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窗效應與水的哲學   論香港抗爭運動的質變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图片转载出自转角国际
破窗效應(英語:Broken windows theory)是犯罪學的壹個理論,該理論由詹姆士·威爾遜(James Q. Wilson)及喬治·凱林(George L. Kelling)提出,並刊於《The Atlantic Monthly》1982年3月版的壹篇題為《Broken Windows》的文章。
此理論認為環境中的不良現象如果被放任存在,會誘使人們仿效,甚至變本加厲。壹幢有少許破窗的建築為例,如果那些窗不被修理好,可能將會有破壞者破壞更多的窗戶。最終他們甚至會闖入建築內,如果發現無人居住,也許就在那裏定居或者縱火。壹面墻,如果出現壹些塗鴉沒有被清洗掉,很快的,墻上就布滿了亂七八糟、不堪入目的東西;壹條人行道有些許紙屑,不久後就會有更多垃圾,最終人們會視若理所當然地將垃圾順手丟棄在地上。這個現象,就是犯罪心理學中的破窗效應。簡單地說,破窗理論表面上講的是:沒修復的破窗,導致更多的窗戶被打破。
同樣道理,這次七一發生的衝擊立法會事件,也是一次破窗效應理論被驗證的一個更好的例子。當有示威者打破立法會大樓的第一塊玻璃時,此時也同樣打破了香港歷史至今所有示威活動前無古人的歷史,印證了香港的示威活動從今後起將與以往的運動不同,今後的示威者與其所參與的抗爭示威活動步入了另一個階段,完成了一個層次級的昇華。如果用共產黨的祖師爺馬克思的哲學來說:是量變到達了質變。
這個階段不管從策略上乃至手法都會與以往完全不同。可能事件的發生直到今早筆者執筆之時,社會上各界對此次事件褒貶不一。先不論對錯,讓我們分析結果,可以肯定的是這次衝擊立法會事件,從抗爭者打破立法會大樓的第一道玻璃門開始,根據破窗效應,這顯然不會是一個事件的終結。這是一個事件的開始,從這些抗爭者打碎第一道玻璃門時,他們已進行了質的飛躍。這也預示著今後的示威與抗爭運動,佔領立法會將成為抗爭者面對暴政時所使用的各種手段裡其中一種較為犀利的武器。根據破窗效應的邏輯,這預示著今後也會有更多同類型的事件將會發生。
此刻大家不禁反問,究竟如何才能修復社會正加速撕裂的局面?這些衝入議會中的年輕人。他們有錯嗎?我們該譴責這些「暴徒」嗎?
筆者認為大家必須要深刻反思。錯,並不在這些年輕人,錯在這個已經一錯再錯落去的特区政府。既然玻璃門被打碎了,就不應該再怪責和追究這些視死如歸和勇武的年輕人。政府要正視問題的根源,從根本上出發,政府还需要深刻反思問題的本身,解決的方法只有及時处理修好這「第一道被打碎的玻璃門」。這道玻璃門並不是指那道被抗爭者打破的門,而是政府與這些年輕抗爭者之間的那道早已碎落滿地玻璃的門。解鈴還需繫鈴人,要嘗試修復「第一道被打碎的玻璃門」,只能是這個特區政府和那個口口聲聲稱今後會更加多與不同界別的社會各階層溝通的林鄭月娥去修復。至於如何修復?是撤回惡法?還是「体面」下台?只有這個繫鈴人心中才有答案。
回過頭來再去對這次佔領行動進行深刻反思。雖然有部分示威者已作出視死如歸的打算,但所幸的是昨晚並沒有義士在這次佔領行動中在立法會大樓裡被拘捕。這點也充分體驗了聰明的香港示威者「Be Water」式抗爭哲學的精髓。說起這種全新的抗爭行動模式,其實背後有其更深層的哲學和意義。
「Be Water」式抗爭其實某種程度是借鑑了已故偉大武術家和哲學家李小龍先生所提出的關於水的哲學原理。
水,既有型也無形。水的所有動作應該越靈活越好,李小龍先生常用水來形容武術應該達到的靈活性;水有無限的靈活性,它透明可看穿,但有時也能遮蔽視野;
水能分成兩塊,繞過東西,而在另壹邊又合而為壹;水很溫柔,但也很剛猛,能催山倒樹。讓妳的思維和身體如水壹般沒有束縛,招式變幻的偉大可以在水中得到啟迪。俗話說上善若水,以水為師,我想李小龍宗師也是這麽想的吧?如水般自由變換。水之善在激活萬物而不與萬物向爭。天下至柔之物莫過於水,“滴水能把石穿透”天下最柔弱的東西能夠在天下最堅硬的東西中馳騁。
讓我們回想一下他曾經說過的一段話。「清空妳的思緒,成為無形的,就像水。把水倒入杯子它就是杯子的形狀,倒入盆子它就是盆子的形狀。」同樣道理,李小龍先生對於水的哲學,難道不是折射了當今香港的示威者面對暴政與強權時,他們所使用的一種抗爭手段嗎?
