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長壽的瑞士人如何保持生活健康的條件!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清新的空氣是瑞士的標誌之一。自工業革命起,瑞士山間的小鎮就吸引著許多歐洲富裕國家的人前來度假、療養。在瑞士,觀光客可以帶走的紀念品不少,而清新空氣是帶不走的物產,唯有再次徜徉於瑞士的山水間,才能再飽飽地吸一口。最難得的是,瑞士空氣的品質持續清新,給世界遊人留下鮮明美好的回憶。

來自台灣的蔡黛華博士是現任瑞士蘇黎世大學博士級研究員,她不僅在工作中深入探究污染對人體的影響,也不斷反思 — 在市民的日常生活中,如何以一己之力,對環境保護做出貢獻。

方常均:來過瑞士的人一定會與自己的國家做比較,您覺得國與國的比較之間,是否有客觀的參照點?

蔡博士:我覺得國與國之間的比較有一定難度,問題在許多國家的空污比瑞士嚴重,若要鼓勵民眾學習瑞士的生活方式,不太正確。因為空污與生活方式相互影響,成為惡性循環,外在環境愈差,愈難鼓勵民眾多出門。打個比方:我回台灣的時候,幾乎都看不到藍天,就能理解為什麼民眾不願意外出散步。

另一個例子是民眾對於搭乘大眾交通工具的習慣,在瑞士我們全家過著無車的生活,全是因為公車與火車的班次都很準時,人們可以準確預估車班時間,不會因等車而浪費時間。在大眾交通系統不完善的國家,車班不密集、不準時,人們有時候也只好搭計乘車,或是購置汽機車。汽機車的使用度高,空氣自然無法清新。

raw-image

方常均:請您說明大眾交通系統與空污的關係。

蔡博士:時常有親友問我們為什麼不買車,上下班和接送孩子都方便。我常就地取材回答:我們看看等公車的這五個人,只要每個人都開車,不搭公車,這樣路上就多了五輛車。一輛公車約可載五十個人,如果人人都不搭公車而開車,就會造成塞車,而全部的人都塞在路上,就無法準時到達目的地。再者,塞在路上的車輛同時也在製造廢氣。附帶一提,瑞士的共享租車公司(Mobility,英)有終身會員制,在需要搬重物或緊急時,可以使用隨租隨還的租車服務。

通常聽我這麼解釋,大家都覺得有道理,同時也理解交通建設與空污之間的關聯。大眾運輸的便利性是空氣潔淨度重要的影響因子,同時開始了良性循環。系統規畫得越完善,使用者則越多,也就有更多經費能把公共運輸系統改善得更好。

方常均:空氣要能乾淨新鮮,什麼是屬於政府的責任?

蔡博士:想改善空氣品質,政府與人民都有責任。要改變人民通勤方式,政府就必須做很多事,首先須提供一個值得信賴的大眾運輸系統與安全的人行道,如此民眾才能慢慢養成搭乘大眾交通系統的習慣。而設計一個公共交通系統的細節繁多,從住家出門走到人行道上,再徒步到站牌之間的動線與空間設計等等,都是學問。

瑞士官方對於汽車與柴油車的排放標準,比許多國家嚴格,如:大型車輛都強制安裝過濾裝置,達到污染物減量排放的目標。透過公車與火車大規模的電氣化,也減少了污染物的排放。其中懸浮微粒的減少最為明顯,也是空氣清新的關鍵。據我所知,台灣未來也會採取歐盟六期的排放標準(英)

近十年出產的車輛多有環保設計,但路上仍有許多老舊車輛穿梭著,這些老車不淘汰掉或更換排放裝置,都是製造空污的來源。政府可加強取締或抽查,並將改善重點著眼於建立人民正確思維。減少不願意花錢更換裝置,繼續開著老舊車輛在路上排放著黑煙、污染空氣的人。

當然,除了交通污染之外,工業排放也是重要污染因子,政府仍需對這些污染源加強管制。

方常均:面對空污,作為市民有什麼是我們能盡一分力的?

