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段是這樣的故事,當時兩人來到了位於秘魯的聖帕柏羅痲瘋村。在那裡,他們和一群醫療志工、天主教會神職人員,共同為照料重度痲瘋病患而努力工 作。尤其在知道治療痲瘋病患並無感染之虞時,他們拒絕戴上手套,主動與病患們握手、擁抱、踢球同樂,令長期被隔絕的病患十分訝異。漸漸地,病患們撤下心防,真心接納這兩位來自阿根廷的青年志工。經過幾個星期的相處,兩群生命背景有著天壤之別的人們,照見了彼此靈魂的純淨與高貴,那是一種與地域、膚色、貧賤、殘疾無關的美麗質地,它存在於每個人的內心,只是往往在不經意間悄然失落。 若真要說個明白... 這部片主要就是在講 Unfearing 這字吧! 這一段旅程,對 切·格瓦拉 的人生歷程裡是個轉折
至於 切·格瓦拉 是個怎樣的故事
我們可以這麼說
切‧格瓦拉(Che Guevara),他代表著革命、理想主義和浪漫
原名 歐內斯特‧格瓦拉‧德‧拉‧厄納,在還沒有成為 切‧格瓦拉 之前,他是一個高顏值富二代學霸。
他拋棄了唾手可得的榮華富貴,選擇了躲進叢林打游擊、搞革命,直到被敵人抓住並處決。
他的家世背景是阿根廷的名門望族。革命,是窮得過不下去的貧苦老百姓做的事,與他無關。 他擅長運動,田徑、游泳、自行車、足球和橄欖球,沒有他不精通的。
他讀的是阿根廷的高等大學,學的是醫學。 在1952年1月4日,23歲的格瓦拉和29歲的格蘭納多告別了親人朋友,開始了他們偉大的旅行。
兩個年輕人計劃開一輛破舊的39 Norton 500型號摩托車,用4個月時間走過8000公里,從阿根廷的布宜諾斯艾利斯開始,穿越整個拉丁美洲,到達委內瑞拉的瓜希拉半島。拋下文明,親近大地。旅行的經歷被格瓦拉寫進了他的《摩托日記》。
也就是電影所敘述的這一段旅程。
這次旅行卻對他的價值觀和人生觀產生了根本性的影響。
從醫學院畢業之後,他於1953年再次踏上南美之旅,走過玻利維亞、厄瓜多、哥斯大黎加、瓜地馬拉。
在哥斯大黎加,他看到了理想中的民主模式,這讓他熱血沸騰。
而劇末的話 “我已不再是我,起碼不是相同的我。” 更是引人深思...
回到影片片頭有一段引言說
「這不是一段英雄事蹟,只是二條有共同渴望與相似夢想的生命線短暫的平行延伸。」
我想這可以帶到 關於旅行
這個議題 以及 人生不會再有第二次
因此,人有時還真是要 Crazy 要 Unfearing 冒險犯難的精神 還是要永保持著 這樣 人生旅程 才有趣~