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士疫情副作用 - 自行車潮上路了,自動、電動一起來!

更新 發佈閱讀 3 分鐘

瑞士人普遍喜愛運動與戶外活動,加上環保風潮興起,改變移動方式減少碳排放,也已成為多數國民的共識。將自行車作為代步工具已成當代潮流,以環保支持未來,疫情下為了避開通勤人潮,有的上班族也開始以單車代步,瑞士漸漸竄起一股自行車風潮。

raw-image

瑞士大眾運輸系統普及,企業與個人逐漸習慣居家工作,而大眾運輸量僅剩疫情前的二分之一。
但整天在家工作的人,仍想利用休息時間出門透透氣,呼吸新鮮空氣,也活動筋骨;對愛運動的瑞士人來說,「自行車」完美扮演了這個休閒角色。自行車族人數增加,傳統自行車或與電動輔助自行車的銷售量都一再創新高。
這個潮流,暴露了城市現有單車道不足的窘境。瑞士部分地方政府面對迫切的改變,著手縮減車道、移除路邊停車位,以拓寬單車道並規劃增設自行車停車格。

更多資訊,請點入:大眾運輸減半,汽車讓位!瑞士自行車爭路權,汽車市區限速30公里 (原文出於 天下雜誌 未來城市專欄 )

電動車成為市場新寵兒

由於騎自行車是瑞士長年的國民運動,疫情更帶動了一般自行車與電動單車的銷售,後者更搭上銀髮市場而行情看漲,據統計,瑞士的電動單車在2020年的銷售量比前一年多了25%,單車自動或電動將搭上全民運動潮成為完整產業網。

長年單車道與越野車道原就是瑞士道路規劃的一個項目,為了因應電動單車的盛行,在瑞士有許多的觀光景點已經加設了電動單車充電站,讓騎乘電動單車出門的遊客,能更完整規劃路線。

單車遊客能預估自己的體力和時間,選擇在一家環境優美的野外餐廳為單車充電,自己也吃一頓好料繼續上路。這一策略便利設計騎乘路線,讓電動單車之旅便利許多,在疫情之中也增加店家的客源,是雙贏的運動與觀光合作策略,騎士與電鐵馬都能得到能量補充,再度上路。