蔡博士:根據我的瑞士觀察,無位階之別,許多政治人物和專家學者,或稍微對環境議題了解的人,都會盡量使用大眾運輸工具。是因了解不該為了一時方便,而犧牲我們和下一代的健康與環境。有環保意識,也願意起身而行,就是市民的力量。

從我的親友同事就能舉出許多例子,他們日常都只使用公共交通系統,很少人有車;也盡量不搭飛機,多半以歐洲境內的火車旅行為優先。可想而知,這樣的家庭所教育的孩子,未來規畫旅行時,會優先使用的交通工具一定是火車、公車、腳踏車。

raw-image

方常均:近年瑞士吸菸人口造成的污染也是社會討論的議題,請您對此發表看法。

蔡博士:這件事上,吸菸者當然以人權為訴求,強調吸菸的權利。但我認為他們沒有「污染空氣」的權利,尤其在公共場所,比如月台上的人,特別是小孩和老人,這兩類人是對髒空氣較敏感的族群。

就此問題,我曾寫信向瑞士國鐵反映過。我認為目前政府無法立法的情況下,至少國鐵可以規定,在他們的管轄範圍內完全禁煙。且亂丟菸蒂的人甚多,如果國鐵強制規範,還能省下清潔費。但我收到的回應是:他們目前採取的方法,是畫分區域來規範抽菸

我認為這個方法無法治本,因為月台的面積不大,即使畫了幾個吸菸區,空氣總是飄來飄去,禁菸區仍然會吸到菸味。其他人為了等車,無法逃離到無菸的地方。若是吸菸者選擇到別處,吸完菸再來月台等車,就不會在等車時大量污染月台的空氣。有人甚至把菸蒂丟入軌道或月台上,造成國鐵打掃清潔的開支。

我誠摯希望:有一天車站這一類的大眾運輸工具候車場所,可以完全禁菸。

方常均:每一個人都受到空氣污染的影響,請您向讀者說明空污可能影響的各個層面。

蔡博士:以前在台灣,我以為每天都有灰塵與鼻孔裡黑色鼻屎是正常的,後來才知道這現象都是空污造成的。當空氣中有太多懸浮微粒,就會衍生成落塵,小的顆粒吸進肺部,大的顆粒就變成腳底下的灰塵。

空污是導致肺腺癌的主因,是目前熟知的疾病。更多研究指出心血管疾病與空污有直接關聯。此外,空污對孩童的傷害也時常被忽視,髒空氣吸入體內後不只是肺部,大腦也會造成永久性傷害。空污儼然是威脅全人類健康的致命殺手。

raw-image

方常均:關於改善空污,您有沒有想補充的重點?

蔡博士:呼吸新鮮空氣是眾人所願,但願意一同努力的人卻是少數。我再次呼籲所有高知識份子,請重視自己的選擇對社會造成的影響。因為這個族群經濟能力夠,也具有選擇能力。若能意識到自己的消費行為將改變商業、社會與國家的整體系統時,他們選擇說:「不」,就是負起對環境的責任。

我曾參加過一場亞洲交通運輸研討會,與會人士都是公務人員、教授跟研究員等專業人士。主講人問:今天有多少人是搭大眾運輸工具來參加這個會議的?底下不到十個人舉手。他於是很感嘆地說:這很諷刺,我們都做不到,要怎麼要求一般民眾做到呢?

專業人士都知道,交通污染是重要的污染排放源之一,更明白空污對健康的危害。要改變多數人的通勤模式十分困難,需要相當的誘因,民眾容易受到專業人士鼓勵而改變,政治人物與學者新此需擔起領頭羊的角色。受過高等教育的知識份子起而行,整個社會才會改變。

raw-image

方常均:追求健康長壽的現代人,能做些什麼來促進健康?

