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7-18|閱讀時間 ‧ 約 4 分鐘

世界出走中-微醺的日子

    成年後第一次自助旅行就是帶著碩班的學長姊到橫濱參加學術會議,那次會議因為指導教授剛好要去參加別的國際學術會議,直接把我們放生給另一間實驗室的老師,而我們也完全醉翁之意不在酒,學術會議第一天把poster貼上,交代其他實驗室的學長姊幫我們把海報帶回台灣,然後就開始進行自己早早規劃好的旅程。那時候帶隊的老師,還跟我說你念書可能還好,但很會計畫旅行之類的話,結果也讓我踏上一次次自助旅行的不歸路。而當時這趟日本之旅,也讓我第一次嘗到日本的生啤,少了啤酒花的苦味,淡淡的麥香,冰涼又順口,當時整個驚為天人,之後每次出國就會開始找找是否有當地產的啤酒。
    有些國家的啤酒真的就只內銷,像是帶點果香,一樣順口好入喉的關島啤酒啤酒,就是只有在關島當地才能品嚐到的啤酒,總覺得酒精也是旅行中的小確幸。
    到了澳洲後,剛開始有點不習慣澳洲當地只有具有販售酒精執照的餐廳以及路上的bottle shop才買得到酒這件事,而且買完得用紙袋包起來,直到進家門才能好好享用。但在澳洲酒類飲料其實算是相對便宜的,就以我最愛的Brown Bother的CIENNA來說,那時一瓶大概澳幣16元,但特價的時候不到12元就買得到,比簡單在餐廳吃一餐還便宜。後來發現南澳完全是澳洲葡萄酒大本營,我到阿德雷得的時候還特地去參加了酒莊tour,結果各種紅酒在肚子裡混在一起,才第二站我就已經不只微醺這麼簡單了。
    人生第一次喝到燒啤也是在澳洲而不是韓國。當時剛好遇到聖誕假期,與幾個日韓國室友四個人一起到酒吧品嘗了人生第一杯甜甜的Apple cider以及韓國室友強烈推薦的燒啤,下場就是一場與馬桶邂逅。
    Working Holiday的期間,剛好有機會和同樣在澳洲的大學同學一起到烏魯魯去看那顆在世界中心呼喊愛的大石頭,才知道澳洲的原住民也很愛喝酒,但據說因為他們天生身體不會產生分解酒精的酵素,所以很容易喝醉,醉後也特別容易鬧事。澳洲的原住民主要都居住在澳洲中部的沙漠地帶以及北領地,尤其是烏魯魯所在的愛麗斯泉更是原住民主要的居住區域,旅程中遇到的人們總會建議晚上不要外出,避免遇到醉酒的原住民起了衝突,旅程就此掰掰了。
    而澳洲也是我開啟夜店生活的開始,之後不論去到哪個國家至少得花一個晚上找間夜店或酒吧,好好享受一下微醺的夜晚。每個國家因為宗教及關稅的關係,酒精飲料的售價可是大有不同,在像是馬來西亞的回教國家裡,不論是便利商店還是酒吧的價錢都高得驚人,而在柬埔寨的Pub Street一大杯才0.5塊美金。不同國家也有不同國家的國酒或是具有代表性的酒精飲料,像是韓國的燒酒以及馬格利;祕魯的Pisco和阿根挺紅酒。
    說到祕魯不得不提這個全國酒吧必備的經典調酒Pisco sour,這個帶著香氣與濃濃酸味喝起來頗無害的酒,其實酒精濃度可是高達到38度以上,和幾個在旅程中認識的外國朋友邊玩邊喝,開心的不亦樂乎。結果一杯半下肚,不但讓我吐的呼哩嘩啦的還得到人生第一次宿醉。另一位一起喝的團友,也因為後來又喝了其他酒,吐的一個嫑嫑。我們兩人後來一聽到pisco就會立馬對看一眼,大概是我們兩在秘魯的旅程中最不堪的回憶。慶幸自己沒有像她一樣摔得一身傷,已經覺得心存感激了。
    還沒來秘魯之前就知道Pisco 是秘魯國酒,一查資料發現原來智利也有,兩國在西班牙統治時代都是盛產葡萄的地區,秘魯因為沙漠型氣候產出的葡萄比較甜,強調不加糖不加水直接將葡萄蒸餾而出的高濃度酒精飲料。兩國在獨立後一直爭執誰才是Pisco的發源地,直到2013年歐盟作出裁決,判定Pisco的發源地是秘魯,才實際正名。而我們喝的Pisco sour 則是加入萊姆汁及發泡蛋白的經典調酒。
    恩...但我人生大概不敢再嘗試任何Pisco sour,連原本想帶一瓶Pisco 回台灣的想法都消失了,哈哈。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因為第一次自助旅行被稱讚,開啟了無限的自助之旅。每次流浪都讓我重新定義新的自己。不寫遊記分享,也不寫旅遊攻略,單純分享旅行和生活中那些人、事、物教我的事。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