成長和幸福道路上的絆腳石。

我很難向他人表達自己的情緒,即使受傷也習慣保持沉默。我害怕被人忽視,所以選擇不開口。但我漸漸發現,那些最響亮的尖叫聲,其實是無人聽見的。表面上的沉默,可能隱藏著深深的掙扎。

現在,我正試著克服這個沉默的困境。雖然培養這種習慣並非一蹴而就,但我希望能夠找回自己的聲音勇敢地表達內心的想法和感受。

raw-image

心中的聲音無門 - 可能是一種超越個人意識的內在呼喚,它不受限於物質世界的門戶。這種聲音可能來自我們內心深處的智慧和直覺。心中的聲音可能超越個人的意識和經驗,提供我們一種洞見和指引,讓我們能夠超越自我,走向更高的目標和使命。

raw-image

離開台灣,才知道台灣課堂為何沉默

主動開口說話好難

生長在家庭背景相當注重禮貌與規矩的環境,從小到大總會被大人們提醒說話的禮節,比如說「不能跟大人頂嘴」、「不能插嘴」等等,加上學校的老師總是會增強我一些觀念,像是「安靜聽課才是好學生」、「舉手發問會耽擱老師上課的進度」,甚至問了問題還會被回應「這些問題老師不是在上課的時候有說過了嗎?為什麼還要問?」。

明明是因為不理解才發問,表達疑惑卻被否認,認為自己多說多錯,倒不如什麼都不要說,造成今日想要主動開口說話變得困難許多。

不同的社會對於語言表達和沈默有著非常不同的期待。在亞洲,包括日本在內,不張揚表露自己慾望的謙虛和沈默往往被視為積極的態度。大人們會將沉默安靜的兒童視為善於體貼他人,並鼓勵兒童用心去傾聽別人的話語。

在一個重視非對抗性人際關係的國家,直接溝通是被批判的。那些認不清當前的談話氣氛、說話離譜的人將得到負面評價。還有種文化信念認為,真理存於心中而不是口頭言語中,說話會抑制人們的工作和生產效率。人們認為安靜與敏感、誠實、謙虛、能力、耐心和勤奮有關。

raw-image

在兒童的社會化過程中,亞洲父母會直接或間接地鼓勵孩子發展這些能力。在很多場合保持安靜都是一種得體或符合期望的社會行為。

然而,不同社會對自我表達和沈默的期望迥然不同。隨著全球化的發展,來自各種文化背景的人們越來越多地相互影響和交流。在這種環境下,透過言語表達自己的需求和慾望、展現自我的能力便成了一種非常重要的技能。對自我表達的不同期望,會引起人們對他人意願和能力的誤解。

有一句諺語 :“無聲無息,亦無所得”,西方社會期望和重視人們主張自己的需要和要求。在美國和歐洲,能言善辯、自我主張、不保持安靜都具有正面內涵。歐美人認為,那些善於表達、自信果斷的人都是高智商、具有領導能力的人。

在一個將每個人視為獨立、不同個體的社會,言語溝通是促進人們相互了解的工具。沉默或安靜常被認為是一種負面表現,特別是在社會關係和學校等公共環境中

中華文化也認為沉默和安靜是一種美德,特別是在學校環境中。在中國,人們認為保持安靜反映學生在認真聽講、正向思考,有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人們認為學生在課堂中間提問是不合適的,會干擾課堂。人們不期望兒童在教室裡向教師表達不同的看法。然而,人們期望學生在課後問問題,或在教師提出問題之後清晰的給出自己的答案。