蔡博士:空污是生活中全面性的問題,改善居家環境和戴口罩,都能有效防治。小孩一般不願意戴口罩是常見的困擾;家中額外安裝空氣清靜機要多花錢;氣密窗在全球尚未普及,也難以好好過濾空氣。全面執行這些細節,並非易事。

瑞士的大環境維護得很好,不分年齡,人們喜歡活動,無論是出門散步,或在自家庭院做一點園藝的工作。而就我的觀察,亞洲人普遍不喜歡動,不喜歡流汗,可坐車、騎車就不願意走路,能坐就不站,這些都是影響健康的因素。

提高環保意識,關心交通政策,做一個有意識的公民,眾人一起改善大環境。注意生活細節,個人也能減少對環境的破壞。大環境整體的提升,人們才可能健康長壽。

原文出於瑞士資訊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方常均的沙龍
115會員
86內容數
<p>100年前瑞士還是一個貧窮的農牧國家,現在山上的人富起來了。貧窮線以下的人口大量減少,如何分配資源,如何解決社會問題,如何安身立命,這是每個國家當前的問題。他們是如何創造出一個社會進步和樂的共像?究竟是一個外人眼中的幻想,或者人間真有天堂?</p>
方常均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4/06/12
瑞士的風景雖然如詩如畫,但是寒冷的日子長,有時候身體真的受不住。今天春天大雨成災,瑞德奧都有大水氾濫的災情,有陽光的日子真不多。這樣冷冷的天氣,瑞士與台灣的飲食習慣不同,想要滋補養身卻不一定買得到材料。綿長的雨季之中,想喝一碗熱湯還不容易呢?! 現在來告訴你,在瑞士哪裡可以找到台灣味的養身好料。
Thumbnail
2024/06/12
瑞士的風景雖然如詩如畫,但是寒冷的日子長,有時候身體真的受不住。今天春天大雨成災,瑞德奧都有大水氾濫的災情,有陽光的日子真不多。這樣冷冷的天氣,瑞士與台灣的飲食習慣不同,想要滋補養身卻不一定買得到材料。綿長的雨季之中,想喝一碗熱湯還不容易呢?! 現在來告訴你,在瑞士哪裡可以找到台灣味的養身好料。
Thumbnail
2023/11/08
2023年10月,台灣藝術共享媒合平台LEXPO帶領台灣藝術家們,百件作品參與法國當代藝術週衛星展覽-Art Shopping 與Business Art Fair 成群的博覽會在巴黎百花齊放。台灣上百位藝術家大放異彩,多元作品療癒人心,獲多方好評。
Thumbnail
2023/11/08
2023年10月,台灣藝術共享媒合平台LEXPO帶領台灣藝術家們,百件作品參與法國當代藝術週衛星展覽-Art Shopping 與Business Art Fair 成群的博覽會在巴黎百花齊放。台灣上百位藝術家大放異彩,多元作品療癒人心,獲多方好評。
Thumbnail
2022/10/05
在瑞士每年約有4萬個新移民是以結婚依親的身分來到瑞士的。家庭生活之外,如何與當地社會產生新的連結有許多可能。動物,也可以幫助剛到瑞士的人融入當地喔。Joyce來告訴我們,她如何與家中毛小孩展開瑞士新生活。
Thumbnail
2022/10/05
在瑞士每年約有4萬個新移民是以結婚依親的身分來到瑞士的。家庭生活之外,如何與當地社會產生新的連結有許多可能。動物,也可以幫助剛到瑞士的人融入當地喔。Joyce來告訴我們,她如何與家中毛小孩展開瑞士新生活。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透過蝦皮分潤計畫,輕鬆賺取零用金!本文分享5-6月實測心得,包含數據流程、實際收入、平臺優點及注意事項,並推薦高分潤商品,教你如何運用空閒時間創造被動收入。
