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陰暗的一天出發 論後佔領時代的策略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raw-image

相信有很多讀者今天已經在不同的社交媒體上了解或觀看了今早電台節目裡「在晴朗的一天出發」所剪輯下來的那段感人肺腑的影音片段。隨著這段影片被瘋傳,同時也引發起了我們對於七一佔領立法會行動的反思。

是的,憤怒、絕望、悲哀與憐惜等種種複雜的心情在那刻突然全部發洩出來。可能很多讀者朋友同筆者的心情一樣,那一刻心裡的感情說話完全被影片裡各位Phone in的熱心市民所表達出來。我們驚人地發現那些和我們一樣的,所謂淺黃或深黃絲帶的人,其實大家並沒有更多地怪責那些衝擊立法會的年輕人。我們看到更多的是憐憫與愛惜,甚至是理解和同情。大家對於那個我們已經不再熟悉的香港感到焦慮,對於如今政治氣壓如此低下的氣氛感到極度不安。但是此刻,那些在節目上勇於表達自己意見的「普羅大眾」,那些政府口中稱之為社會各階層的市民,難道這不正正是我們的聲音嗎?

raw-image

哭訴完了,該宣洩的東西已經表達出來。收拾完心情後接下來有急需要等著我們需要處理的事情。大家不禁會問,200萬人出來遊行,佔領街道和衝擊立法會,從和理非逐漸到激進,那些該做的事情我們都做了,我們感到乏力和絕望了。其實現階段我們還能夠做些什麼?

筆者認為是到了我們該收拾心情的時候了,年輕人雖然衝擊了立法會大樓,但事件已經過去,且不論這些年輕人的行為是否太過於激進,我們不應該再去追究對與錯。這個世界上很多事情不應該只有非黑即白。他們的行為即使你不同意,但是你必須要理解,你需要理解背後的因由。他們沒有選擇,他們深感絕望,極度的絕望甚至讓有些年輕人做出了輕生的念頭。所以其實他們並沒有錯。錯在我們這一代和上一代人,年輕人看到的前方並沒有他們想要的出路,香港社會沒有給予他們一個「在晴朗的一天」出發的機會。試問這個政府,有多麼的不堪,有多麼的殘暴地對待我們的下一代,才駛到這些年輕人選擇這些激進的行為?


raw-image

七一事件過後,可以預見的未來可能是林鄭政府對這班年輕人進行無休止的「清算」行動,這個無恥的政府不達目的看似誓不罷休。接下來便會有一大波輿論戰接踵而來。雖然歷經風風雨雨,我們這些香港人稱之為「廢老」的一代已經對指鹿為馬和是非不分的愛國愛港力量所發動的攻勢習以為常。但同時我們也有疑問,我們的年輕人是否會經得起這些風浪?他們入世未深,不懂得成年人的世界充滿了各種荊棘與謊言。他們可以為達到目的不擇手段,為了上位放棄自己的核心價值觀。自反送中抗爭行動開始後,每次我們大家付出的汗水,本想轉化成希望但結果得到的卻是絕望。因政治氣氛急轉直下,所以每天催生出道幾百噸重的負能量新聞重重地壓在這些年輕人身上,每天帶著壓抑的情緒去面對生活,便令到了有些年輕人承受不住產生輕生的念頭。

所以我們必須要在佔領立法會行動發生之後,當這班年輕人安全地全員撤退後,接下來我們這班廢老和前輩們,便要擔當起應有的責任。在後佔領時期。既然已發生的已經發生,我們這些當初怕死不敢付出代價的廢老和一眾前輩們,便要扛起這場後續輿論戰的責任。讓年輕人不再孤單!讓他們知道你們在被野獸圍困,正待被禽獸畜生撕咬的時候,會有一雙雙溫暖的手將你們在畜生群中拉出。