更多瑞士單車潮流資訊,歡迎讀者留言與訂閱臉書專頁: 美麗國度的背後,你不知道的瑞士,最新單車潮即將出刊,請持續關注!!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方常均的沙龍
115會員
86內容數
<p>100年前瑞士還是一個貧窮的農牧國家,現在山上的人富起來了。貧窮線以下的人口大量減少,如何分配資源,如何解決社會問題,如何安身立命,這是每個國家當前的問題。他們是如何創造出一個社會進步和樂的共像?究竟是一個外人眼中的幻想,或者人間真有天堂?</p>
方常均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4/06/12
瑞士的風景雖然如詩如畫,但是寒冷的日子長,有時候身體真的受不住。今天春天大雨成災,瑞德奧都有大水氾濫的災情,有陽光的日子真不多。這樣冷冷的天氣,瑞士與台灣的飲食習慣不同,想要滋補養身卻不一定買得到材料。綿長的雨季之中,想喝一碗熱湯還不容易呢?! 現在來告訴你,在瑞士哪裡可以找到台灣味的養身好料。
Thumbnail
2024/06/12
瑞士的風景雖然如詩如畫,但是寒冷的日子長,有時候身體真的受不住。今天春天大雨成災,瑞德奧都有大水氾濫的災情,有陽光的日子真不多。這樣冷冷的天氣,瑞士與台灣的飲食習慣不同,想要滋補養身卻不一定買得到材料。綿長的雨季之中,想喝一碗熱湯還不容易呢?! 現在來告訴你,在瑞士哪裡可以找到台灣味的養身好料。
Thumbnail
2023/11/08
2023年10月,台灣藝術共享媒合平台LEXPO帶領台灣藝術家們,百件作品參與法國當代藝術週衛星展覽-Art Shopping 與Business Art Fair 成群的博覽會在巴黎百花齊放。台灣上百位藝術家大放異彩,多元作品療癒人心,獲多方好評。
Thumbnail
2023/11/08
2023年10月,台灣藝術共享媒合平台LEXPO帶領台灣藝術家們,百件作品參與法國當代藝術週衛星展覽-Art Shopping 與Business Art Fair 成群的博覽會在巴黎百花齊放。台灣上百位藝術家大放異彩,多元作品療癒人心,獲多方好評。
Thumbnail
2022/10/05
在瑞士每年約有4萬個新移民是以結婚依親的身分來到瑞士的。家庭生活之外,如何與當地社會產生新的連結有許多可能。動物,也可以幫助剛到瑞士的人融入當地喔。Joyce來告訴我們,她如何與家中毛小孩展開瑞士新生活。
Thumbnail
2022/10/05
在瑞士每年約有4萬個新移民是以結婚依親的身分來到瑞士的。家庭生活之外,如何與當地社會產生新的連結有許多可能。動物,也可以幫助剛到瑞士的人融入當地喔。Joyce來告訴我們,她如何與家中毛小孩展開瑞士新生活。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今天很高興獲得台體大的邀請來跟各位同學分享現在整個自行車業界的情況跟自已個人的觀點。
Thumbnail
今天很高興獲得台體大的邀請來跟各位同學分享現在整個自行車業界的情況跟自已個人的觀點。
Thumbnail
台北國際自行車展 逐字稿 疫情永久改變生活型態,民眾騎乘自行車、電動自行車的生活已回不去。雖然目前自行車面臨低階通勤產品砍單,但業界普遍看好高階、運動休閒、電動自行車需求持續上揚。 供應鏈混亂只是短期,業界現在積極投入三大方向,分別是短鏈供應、數位轉型(雲端聯網、虛實整合)、以及淨零碳排。
Thumbnail
台北國際自行車展 逐字稿 疫情永久改變生活型態,民眾騎乘自行車、電動自行車的生活已回不去。雖然目前自行車面臨低階通勤產品砍單,但業界普遍看好高階、運動休閒、電動自行車需求持續上揚。 供應鏈混亂只是短期,業界現在積極投入三大方向,分別是短鏈供應、數位轉型(雲端聯網、虛實整合)、以及淨零碳排。
Thumbnail
六月三日是聯合國明定的世界自行車日,全世界幾乎所有國家都會舉辦各種活動來提倡騎自行車。 全世界各大都市,尤其歐洲重視永續發展的國家,也積極建立城市裡的單車路網,讓單車不只是休閒旅遊時使用,還是上下班與日常生活的交通工具。 關於移動的一些聯想
Thumbnail
六月三日是聯合國明定的世界自行車日,全世界幾乎所有國家都會舉辦各種活動來提倡騎自行車。 全世界各大都市,尤其歐洲重視永續發展的國家,也積極建立城市裡的單車路網,讓單車不只是休閒旅遊時使用,還是上下班與日常生活的交通工具。 關於移動的一些聯想
Thumbnail
「自行車車臨界量」該運動源於1992年的美國舊金山,至今全球已有300多個城市共襄盛舉,旨在集合自行車騎士的力量,使路上的自行車數目達到一定臨界值後,集體出發,迫使汽車駕駛禮讓單車。在瑞士的規模也愈來愈大,最後終於在2021年六月底,達成癱瘓蘇黎世市區交通的目的。 最大城蘇黎世,將成友善自行車城市
Thumbnail
「自行車車臨界量」該運動源於1992年的美國舊金山,至今全球已有300多個城市共襄盛舉,旨在集合自行車騎士的力量,使路上的自行車數目達到一定臨界值後,集體出發,迫使汽車駕駛禮讓單車。在瑞士的規模也愈來愈大,最後終於在2021年六月底,達成癱瘓蘇黎世市區交通的目的。 最大城蘇黎世,將成友善自行車城市
Thumbnail
2021在東奧瑞士女子越野登山車一舉奪下金銀銅三面獎牌,這並非偶然。瑞士人喜愛戶外運動,騎自行車運動也是瑞士長年的國民運動。整個國家都在丘陵地與山區的瑞士,人們走向戶外,調和身心是生活常態。疫情更帶動了一般自行車與電動單車的銷售,後者更搭上銀髮市場而行情看漲,國內觀光業推動單車遊,完整產業網成形。
Thumbnail
2021在東奧瑞士女子越野登山車一舉奪下金銀銅三面獎牌,這並非偶然。瑞士人喜愛戶外運動,騎自行車運動也是瑞士長年的國民運動。整個國家都在丘陵地與山區的瑞士,人們走向戶外,調和身心是生活常態。疫情更帶動了一般自行車與電動單車的銷售,後者更搭上銀髮市場而行情看漲,國內觀光業推動單車遊,完整產業網成形。
Thumbnail
瑞士人普遍喜愛運動與戶外活動,加上環保風潮興起,改變移動方式減少碳排放,也已成為多數國民的共識。 將自行車作為代步工具已成當代潮流,以環保支持未來,疫情下為了避開通勤人潮,有的上班族也開始以單車代步,銀髮族也盛行單車旅行。瑞士漸漸竄起一股自行車風潮,疫情副作用之一。
Thumbnail
瑞士人普遍喜愛運動與戶外活動,加上環保風潮興起,改變移動方式減少碳排放,也已成為多數國民的共識。 將自行車作為代步工具已成當代潮流,以環保支持未來,疫情下為了避開通勤人潮,有的上班族也開始以單車代步,銀髮族也盛行單車旅行。瑞士漸漸竄起一股自行車風潮,疫情副作用之一。
Thumbnail
經過了兩年的磨合,德國政府跟電動滑板車的業者在道路的使用權上也逐漸出現共識,交通意外的數據跟使用率的數據也逐步明朗以後,未來電動滑板車在交通系統的角色也會更為明確,相信在疫情過後,觀光客又回籠時,電動滑板車又會迎向另一波發展高峰
Thumbnail
經過了兩年的磨合,德國政府跟電動滑板車的業者在道路的使用權上也逐漸出現共識,交通意外的數據跟使用率的數據也逐步明朗以後,未來電動滑板車在交通系統的角色也會更為明確,相信在疫情過後,觀光客又回籠時,電動滑板車又會迎向另一波發展高峰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