亞洲兒童的父母內化了中華文化價值觀傾向以此文化模式為基礎去教育他們的孩子。


在人生裡害怕『脫軌』」──「寧可從眾」

raw-image

對於自己和別人不同的答案沒有信心、害怕別人在心裡批評自己的想法──這樣「寧可從眾」的心情讓我們忘了溝通和學習的目的。

就是為了激發自己的思考,因而每個答案都有其意義與價值。讓自己被其他人了解 建立良好關係。

其實,和其他人不一樣不見得不好,走在多數人選擇的路上也不見得是「對的人生道路」。

我們不必為了標新立異刻意與眾人的選擇背道而馳而是確切的知道自己想要什麼、不怕跳脫框架、多面向思考後得出一個屬於自己的最優解。



    79會員
    704內容數
    📌人活在自己的語言中,語言是人「存在的家」,人在說話,話在說人。語言文字為我們建立了一個平行於現實世界的精神家園,於是,不論我們行了多遠的路,靈魂總有可棲之處。 享受獨處,張開雙臂享受屬於自己的自由。 iamk.cc/WfQ82C 💚🔆🌷⚘️🌵🌲☘️🌳🌱🌟🌹🌙🖋️🌱💕🎨🌿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熵妮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聚焦在未來的自己(這輩子的未來的自己),被未來的你影響,而不是被過去的你影響。總是對自己缺乏自信嗎?面對那些長輩的評價,與平輩的競爭,所有「比不上」的感受,很容易成為你對自我的評價。 但是親愛的,我想跟你說的是:我們會感到自卑,是因為我們對自己擁有期望。你已經很好了,慢慢走,總會抵達遠方。
    愛是難以言喻的存在 將兩人深深聯繫在一起 這是一種神聖的連結 只需上帝的認可便足矣 人們常說愛是超越凡塵的 神奇、天堂般、超現實 彷彿躺臥在花園裡 飄散著雨露的清香 純潔如天真的孩子 嬌嫩如十二月的雪花 溫暖如海岸的微風 美麗如夏夜的月亮 過去的愛總是如此描繪 似乎要透過詩意的語言 來捕捉
    當一個人愛你勝過自我時,那是一種難以言喻的幸福體驗。一切都會毫不費力地流動。 沒有太難的對話,沒有太難承擔的負荷,也沒有太難承擔的合理要求。 他們的愛,超越了驕傲和私利的障礙,只是因為他們想看到你幸福。
    你在讀取你的人生路線,他人也在讀取他們自己的人生路線,一旦遊戲結束,你們就會團聚並意識到這一點,在更高層面上存在著實相,在那個層面上的關係永遠不會被打破!。 每個人都在經歷著自己的人生旅程,並且在這個旅程中會與許多他人相遇。這個過程中的重要性在於 : 無論我們如何努力讀取自己的路線,他人也在為自己
    躲起來還是走出來? 電影《勇抱大地》「Far from the Madding Crowd」,若是採取直譯可以叫做「遠離瘋狂的人群」。「塵囂」比起「瘋狂的人群」來得詩意很多,而「瘋狂的人群」比起「塵囂」就顯得有些批判和尖銳。 事實上,人群確實是瘋狂的,而許多人沒有太發現,「塵囂」兩個字裡...,
    仔細去了解「反應」(reaction)與「行動」(action)之間的差別。你愛某個人是因為他愛你;基督耶穌、佛陀、上帝也愛你,可是他們不是因為你愛他,他們才愛你,他們愛你是因為他的愛是一種行動,而不是反應。當你的愛來自於你,不受他人的影響,這才叫行動。反應是一種被迫 一種無意識的動作。
    聚焦在未來的自己(這輩子的未來的自己),被未來的你影響,而不是被過去的你影響。總是對自己缺乏自信嗎?面對那些長輩的評價,與平輩的競爭,所有「比不上」的感受,很容易成為你對自我的評價。 但是親愛的,我想跟你說的是:我們會感到自卑,是因為我們對自己擁有期望。你已經很好了,慢慢走,總會抵達遠方。