同時馬上出發,雖然未能等到「晴朗的一天」,便在這陰暗的一天出發。幫助你們身邊的年輕人,傾聽他們的想法幫助他們分擔。要勸導他們如何面對挫折,在這陰暗潮濕的政治氛圍中該如何夾縫中求生存。抗爭的手法和手段上需要如何檢討和改進。讓他們感覺今後的你不會是孤單在前行,任何時候不應該選擇輕生。香港多年來經歷打過很多場大大小小的仗,歷經風雨的獅子山才能彰顯出祂的魅力。讓他們感覺今後你們不會孤單。

再有,我們必須要監察香港的大專院校,監察和制止政府將魔掌伸進校園,杜絕他們去清算所有出過來的年輕人。同時筆者再促請立法會的泛民主派議員,繼續發揮出你們應該有的影響力,更進一步逼使林鄭月娥趕緊出來回應社會訴求。其餘的普羅大眾市民和各位敬愛的鍵盤戰士們,發動你們一切的力量,把連日來年輕人和平表達訴求的真相告訴大眾,多分享一些文宣去將送中的前因後果千篇一律地向大眾灌輸。讓一些不明白真相的家長和市民知道究竟是這個政府暴力還是這些年輕人暴力。最後就是請求傳媒,和記者朋友,讓這個早該落地獄的特首他日不再龜縮之時,每一次見記者答問會都要逼她回應關於三位犧牲了的義士問題。讓這個號稱「好打得」的林鄭月娥在全港電視直播鏡頭面前一拳拳地被記者朋友KO。

raw-image

很不幸,七一佔領立法會運動之後,我們的路還很長,但是反送中這場仗我們必須要打下去。我們只能擦乾汗水和眼淚繼續出發。雖然我們沒能在晴朗一天出發的條件。前路漫漫儘管前方的道路陰暗且冰冷,但是我們必須要繼續前行,雖然可能並沒有晴朗的一天,可能悲觀地說我們甚至沒有明天,但是不管如何,我們更不能讓這些年輕人孤單前行,在前方充滿荊棘的道路上有你我伴這班年輕人一起讓你們並不孤單,