想想也是,面對如今警方暴力成性,遊行已失去理論上的意義時,年輕和躁動激進的示威者,他們可能會更多地選擇更激進的示威方式,當佔領街道成為了常態,在人潮如此洶湧的街道,成為「水」是讓激進示威行動更好地發揮其作用的一種方式。同時也更有效且成本更低地達到抗爭目標的一種全新手段。所以「Be water」是一種全新的抗爭哲學。
最後筆者認為在當今香港危急存亡之秋,不管是我們普通市民或是泛民,不管是淺黃深黃,我們都需要去檢討和學習。首先我們要尊重那些真的視死如歸和有勇氣的年輕人。雖然有些人並不能接受或者認同他們的做法。但是我們不能與這些年輕人割席,不要和他們劃清界線。策略和做法上雖不同,但是我們的目標是一致的。
再去細心思考一下當年的我們。2014年年佔領運動發生後,當時還有很多市民甚至泛民主派的人士接受不了佔領馬路這些示威手段。當時很多人賦予譴責與劃清界線。到後來旺角事件大家又紛紛割席。但是今次「反送中」運動,我們驚訝的是,那些曾經割席的市民也湧現出了街道,那些曾經譴責暴力行為的立法會泛民議員在「612」卻走在了抗爭運動的最前線。當年最溫和的民主黨議員胡志偉,如今也成為了「612」事件當中,那個幫示威者擋子彈的人民英雄。難道這不是一個進步,這不是一種質變嗎?

其實大家又何嘗不是一起在質變呢?既然我們有些人不能成為水,也應該在旁邊勸喻那些為我們香港付出努力的年輕人們稱為水。真正發揚光大水的哲學。

avatar-img
6會員
18內容數
筆者從香港反送中運動後開啟了寫作。因為見證了曾經美麗的紫荊花染成了黑色。雖然自身只是螞蟻,黑紫荊下的螞蟻們雖然看似渺小。但是七百萬隻螞蟻只要齊心協力,就算是千斤大石壓下來也能撐得住。 本專題主要講述一些在紫荊花下各種香港與大陸問題。有關中港政治、經濟、文化等等,作為一隻紫荊花下螞蟻的心聲。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楊勁業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君不見,君有过则谏,反复之而不听则去。他朝必有昏君他方谏。 君不見,大勇者,理义之怒也。血气之怒不可有,理义之怒不可无。能养大勇,则能除暴救民,以安天下。 痛心!不值得!面對這個垃圾不堪的香港政府你沒有錯。錯才這個政府,把你推下深淵的也是這個暴政! 但是可愛的少女啊!你不值得!我們這些香港人不值得妳
懷著矛盾和焦慮不安的心情,我開始寫這篇文章,此刻不斷看著直播中在抗爭的年青人,我為他們感到焦慮與不安。我不停地流淚,我為這些年青人的前景感到憂慮.....
