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費限定

2.7 示威者Vs.執政者如何拆局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社會運動本來就是一場衝突,是屬於示威者和執政者之間的衝突,也是不同政治或理念陣營之間的衝突。我相信沒有人會樂於看到衝突,但我們無法避免它的發生。

社會衝突原因:競爭資源與不公義感

造成社會衝突的原因之一是競爭。當資源不能滿足所有人時,競爭便會出現。在香港,土地及空間不足是最大的資源問題。這二十多年來,隨著香港人口不斷上升,土地的資源愈見匱乏,樓價租金的攀升導致很大部分香港人的生活質素嚴重下降。

資源因缺乏而出現競爭時,必定有一方是輸家,一方是贏家,這會讓人們形成兩種不一樣的群組身份(group identity),而這樣的群組身份,會造成很多心理上的不理性。例如,輸家會傾向把自己的「失敗」歸因於一些超出自己控制範圍的外在因素上,心理學上稱為外在歸因(external attribution)。他們或會認為因為政府沒有控制地產霸權,導致貧者愈貧,富者愈富等。同一時間,贏家會將自己的「勝利」及輸家的「失敗」通通歸因於一些個人特質的內在因素上,心理學上稱為內在歸因(internal attribution),例如「你買不到房子,是因為你不懂理財、沒有本事賺錢;我能夠擁有這麼多房產,是因為我一直都很勤儉和努力」。

單靠溝通重歸和平可能嗎?

相信每個人都不喜見衝突的發生,但面對種種人類思維天性,衝突往往只能愈演愈烈,令整個社會徹底分裂。心理學研究又能帶給我們甚麼啓示,讓社會回歸平靜呢?