好吧!未能在晴朗的一天出發,我們就在這陰暗的一天出發吧!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楊勁業的沙龍
6會員
18內容數
筆者從香港反送中運動後開啟了寫作。因為見證了曾經美麗的紫荊花染成了黑色。雖然自身只是螞蟻,黑紫荊下的螞蟻們雖然看似渺小。但是七百萬隻螞蟻只要齊心協力,就算是千斤大石壓下來也能撐得住。 本專題主要講述一些在紫荊花下各種香港與大陸問題。有關中港政治、經濟、文化等等,作為一隻紫荊花下螞蟻的心聲。
楊勁業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0/01/27
他是四個女兒的好父親,他是洛杉磯這座城市的象徵,他是這座城市的英雄。他是NBA整整一個世代的代言人。他的逝世是這座城市和這個聯盟的損失。言語無法闡述他對籃球運動的影響力。我知道全世界的籃球迷會都在想念他。
Thumbnail
2020/01/27
他是四個女兒的好父親,他是洛杉磯這座城市的象徵,他是這座城市的英雄。他是NBA整整一個世代的代言人。他的逝世是這座城市和這個聯盟的損失。言語無法闡述他對籃球運動的影響力。我知道全世界的籃球迷會都在想念他。
Thumbnail
2020/01/24
今天是除夕,湖北省武漢市近期的冠狀病毒疫情持續升溫。目前官方公佈的數字確診病例為876例,死亡人數為26例。但這僅僅只是官方給出的數字,實際的情況絕對不容樂觀。隨著「武漢肺炎」疫情的進一步發酵,昨日起中國政府有關當局毅然決定對武漢實施全面「封城」。你能夠想像極權國家解決問題的手段有多麼恐怖嗎?
Thumbnail
2020/01/24
今天是除夕,湖北省武漢市近期的冠狀病毒疫情持續升溫。目前官方公佈的數字確診病例為876例,死亡人數為26例。但這僅僅只是官方給出的數字,實際的情況絕對不容樂觀。隨著「武漢肺炎」疫情的進一步發酵,昨日起中國政府有關當局毅然決定對武漢實施全面「封城」。你能夠想像極權國家解決問題的手段有多麼恐怖嗎?
Thumbnail
2019/08/12
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這也是一个最坏的时代;这是一个智慧的年代,这是一个愚蠢的年代;这是一个信任的时期,这是一个怀疑的时期。这是一个光明的季节,这是一个黑暗的季节;这是希望之春,这是失望之夏;在這黑暗無光的時代,誰願意承認自己正走上革命的人?
Thumbnail
2019/08/12
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這也是一个最坏的时代;这是一个智慧的年代,这是一个愚蠢的年代;这是一个信任的时期,这是一个怀疑的时期。这是一个光明的季节,这是一个黑暗的季节;这是希望之春,这是失望之夏;在這黑暗無光的時代,誰願意承認自己正走上革命的人?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無意用老生常談的正面言論 / 期盼作結語,只求大家仍然可以用對得住自己的方式,撐得一時得一時。
Thumbnail
無意用老生常談的正面言論 / 期盼作結語,只求大家仍然可以用對得住自己的方式,撐得一時得一時。
Thumbnail
「反修例運動」從去年六月走到今天,剛好一週年。 2020年的香港社會衝突依舊不斷,可無論是怎樣的立場見解,都需要,亦值得被聆聽。《2047》本期將深入探討「反送中運動」中所反映,較年長與較年輕一代身份認同和政治取向的差異,以及對「一國兩制」的衝擊等——中國人與香港人的身份是否能並存?世代與政治光譜、
Thumbnail
「反修例運動」從去年六月走到今天,剛好一週年。 2020年的香港社會衝突依舊不斷,可無論是怎樣的立場見解,都需要,亦值得被聆聽。《2047》本期將深入探討「反送中運動」中所反映,較年長與較年輕一代身份認同和政治取向的差異,以及對「一國兩制」的衝擊等——中國人與香港人的身份是否能並存?世代與政治光譜、
Thumbnail
今早 (11 月 11 日) 參與黎明行動的所有手足做得好!謹在此向你們致敬,亦希望中槍危殆的 21 歲學生盡快康復。 有人說,自己本來支持抗爭,但現在事件已經變了質,「班人癲架,好暴力」。筆者想指出,抗爭者之所以到處堵路、放火、私了,是因為魔警施暴不受約制,中共及其傀儡只知姑息養奸,卻不給予任何懲
Thumbnail