自發生6.12佔領事件以來,雖然被當權者胡亂定性為暴亂事件,但是當事件持續發酵之際,筆者感覺詭異的是,此刻整個香港特區政府的問責官員,卻感覺突然間全部在香港消失。除了政務司司長張建宗出來H回應定性暴動與政府高層無關外,至今還只得林鄭月娥苦苦支撐,獨自一人回應媒體與市民。
君不見,君有过则谏,反复之而不听则去。他朝必有昏君他方谏。 君不見,大勇者,理义之怒也。血气之怒不可有,理义之怒不可无。能养大勇,则能除暴救民,以安天下。 痛心!不值得!面對這個垃圾不堪的香港政府你沒有錯。錯才這個政府,把你推下深淵的也是這個暴政! 但是可愛的少女啊!你不值得!我們這些香港人不值得妳
懷著矛盾和焦慮不安的心情,我開始寫這篇文章,此刻不斷看著直播中在抗爭的年青人,我為他們感到焦慮與不安。我不停地流淚,我為這些年青人的前景感到憂慮.....
自發生6.12佔領事件以來,雖然被當權者胡亂定性為暴亂事件,但是當事件持續發酵之際,筆者感覺詭異的是,此刻整個香港特區政府的問責官員,卻感覺突然間全部在香港消失。除了政務司司長張建宗出來H回應定性暴動與政府高層無關外,至今還只得林鄭月娥苦苦支撐,獨自一人回應媒體與市民。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探討環境與角色對人性行為的影響。 以路西法效應的監獄實驗為例,普通人在被賦予權力後變得殘酷無情,而囚犯在惡劣環境下變得順從。 此外也分享我在遊戲中的經歷,說明我如何通過邏輯自洽來合理化自己的行為。 環境對人的影響巨大,我們應警惕角色賦予的權力及其帶來的行為轉變。
Thumbnail
經歷人生中的大事件,就像是接受訓練與考驗,這些大事件是要磨練我們的心態與反脆弱能力,讓我們變得更強大。
Thumbnail
我認為罵法院和政府已經沒意義了,它本來就是個臟東西,你把它分析得再透徹也無濟於事。在這裏說幾點我對香港民主人士的建議。。 1、香港民運最開始定調的時候就有問題,香港這些年一直在喊獨立,這就不是一個理性的口號。從這點來看,香港的民運系統就缺少可執行的指導思想。。其最大的弊端就是大陸的左派人士也不能同意
Thumbnail
2024年5月17日臺灣立法院爆發肢體衝突,引發爭議,眾多社會輿論關注此議題並透過直播行動效益及影響。文章分析了立法當事人、院會內外立委、議場外公民運動、網紅自媒體新聞媒體對立法爭議的直播行動及其效益,並提出直播中洩密、攻擊對手、負面情緒傳達等負面效果以及對於誤導觀眾等問題,帶來潛在的社會風險。
Thumbnail
現在有些人開始喊著要衝進立法院,其實從馬英九第二任期一直到太陽花運動佔領立法院,大叔阿姨們都是在街頭上學到何謂「公民不服從」,後來台北法院在太陽花一審無罪判決中,曾給出公民不服從的七大要件
Thumbnail
光是可以動用暴力的威脅,就可以摧毀一切。 只要有一方使用暴力,存心蠻橫不講理, 我們以為共同遵循的制度、法律、邏輯,就完全失效。社會結構崩塌,一切失去保障。 戰爭亦同。 在這人世間,卑微地活著才是常態。 民主、公平、正義...... 都是掌握權力者吃飽了才施捨些許的鏡中水月。
Thumbnail
今時今日,經過了疫情的洗禮後,香港社會各種看似難解的問題再度浮上了檯面——老齡化社會、物價飛漲、樓價高昂、經濟疲弱、房屋供應等,讓人心惶惶,更爆發了一波移民潮。看似失去了曙光的城市,要如何能夠起死回生? 現在,筆者將重點講解香港的現況,以及解決的方法。
Thumbnail