    愛是難以言喻的存在 將兩人深深聯繫在一起 這是一種神聖的連結 只需上帝的認可便足矣 人們常說愛是超越凡塵的 神奇、天堂般、超現實 彷彿躺臥在花園裡 飄散著雨露的清香 純潔如天真的孩子 嬌嫩如十二月的雪花 溫暖如海岸的微風 美麗如夏夜的月亮 過去的愛總是如此描繪 似乎要透過詩意的語言 來捕捉
    當一個人愛你勝過自我時,那是一種難以言喻的幸福體驗。一切都會毫不費力地流動。 沒有太難的對話,沒有太難承擔的負荷,也沒有太難承擔的合理要求。 他們的愛,超越了驕傲和私利的障礙,只是因為他們想看到你幸福。
    你在讀取你的人生路線,他人也在讀取他們自己的人生路線,一旦遊戲結束,你們就會團聚並意識到這一點,在更高層面上存在著實相,在那個層面上的關係永遠不會被打破!。 每個人都在經歷著自己的人生旅程,並且在這個旅程中會與許多他人相遇。這個過程中的重要性在於 : 無論我們如何努力讀取自己的路線,他人也在為自己
    躲起來還是走出來? 電影《勇抱大地》「Far from the Madding Crowd」,若是採取直譯可以叫做「遠離瘋狂的人群」。「塵囂」比起「瘋狂的人群」來得詩意很多,而「瘋狂的人群」比起「塵囂」就顯得有些批判和尖銳。 事實上,人群確實是瘋狂的,而許多人沒有太發現,「塵囂」兩個字裡...,
    仔細去了解「反應」(reaction)與「行動」(action)之間的差別。你愛某個人是因為他愛你;基督耶穌、佛陀、上帝也愛你,可是他們不是因為你愛他,他們才愛你,他們愛你是因為他的愛是一種行動,而不是反應。當你的愛來自於你,不受他人的影響,這才叫行動。反應是一種被迫 一種無意識的動作。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這個秋,Chill 嗨嗨!穿搭美美去賞楓,裝備款款去露營⋯⋯你的秋天怎麼過?秋日 To Do List 等你分享! 秋季全站徵文,我們準備了五個創作主題,參賽還有機會獲得「火烤兩用鍋」,一起來看看如何參加吧~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作者對手術的抗拒態度,無論年輕或老年都堅決拒絕手術的想法。作者描述了對手術室和手術器具的厭惡,以及對手術過程的害怕,認為即使經過手術只是緩解病情,並不能治癒疾病,所以寧願享受餘生,等待死亡的來臨。
    前言 從呱呱落地開始,聲音就伴隨著人,直到人亡氣熄,人死聲滅為止。活著,除非特殊狀況,我們常透過聲音與人溝通,表達情緒,說出心聲,聲音幾乎無時無刻伴隨著我們,可是我們卻往往忽略其存在,舉個例子好了,跟人打招呼:「嗨!」你有注意過此音是如何發出的嗎?它是重還是輕?它是快還是慢?它是大還是小?…你
    Thumbnail
      凌晨,睡到一半突然聽見尖銳女聲說話的聲音,聽起來是從客廳傳來的,矇矓中以為是誰的手機放外面,雖然被嚇一跳,還是起身尋找聲音來源,果然一走出房門聲音更清晰,不斷發出「你家失火了」之類的台詞,一方面怕吵到鄰居,急著在沙發旁狂翻,另方面內心恐懼不斷上升──我找不到來源。   完全想不到是什麼機器,冷
    主人公在追尋自我時,受各種世俗價值觀的規範而影響,最終釐清自己盲點的過程。
    Thumbnail
    近期新北板橋某私立幼兒園爆出教保人員餵食安眠藥 事件,至今(7日)有9名孩子身上驗出安眠藥物殘留,引起熱議。面對孩子的持續性哭鬧,再有理智的大人,都很容易突然間斷線。 但無論如何,有些事情都是不應該做的!
    Thumbnail