今早 (11 月 11 日) 參與黎明行動的所有手足做得好!謹在此向你們致敬,亦希望中槍危殆的 21 歲學生盡快康復。 有人說,自己本來支持抗爭,但現在事件已經變了質,「班人癲架,好暴力」。筆者想指出,抗爭者之所以到處堵路、放火、私了,是因為魔警施暴不受約制,中共及其傀儡只知姑息養奸,卻不給予任何懲
Thumbnail
有些權益不能只是坐著講就能通,而是要犧牲得來的。對站在街頭上的人,你可以不滿,但是光用一張嘴批判,真的要客氣一點。
Thumbnail
有些權益不能只是坐著講就能通,而是要犧牲得來的。對站在街頭上的人,你可以不滿,但是光用一張嘴批判,真的要客氣一點。
Thumbnail
7月21日,無數憤怒的香港人在直播前,既痛又無奈。這一晚,香港警察向示威者開槍,瘋狂使用催淚彈來激怒示威者,以使警察能正當化自己不必要的暴力;同一個晚上,香港警察默許黑社會恐襲元朗。這一夜,我們都很害怕,但我們可以向誰求援?以往台灣遇上天災,大家都一句天佑台灣。而這一刻香港面對人禍,只能祈求天佑香港
Thumbnail
7月21日,無數憤怒的香港人在直播前,既痛又無奈。這一晚,香港警察向示威者開槍,瘋狂使用催淚彈來激怒示威者,以使警察能正當化自己不必要的暴力;同一個晚上,香港警察默許黑社會恐襲元朗。這一夜,我們都很害怕,但我們可以向誰求援?以往台灣遇上天災,大家都一句天佑台灣。而這一刻香港面對人禍,只能祈求天佑香港
Thumbnail
歷史告訴我們從來沒有一個打壓學生的政權最終能夠倖存。即使是我們背後的偉大祖國,也只是「不是不報,時辰未到」。
Thumbnail
歷史告訴我們從來沒有一個打壓學生的政權最終能夠倖存。即使是我們背後的偉大祖國,也只是「不是不報,時辰未到」。
Thumbnail
相信有很多讀者今天已經在不同的社交媒體上了解或觀看了今早電台節目裡「在晴朗的一天出發」所剪輯下來的那段感人肺腑的影音片段。隨著這段影片被瘋傳,同時也引發起了我們對於七一佔領立法會行動的反思。
Thumbnail
相信有很多讀者今天已經在不同的社交媒體上了解或觀看了今早電台節目裡「在晴朗的一天出發」所剪輯下來的那段感人肺腑的影音片段。隨著這段影片被瘋傳,同時也引發起了我們對於七一佔領立法會行動的反思。
Thumbnail
蘋果日報直播佔領立法會時訪問一位決定死守的抗爭者,記者問:有否預過最壞嘅後果係乜?抗爭者答:有,如果冇預咗十碌八碌(監禁十年八年)、冇預咗一身傷,入嚟做咩? 暴動罪最高刑期是十年,當日衝擊立會的人全都知道,但他們並沒有退縮,因為他們知道:身在極權國度,監獄之外都只是更大的監獄。
Thumbnail
蘋果日報直播佔領立法會時訪問一位決定死守的抗爭者,記者問:有否預過最壞嘅後果係乜?抗爭者答:有,如果冇預咗十碌八碌(監禁十年八年)、冇預咗一身傷,入嚟做咩? 暴動罪最高刑期是十年,當日衝擊立會的人全都知道,但他們並沒有退縮,因為他們知道:身在極權國度,監獄之外都只是更大的監獄。
Thumbnail
仍然在討論「遊行咪遊行搞乜打爛野/呢班係鬼唔係學生」的一群,被恥笑的不再是歸邊被分化,而是其智商之低劣。「每個人都有老母生」,無香港人生出嚟想做暴徒或志願是義士,和理非遊行無錢收尙且要一千幾百捐款支持各團體,日曬雨淋只是最低限度。學生們保護掩護的不是前線暴徒,而是香港僅餘的人性、良心,和明天。
Thumbnail
仍然在討論「遊行咪遊行搞乜打爛野/呢班係鬼唔係學生」的一群,被恥笑的不再是歸邊被分化,而是其智商之低劣。「每個人都有老母生」,無香港人生出嚟想做暴徒或志願是義士,和理非遊行無錢收尙且要一千幾百捐款支持各團體,日曬雨淋只是最低限度。學生們保護掩護的不是前線暴徒,而是香港僅餘的人性、良心,和明天。
Thumbnail
自2016年起的旺角衝突,「武力抗爭」(與警方使用「對等武力」,不再固守不攻擊他人的非暴力教條)的湧浪在香港持續翻滾。香港自80年代起的民主運動一直奉行「和理非」(和平、理性、非暴力)原則,主要以遊行集會人數營造壓力;但自2014年雨傘運動起,「公民抗命」一詞深入民心
Thumbnail
自2016年起的旺角衝突,「武力抗爭」(與警方使用「對等武力」,不再固守不攻擊他人的非暴力教條)的湧浪在香港持續翻滾。香港自80年代起的民主運動一直奉行「和理非」(和平、理性、非暴力)原則,主要以遊行集會人數營造壓力;但自2014年雨傘運動起,「公民抗命」一詞深入民心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