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默的孩子總是特別使我感到好奇,心裡冒出好多問題想問,卻不是那麼容易說出口。
D是新加入自學團的孩子,黑溜溜的大眼睛,身型魁梧有著渾圓肚子,手腳長且厚實,時常低著頭抿嘴微笑,偶爾又伸長脖子東張西望,說的話少到我都能背得出來。
第一次見面是父母領著D來面談。瞭解學團的日常作息之後,話題開始談到D先前的學習經驗。媽媽很快就搬出「被欺負」的標籤,接著提到幾個案例,細節的部分則交由D補充,像是要D為「被欺負」的標籤背書那樣。
「他們把我的錢偷走,害我沒錢回家。」D的聲音細微中帶有無奈,完全不像是高我一個頭的大男孩該有的音量。真令人好奇發生了什麼,他又是如何看待此事?D接著說:「我後來跟老師借錢,自己搭火車回家,老師說這次是破例,以後不能借。需要錢可以向學校申請打工賺錢。」
聽到這裡,我想要關注的不是D用什麼辦法解決問題,而是如何理解這些事情的發生,以及內在感受。
「之後呢?東西還時常會不見嗎?」我很好奇這樣的情形是否一再重複,以及他的行動。D安靜下來,我在想,這正是轉學的原因吧。面對接下來的提問,D的回答不出這幾句「還好」、「不知道。」、「嗯。」、「不是。」、「沒有吧?」,連一旁的父母也沒能回答,只說著更多D被欺負的案例。
D在課堂上好似誤入叢林,生怕被盯上成為獵物。面對提問常回「不知道」、「不確定」、「什麼」,多數時候是等待時間悄悄過去,甚至連作業筆記都是空白一片。
下課時間D不主動找人說話,也不找事情玩。甚至不滑手機,就默默看著大家在做些什麼,時不時同學找他聊天才會有一搭沒一搭的聊。時間久了,D會跟著大家開玩笑、說網路用語、口頭禪,偶爾編一些輝煌的經歷,聽起來就知道在胡亂吹噓的那種。
後來,D離家出走兩次。
每次都會預告,像是要我特別記住。
第一次,我只是輕鬆地回應,猜測他會「翹課」但是不會真的「離家出走」。依我對D的認識,他是連自己的計畫都說不清楚的人,明明不知道怎麼買機票,卻說要偷偷出國,還私訊問我「買機票要多少錢?」我很快地回覆,要他自己上網查,離家出走可要準備很多事情。
D沒有繼續說自己的計畫,反而問說:「你會不會跟我媽講?」我不以為然地表示:「都要離家出走了,有差嗎?」語氣顯露出微微怒氣。
回想那時我心裡大概想著:如果想要離家出走,是不在乎家人感受了嗎?還是說,這又是個無厘頭的玩笑而已。到底為什麼要告訴我?
隔天早上,媽媽報警要找D,打好幾通電話都不接,人也沒來學團。反而是幾個同學聯絡上了,我也同時收到私訊,要我猜他人在哪裡。我只簡短回覆,建議他趁此機會找個好吃的東西吃,吃飽再來學團跟大家一起玩。
下午一點,D來學團假裝沒事的樣子。當大家問起他去了哪裡,他只說:「剛要上飛機就後悔了。」
後來,D再次預告離家出走,我才想通,原來他的預告是在確認我們會不會接住他,能不能夠信任我們。
這次,我問D好多問題。「為什麼要離家出走?」、「發生什麼事?」、「有什麼地方可以去嗎?」、「有什麼需要幫忙?」他雖然支支吾吾地說不清楚,可是,從他的語氣能感覺到一份認真想搞清楚自己的態度,是相當真誠的傾訴。對話裡沒有提到什麼計畫,只有很多關心的問話和真心回應。
隔天,D整天都沒出現,我傳了訊息要他找好吃的東西吃,晚上記得回家。他不知道去哪逛一天,累了就回家了。再和D碰面,我只跟他開玩笑說:「下次出去找好吃的要揪,幫忙帶一份來。」
「被欺負」的標籤就像是一種人設,無論怎麼做努力或改變,仍擺脫不了這層陰影。把自己放在受傷的位置,忽略早已是安全的事實,這樣很容易陷入困境無法自拔。或許,D想離開的不是家,而是「被欺負」的標籤。
陪著D經歷兩次「離家出走」的日子,我也想起自己和家人相處的酸甜苦辣。曾經恨不得遠離家,卻總會掛念著家,就像是孩子跌坐在地不肯起來,又害羞不敢討愛。
長大了才發現,我已能成為自己的陪伴,從受傷的位置移開,來到安全的地方。
謝謝D的陪伴,提醒我有我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