Thumbnail
透過蝦皮分潤計畫,輕鬆賺取零用金!本文分享5-6月實測心得,包含數據流程、實際收入、平臺優點及注意事項,並推薦高分潤商品,教你如何運用空閒時間創造被動收入。
Thumbnail
單身的人有些會養寵物,而我養植物。畢竟寵物離世會傷心,植物沒養好再接再厲就好了~(笑)
Thumbnail
單身的人有些會養寵物,而我養植物。畢竟寵物離世會傷心,植物沒養好再接再厲就好了~(笑)
Thumbnail
不知你有沒有過這種經驗?衛生紙只剩最後一包、洗衣精倒不出來,或電池突然沒電。這次一次補貨,從電池、衛生紙到洗衣精,還順便分享使用心得。更棒的是,搭配蝦皮分潤計畫,愛用品不僅自己用得安心,分享給朋友還能賺回饋。立即使用推薦碼 X5Q344E,輕鬆上手,隨時隨地賺取分潤!
Thumbnail
不知你有沒有過這種經驗?衛生紙只剩最後一包、洗衣精倒不出來,或電池突然沒電。這次一次補貨,從電池、衛生紙到洗衣精,還順便分享使用心得。更棒的是,搭配蝦皮分潤計畫,愛用品不僅自己用得安心,分享給朋友還能賺回饋。立即使用推薦碼 X5Q344E,輕鬆上手,隨時隨地賺取分潤!
Thumbnail
身為一個典型的社畜,上班時間被會議、進度、KPI 塞得滿滿,下班後只想要找一個能夠安靜喘口氣的小角落。對我來說,畫畫就是那個屬於自己的小樹洞。無論是胡亂塗鴉,還是慢慢描繪喜歡的插畫人物,那個專注在筆觸和色彩的過程,就像在幫心靈按摩一樣,讓緊繃的神經慢慢鬆開。
Thumbnail
身為一個典型的社畜,上班時間被會議、進度、KPI 塞得滿滿,下班後只想要找一個能夠安靜喘口氣的小角落。對我來說,畫畫就是那個屬於自己的小樹洞。無論是胡亂塗鴉,還是慢慢描繪喜歡的插畫人物,那個專注在筆觸和色彩的過程,就像在幫心靈按摩一樣,讓緊繃的神經慢慢鬆開。
Thumbnail
瑞士確實沒有一些台灣交流通與道路設計上的缺陷,但也確實存在著台灣沒有的交通問題。我認為不應該只看到國外好的一面,也應該要發現台灣相對於國外好的一面。
Thumbnail
瑞士確實沒有一些台灣交流通與道路設計上的缺陷,但也確實存在著台灣沒有的交通問題。我認為不應該只看到國外好的一面,也應該要發現台灣相對於國外好的一面。
Thumbnail
隨著全球對永續發展議題關注度的不斷提升,「永續旅遊」成為了旅遊業的新興話題。 從最新的報告顯示,越來越多的旅遊企業正以符合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為準則,從永續管理、社會與經濟利益、維護當地文化遺產、與環境共好等面向[註1],積極發展能減少對土地傷害、與環境共榮的「永續旅遊」模式。 其中,選擇
Thumbnail
隨著全球對永續發展議題關注度的不斷提升,「永續旅遊」成為了旅遊業的新興話題。 從最新的報告顯示,越來越多的旅遊企業正以符合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為準則,從永續管理、社會與經濟利益、維護當地文化遺產、與環境共好等面向[註1],積極發展能減少對土地傷害、與環境共榮的「永續旅遊」模式。 其中,選擇
Thumbnail
六月三日是聯合國明定的世界自行車日,全世界幾乎所有國家都會舉辦各種活動來提倡騎自行車。 全世界各大都市,尤其歐洲重視永續發展的國家,也積極建立城市裡的單車路網,讓單車不只是休閒旅遊時使用,還是上下班與日常生活的交通工具。 關於移動的一些聯想