    想著想著,懷念起大學畢業的那年夏天,幾個朋友租了部車子旅行。 有時候住在誰誰誰的家裡,有時候七橫八豎地窩在旅館,從南到北跑了一圈。 震天嘎響的歌聲,肆無忌憚的歡笑,是我們飛揚的青春。 近中午醒來,斯調慢裡的吃完早午餐,才開始描摹我的未來日記。 今天,是想念的聲音。 沉澱了下心情,細細想念起那些讓我好
    Thumbnail
    你是「愛無能集團」的一員嗎? 明明很想被愛,卻告訴自己一個人也很好。 好怕在感情中受傷而不敢去愛人 對愛情越來越沒有期望,覺得當下快樂就好 但這一切,卻好像是自己給自己的謊言 我該不該再次逃走? 一起來看看,如何脫離「愛無能」
    Thumbnail
    出生率下降的問題其實並不是現代社會才有的。早在古希臘和古羅馬的時代,當這些文明去到頂峰時期,出生率就會開始下降。那到底影響人類生育率的關鍵,是甚麼?
    Thumbnail
    這個秋,Chill 嗨嗨!穿搭美美去賞楓,裝備款款去露營⋯⋯你的秋天怎麼過?秋日 To Do List 等你分享! 秋季全站徵文,我們準備了五個創作主題,參賽還有機會獲得「火烤兩用鍋」,一起來看看如何參加吧~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作者對手術的抗拒態度,無論年輕或老年都堅決拒絕手術的想法。作者描述了對手術室和手術器具的厭惡,以及對手術過程的害怕,認為即使經過手術只是緩解病情,並不能治癒疾病,所以寧願享受餘生,等待死亡的來臨。
    前言 從呱呱落地開始,聲音就伴隨著人,直到人亡氣熄,人死聲滅為止。活著,除非特殊狀況,我們常透過聲音與人溝通,表達情緒,說出心聲,聲音幾乎無時無刻伴隨著我們,可是我們卻往往忽略其存在,舉個例子好了,跟人打招呼:「嗨!」你有注意過此音是如何發出的嗎?它是重還是輕?它是快還是慢?它是大還是小?…你
    Thumbnail
      凌晨,睡到一半突然聽見尖銳女聲說話的聲音,聽起來是從客廳傳來的,矇矓中以為是誰的手機放外面,雖然被嚇一跳,還是起身尋找聲音來源,果然一走出房門聲音更清晰,不斷發出「你家失火了」之類的台詞,一方面怕吵到鄰居,急著在沙發旁狂翻,另方面內心恐懼不斷上升──我找不到來源。   完全想不到是什麼機器,冷
    主人公在追尋自我時,受各種世俗價值觀的規範而影響,最終釐清自己盲點的過程。
    Thumbnail
    近期新北板橋某私立幼兒園爆出教保人員餵食安眠藥 事件,至今(7日)有9名孩子身上驗出安眠藥物殘留,引起熱議。面對孩子的持續性哭鬧,再有理智的大人,都很容易突然間斷線。 但無論如何,有些事情都是不應該做的!
    Thumbnail
    想著想著,懷念起大學畢業的那年夏天,幾個朋友租了部車子旅行。 有時候住在誰誰誰的家裡,有時候七橫八豎地窩在旅館,從南到北跑了一圈。 震天嘎響的歌聲,肆無忌憚的歡笑,是我們飛揚的青春。 近中午醒來,斯調慢裡的吃完早午餐,才開始描摹我的未來日記。 今天,是想念的聲音。 沉澱了下心情,細細想念起那些讓我好
    Thumbnail
    你是「愛無能集團」的一員嗎? 明明很想被愛,卻告訴自己一個人也很好。 好怕在感情中受傷而不敢去愛人 對愛情越來越沒有期望,覺得當下快樂就好 但這一切,卻好像是自己給自己的謊言 我該不該再次逃走? 一起來看看,如何脫離「愛無能」
    Thumbnail
    出生率下降的問題其實並不是現代社會才有的。早在古希臘和古羅馬的時代,當這些文明去到頂峰時期,出生率就會開始下降。那到底影響人類生育率的關鍵,是甚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