創作者正在準備中
請加入 蜂鳥出版的沙龍 了解最新動態!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蜂鳥出版的沙龍
15會員
36內容數
香港大學心理學系哲學博士Dr. Lo團隊,以專業的學術知識與切身的例子,將社運的發展、支持與反對者的特質、政治冷感對比積極參與的取態、政府回應與警察執法等,多方面解構社會深層次矛盾是怎樣造成的。讓大眾了解自己如何被大腦引導行為,以不同的立場、形式投身社運,從而跳出固有框框,宏觀思考香港未來的出路。
蜂鳥出版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0/02/18
上一章介紹的認知心理學,針對的是個人如何處理資訊。然而,人類是一種高度群居的物種,除了自身如何處理資訊外,我們的思想和行為很大程度地受著他人的思想和行為所影響。社會心理學(social psychology)研究的課題,正正是圍繞著人類在群體互動下的思想及行為特徵。
Thumbnail
2020/02/18
上一章介紹的認知心理學,針對的是個人如何處理資訊。然而,人類是一種高度群居的物種,除了自身如何處理資訊外,我們的思想和行為很大程度地受著他人的思想和行為所影響。社會心理學(social psychology)研究的課題,正正是圍繞著人類在群體互動下的思想及行為特徵。
Thumbnail
2020/02/18
人類有種思維傾向叫刻板印象思維(stereotypical thinking),意思是我們會基於一個人的群組身份(例如職業、國籍、性別等等)去判定對方的性格或行為特徵。例如日本人很有禮貌、韓國人都有整過容、美國人都是自大的、富二代都是不學無術、窮小子都是早當家等等,例子多不勝數。人類傾向迅速地基於一
Thumbnail
2020/02/18
人類有種思維傾向叫刻板印象思維(stereotypical thinking),意思是我們會基於一個人的群組身份(例如職業、國籍、性別等等)去判定對方的性格或行為特徵。例如日本人很有禮貌、韓國人都有整過容、美國人都是自大的、富二代都是不學無術、窮小子都是早當家等等,例子多不勝數。人類傾向迅速地基於一
Thumbnail
2020/02/18
俗語有云「三個臭皮匠,勝過一個諸葛亮」,不少人覺得與伙伴們一同討論問題,能集合一群人的思維,所作的決策一定會更準確、更理性及更有效,因此無論是政府部門或是私營機構,都有各種各樣的委員會就重要議題作討論及決策。我們傾向相信,群策群力一定比獨自完成工作更好,但事實是這樣嗎?
Thumbnail
2020/02/18
俗語有云「三個臭皮匠,勝過一個諸葛亮」,不少人覺得與伙伴們一同討論問題,能集合一群人的思維,所作的決策一定會更準確、更理性及更有效,因此無論是政府部門或是私營機構,都有各種各樣的委員會就重要議題作討論及決策。我們傾向相信,群策群力一定比獨自完成工作更好,但事實是這樣嗎?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一場社會運動或抗爭,要取得實質的成果,還是需要組織者持續的跟進、對在地持份者充權,配以各種相關研究等作為理據,多方面的配合,才能叫做可以爭取到一點成果。當一個社會,要淪落到靠媒體不負責任的介入,胡亂把本可發酵的議題浪費扭曲掉,也絕非這個城市之福。
Thumbnail
一場社會運動或抗爭,要取得實質的成果,還是需要組織者持續的跟進、對在地持份者充權,配以各種相關研究等作為理據,多方面的配合,才能叫做可以爭取到一點成果。當一個社會,要淪落到靠媒體不負責任的介入,胡亂把本可發酵的議題浪費扭曲掉,也絕非這個城市之福。
Thumbnail
改寫自109學年(上)通識課「群眾心理分析」期末報告。課堂以「頗析納粹大屠殺背後的集體心理機制」為主軸,透過性格說、情境說、超我說三個面向來檢視,讓我們去理解「集體迫害」是如何基於背後的這些心理作用而發生的。
Thumbnail
改寫自109學年(上)通識課「群眾心理分析」期末報告。課堂以「頗析納粹大屠殺背後的集體心理機制」為主軸,透過性格說、情境說、超我說三個面向來檢視,讓我們去理解「集體迫害」是如何基於背後的這些心理作用而發生的。
Thumbnail
2019年是香港抗爭最激烈的一年,2020年是香港氛圍最寂靜的一年。2021年才剛開始,便發生了更歹毒的事情。有過太多無法理解的事件、太多無法釋懷的情緒,要如何梳理排解,未有答案。不過,看完《帶本哲學書上街去》,或許可以得到些許啟示、慰藉。 《帶本哲學書上街去》的開端在2019年3月31日,結尾在某
Thumbnail
2019年是香港抗爭最激烈的一年,2020年是香港氛圍最寂靜的一年。2021年才剛開始,便發生了更歹毒的事情。有過太多無法理解的事件、太多無法釋懷的情緒,要如何梳理排解,未有答案。不過,看完《帶本哲學書上街去》,或許可以得到些許啟示、慰藉。 《帶本哲學書上街去》的開端在2019年3月31日,結尾在某
Thumbnail
被噤聲的人民,就算行屍走肉,精神萎靡,翻騰過的人心,終歸是無法扭轉過來。
Thumbnail
被噤聲的人民,就算行屍走肉,精神萎靡,翻騰過的人心,終歸是無法扭轉過來。
Thumbnail
此書的四位作者都是香港人,從二零一四年開始,便與港人一起見證大型社會運動的發生。不論是二零一四年的「佔領中環運動」,又或是二零一九年的「反修訂逃犯條例運動」,香港社會都在短時間內變得極度撕裂,兩派陣營互相指控,永無止境。
Thumbnail
此書的四位作者都是香港人,從二零一四年開始,便與港人一起見證大型社會運動的發生。不論是二零一四年的「佔領中環運動」,又或是二零一九年的「反修訂逃犯條例運動」,香港社會都在短時間內變得極度撕裂,兩派陣營互相指控,永無止境。
Thumbnail
社會運動本來就是一場衝突,是屬於示威者和執政者之間的衝突,也是不同政治或理念陣營之間的衝突。我相信沒有人會樂於看到衝突,但我們無法避免它的發生。
Thumbnail
社會運動本來就是一場衝突,是屬於示威者和執政者之間的衝突,也是不同政治或理念陣營之間的衝突。我相信沒有人會樂於看到衝突,但我們無法避免它的發生。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