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篇:林奕含的殞落

2019/05/24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精神病汙名化、鍵盤法官模糊焦點

另一起引起社會關注的自殺事件則是約莫一年前,從這個世界上殞落的一顆文壇新星 ─ 林奕含。從奕含學姊的文中,大致能瞧出社會對精神疾病汙名化的端倪。雖然大家都說「台灣最美的風景是人」,但往往最惡毒的也莫過於人的言論了!在語言使用上,很多網民以「尼x」或「x鬼」等極為惡劣的字眼來稱呼黑人,用「ㄈㄈ尺」甚至是更難聽的「哈xx」來形容跨國戀情,或者用「精神病」、「瘋婆子」等言語作為謾罵、嘲諷他人的方式。或許他們覺得這只是開玩笑而已、不會招來嚴重的後果,但這些用語卻往往不知不覺中加深了大眾對某一族群或事情的錯誤認知與刻板印象,無形的污名化了相關對象。同樣地,新聞媒體未經查證就對少數個案過度的渲染以及誇張的玩笑用語也常常讓精神疾病被汙名化,不僅讓許多勇敢面對相關疾病的個案飽受更多的誤解與異樣眼光,更易使得淺在有需要的患者不敢就醫、甚至讓社會避談而不願正視這個議題。
另一方面,社會輿論在自殺等憾事發生後過於激動卻粗糙的處理方式,也往往容易導致適得其反的效果。例如,在這位作家去世後,引發許多網友(甚至還有議員帶頭)以「正義 」之名肉搜罪魁禍首、亂槍打鳥地揪出了好幾位「狼師」,最後卻常常發現是抹黑一場、草率結束。或許,大家總以為,透過拚命的找出禍首、行使正義,就是對逝者最好的交代了。但,在缺乏後續配套措施的情況下,事件往往在一陣熱潮後即被遺忘,更易過於莽撞行事卻缺少對當事人與其家屬的尊重。憾事的發生總是令人難過,但單純的指責與怪罪往往只造成事件相關人的傷害; 或許更長遠的計劃、更細緻的對待,並引進社會資源與配套措施,才能有效地防止下一個悲劇的發生。
文壇新星林奕含唯一作品《房思琪的初戀樂園》
圖片來源
從上述提到精神疾病容易遭污名化的例子中,我們或許可以用幾個理論來解釋。
其一,從In-group & Out-group (Olsson, Ebert et al) 的理論來看,大眾因為所處的社會當中發生了令人錯愕的憾事而震驚不已,便選擇為他人貼上了精神疾病/異類的標籤,因此劃分出自身與他者的區隔,透過標籤化、將他人排除在自己的生活圈外來得到自身的安全感 (即 " 有精神病標籤的人才會發生這些事情、而不用擔心發生在自己周圍“)。
其二,從群體極化(Group Polarization)的理論來看,社群媒體因缺乏外在規範的約束,個體常會表現出更加強烈的社會正義感,以非理性地譴責、聲討異己來追求「正義」的假象;經過網路的快速傳播與信息繭房效應(Information cocoons, 類似我們現在講的「同溫層」),趨同觀點不斷被放大且認同,產生整個群體的認知偏差。然而,這樣的認知容易過於偏頗、極端,其實無助於實際「正義」的彰顯。
責任編輯:徐亞呈 核稿編輯:謝承育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428會員
569內容數
我們堅信每一個人都是獨特的。 用赤誠的熱情奔向世界、以細碎的文字紀錄所見所想 歡迎來到嚕嗶啵的世界 和我們一起嗶嗶啵啵🫧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