Thumbnail
六月三日是聯合國明定的世界自行車日,全世界幾乎所有國家都會舉辦各種活動來提倡騎自行車。 全世界各大都市,尤其歐洲重視永續發展的國家,也積極建立城市裡的單車路網,讓單車不只是休閒旅遊時使用,還是上下班與日常生活的交通工具。 關於移動的一些聯想
Thumbnail
「自行車車臨界量」該運動源於1992年的美國舊金山,至今全球已有300多個城市共襄盛舉,旨在集合自行車騎士的力量,使路上的自行車數目達到一定臨界值後,集體出發,迫使汽車駕駛禮讓單車。在瑞士的規模也愈來愈大,最後終於在2021年六月底,達成癱瘓蘇黎世市區交通的目的。 最大城蘇黎世,將成友善自行車城市
Thumbnail
「自行車車臨界量」該運動源於1992年的美國舊金山,至今全球已有300多個城市共襄盛舉,旨在集合自行車騎士的力量,使路上的自行車數目達到一定臨界值後,集體出發,迫使汽車駕駛禮讓單車。在瑞士的規模也愈來愈大,最後終於在2021年六月底,達成癱瘓蘇黎世市區交通的目的。 最大城蘇黎世,將成友善自行車城市
Thumbnail
瑞士人普遍喜愛運動與戶外活動,加上環保風潮興起,改變移動方式減少碳排放,也已成為多數國民的共識。 將自行車作為代步工具已成當代潮流,以環保支持未來,疫情下為了避開通勤人潮,有的上班族也開始以單車代步,銀髮族也盛行單車旅行。瑞士漸漸竄起一股自行車風潮,疫情副作用之一。
Thumbnail
瑞士人普遍喜愛運動與戶外活動,加上環保風潮興起,改變移動方式減少碳排放,也已成為多數國民的共識。 將自行車作為代步工具已成當代潮流,以環保支持未來,疫情下為了避開通勤人潮,有的上班族也開始以單車代步,銀髮族也盛行單車旅行。瑞士漸漸竄起一股自行車風潮,疫情副作用之一。
Thumbnail
對於公路建設而言,不管是大城市或小鄉鎮,每個民眾都希望有直直的大馬路到達家門口,除了方便,也是為了抬高房價。對政府來說,蓋馬路也是容易討好民眾的政績,對民意代表而言,工程愈多回扣與政治獻金就愈多,於是乎,台灣就到處是馬路了。    有許多偏鄉,幾乎沒有人煙,卻蓋了四線道,八縣道,甚至誇張到十線道的
Thumbnail
對於公路建設而言,不管是大城市或小鄉鎮,每個民眾都希望有直直的大馬路到達家門口,除了方便,也是為了抬高房價。對政府來說,蓋馬路也是容易討好民眾的政績,對民意代表而言,工程愈多回扣與政治獻金就愈多,於是乎,台灣就到處是馬路了。    有許多偏鄉,幾乎沒有人煙,卻蓋了四線道,八縣道,甚至誇張到十線道的
Thumbnail
對於習慣自由、享受行動方便的現代人來說,擁有一輛車在每個國家代表的意義各有不同,有車或沒車,各有煩惱。以瑞士為例,根據瑞士TCS汽車協會的數據,在瑞士擁有一輛私家車,買車、養車、保險等等費用,一年最少要花上一萬瑞郎。 現在加入共享汽車合作社解決了問題,平衡了經濟與環保天平兩邊的煩惱。
Thumbnail
對於習慣自由、享受行動方便的現代人來說,擁有一輛車在每個國家代表的意義各有不同,有車或沒車,各有煩惱。以瑞士為例,根據瑞士TCS汽車協會的數據,在瑞士擁有一輛私家車,買車、養車、保險等等費用,一年最少要花上一萬瑞郎。 現在加入共享汽車合作社解決了問題,平衡了經濟與環保天平兩邊的煩惱。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