我昨天接受香港大學研究約會暴力研究的訪談,大概談了兩個多小時,我覺得有幾個點是很值得提出來談一談的。 去年爆出的METOO事件頻繁,我有注意到也許是因為太過頻繁,有一種聲音開始在檢討被害人,我只能說沒有完美的受害者,也許他們也做錯了某些部分,但這不能改變加害者侵害他人權利的事實。 談了很多最後我
一、簡答題 (一) 何謂「減害(harm reduction)思維」?其興起的時代背景為何?試舉例說明harm的內涵以及其對應的因應措施。(30%) (二) 請比較「情境控制理論」與「控制理論」的異同,並舉例說明之。 二、應用題 司法院釋字第799號解釋理由書提及:「按對性犯罪者於刑罰執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探討環境與角色對人性行為的影響。 以路西法效應的監獄實驗為例,普通人在被賦予權力後變得殘酷無情,而囚犯在惡劣環境下變得順從。 此外也分享我在遊戲中的經歷,說明我如何通過邏輯自洽來合理化自己的行為。 環境對人的影響巨大,我們應警惕角色賦予的權力及其帶來的行為轉變。
Thumbnail
經歷人生中的大事件,就像是接受訓練與考驗,這些大事件是要磨練我們的心態與反脆弱能力,讓我們變得更強大。
Thumbnail
我認為罵法院和政府已經沒意義了,它本來就是個臟東西,你把它分析得再透徹也無濟於事。在這裏說幾點我對香港民主人士的建議。。 1、香港民運最開始定調的時候就有問題,香港這些年一直在喊獨立,這就不是一個理性的口號。從這點來看,香港的民運系統就缺少可執行的指導思想。。其最大的弊端就是大陸的左派人士也不能同意
Thumbnail
2024年5月17日臺灣立法院爆發肢體衝突,引發爭議,眾多社會輿論關注此議題並透過直播行動效益及影響。文章分析了立法當事人、院會內外立委、議場外公民運動、網紅自媒體新聞媒體對立法爭議的直播行動及其效益,並提出直播中洩密、攻擊對手、負面情緒傳達等負面效果以及對於誤導觀眾等問題,帶來潛在的社會風險。
Thumbnail
現在有些人開始喊著要衝進立法院,其實從馬英九第二任期一直到太陽花運動佔領立法院,大叔阿姨們都是在街頭上學到何謂「公民不服從」,後來台北法院在太陽花一審無罪判決中,曾給出公民不服從的七大要件
Thumbnail
光是可以動用暴力的威脅,就可以摧毀一切。 只要有一方使用暴力,存心蠻橫不講理, 我們以為共同遵循的制度、法律、邏輯,就完全失效。社會結構崩塌,一切失去保障。 戰爭亦同。 在這人世間,卑微地活著才是常態。 民主、公平、正義...... 都是掌握權力者吃飽了才施捨些許的鏡中水月。
Thumbnail
今時今日,經過了疫情的洗禮後,香港社會各種看似難解的問題再度浮上了檯面——老齡化社會、物價飛漲、樓價高昂、經濟疲弱、房屋供應等,讓人心惶惶,更爆發了一波移民潮。看似失去了曙光的城市,要如何能夠起死回生? 現在,筆者將重點講解香港的現況,以及解決的方法。
Thumbnail
我昨天接受香港大學研究約會暴力研究的訪談,大概談了兩個多小時,我覺得有幾個點是很值得提出來談一談的。 去年爆出的METOO事件頻繁,我有注意到也許是因為太過頻繁,有一種聲音開始在檢討被害人,我只能說沒有完美的受害者,也許他們也做錯了某些部分,但這不能改變加害者侵害他人權利的事實。 談了很多最後我
一、簡答題 (一) 何謂「減害(harm reduction)思維」?其興起的時代背景為何?試舉例說明harm的內涵以及其對應的因應措施。(30%) (二) 請比較「情境控制理論」與「控制理論」的異同,並舉例說明之。 二、應用題 司法院釋字第799號解釋理由書提及:「按對性犯罪者於刑罰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